明星基金经理,谁是最大的赌徒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6喜欢:3

编者按:2023年基金从业二十载撰写了明星基金经理,谁是最大赌徒的系列文章,时间过去半年,现在再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感兴趣的球友也可以查看系列7篇文章,今年以来,这些赌徒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加速下跌中,疯狂的赌徒,要为他们的疯狂付出巨大代价,最可怜的是我们的基民,财务被这些赌徒赌没了。

前面七篇文章详尽分析了在这轮牛熊周期中各位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市场表现,同时计算出了所管基金的盈亏情况,也计算出了各基金给基民的最大亏损额,同时又分析了各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根据其投资风格让我们看到:哪些基金经理在利用普通基民对证券市场不了解,迎合基民心理在狂赌,从而达到扩大基金规模的目的。接下来先给各位明星基金经理颁个奖。

一、明星基金经理,最大赌徒前三名

冠军:广发基金:刘格崧

上榜理由:刘格崧在这轮牛熊周期过程中,狂炒新能源赛道,不但自己炒,还带领一个团队集体炒,基金团队利用上千亿的资金优势,狂炒新能源赛道的十多只股票,造成其基金重仓股股价狂飙,达到吸引全国基民购买其基金的目的,从而使其管理的规模迅速攀升,肥了自己和公司,让全国基民蒙受重大损失,这种损失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这样的骚操作会给广发基金带来潜在危机。一旦基民赎回基金就再也不会买入广发旗下的任何基金,一方面是由基金经理团队所造成,另一方面广发基金的高层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试问:基金经理团队这样的操作,广发基金的风控在哪里?广发基金的督察长在做什么?广发基金的总经理默许他们这样干的吗?

亚军:中欧基金:葛兰

上榜理由:葛兰以一己之力,在没有团队配合的情况下,用一只基金连续买入其基金重仓股,10大重仓股有七只股票连续12个季度买入,把其重仓股股价炒上天,致使基金净值快速上升,吸引大量不明真相的基民踊跃申购其基金,最高一年总申购量达到1590亿。这是标准的基金坐庄模式,葛兰把它玩的炉火纯青,四年之内把一只15亿的基金最高玩到800个亿规模。这样的恶果,大量基民申购在基金单位高点附近,在没有后续资金的情况下,全部重仓股价值回归,股价大跌,有的重仓股股价甚至大跌70%,基民遭受重大损失,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坐享其利,这种不道德的基金操作为万人所骂。给她亚军,理所当然。

季军:诺安基金,蔡嵩松

上榜理由:蔡嵩松把一只迷你基金从3.8亿的,两年多的时间做到近300亿基金规模,靠的是狂赌半导体赛道,基金重仓股70%以上配置一个行业,在行业内的股票追涨杀跌,基金净值短期波动巨大,正好利用对金融业务一窍不通的基民追涨杀跌的心理,一个小小基金一年总申购1024亿,由于基金净值波动极大,又巨额赎回,给基民大量亏钱。赛道股投机,蔡嵩松做到了极致。管理的其他四只基金利用同行的手法,没有成功,而诺安成长吸引了全国基民的眼球,基民们一时尊称蔡神,一时又被污蔑为蔡狗,这是罪有应得。因此他获得季军当之无愧。

二、给基民亏钱最多的基金经理

冠军:广发基金:刘格崧

刘格崧及其广发投资一部全部8位基金经理,狂赌新能源赛道,通过这轮牛熊周期,在牛市阶段,狂发新基金,两年时间狂发权益类基金200多只,有的还三年封闭,更可笑的是:有两只基金两年的时间基金单位净值跌倒0.6元以下,这就是他们团队真实的平均亏损水平,其他老基金期间认购量也特别大,新老基金共同亏钱,这一轮广大基民在广发基金身上最少亏损上千亿,什么时间净值回来肯定遥遥无期。因为他们狂赌新能源几只股票已是名牌,没有人给广发基金当解放军。

亚军:中欧基金葛兰

葛兰利用坐庄模式狂炒其基金重仓股,吸引大量基民在高点区域疯狂认购其基金,基民最高年份申购1590亿资金,2022年以后,少有新资金认购,其重仓股价值回归,基金净值快速回撤,最高回撤率50%以上,单个基金给基民造成亏损300多亿。这还没有计算她管理的其他基金。一个牛熊周期给基民造成巨额亏损,亚军非葛兰莫属。

季军:易方达基金,张坤

张坤喜欢白酒众所周知,在这轮牛熊周期,张坤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大部分基金申购在高点区域,尽管易方达采取了一些阶段封闭措施,但基民们奔着张坤的名气,疯狂认购其基金,张坤的操作并不是价值投资,不管多高,依然狂买白酒赛道,随着基民疯狂认购消散,白酒也价值回归,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单位基金净值最大回撤超过40%,基民遭受巨大损失,这给张坤这个明星迅速蒙上一层阴影,起码作为我这个半专业的投资人再也不会认为张坤是明星基金经理。为了规模,他丧失了自己的原则,价值投资,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由于他管理的基金规模巨大,牛市以后,基金回撤率大,给基民造成巨大亏损的季军非他莫属。

三、呼吁监管部门:坚强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监管。

国内公募基金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种固定收费模式的弊端大量显现,极不公平。一些无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为了规模,不惜牺牲基民利益,抱团、狂炒其重仓股,狂炒赛道,已获取基金规模为己任,使自己短期利益最大化。有些基金经理狂赌,对着一个赛道追涨杀跌,赌赢了,利益是自己的,赌输了,基民遭殃,自己可以换家基金继续赌,这是国内公募基金过去多年的常态,鉴于此:我呼吁监管部门出台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监管。

1、呼吁每个基金经理最多管理两只基金。

目前市场上一个基金经理管理七八只基金的现象特别普遍,同一人管理的基金,收益水平差距巨大,如何确保一人管理多只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问题,最可怕的是一人管理多只基金,只有一只基金业绩最好,其他都很差,基金之间利益是否输送,如何才能说清楚?

二、基金经理流动过于频繁,损害基民利益

由于基金发行数量太多,每家基金公司都缺少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即使做的很烂的基金经理,也能轻松找到另一家基金公司最基金经理,这就造成了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基金经理可以豪赌,赌不成换一家接着赌的奇怪现象,监管部门必须杀住这股歪风。比如离职基金经理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其他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有迷你型基金老基金的基金公司不得发行新基金等措施。以防基金经理狂赌。

三、降基金管理费率没用,只能促使基金公司疯狂发行新基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解决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旱涝保收的问题,实行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才是正道。给基金赚了钱才能收取正常的管理费,赚多了奖励,基金亏钱严禁收管理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不在为规模,而是为基民利益。

美国成熟市场70年代就实行了共同基金管理费率浮动奖励机制,不是固定费率,20多年以来,这种固定费率的弊端越来越大,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为了基金规模,看的都是短期利益,基民的长期利益放在脑后,从而造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大起大落。基民整体亏损的局面。每次都是基民套在大行情的高点区域,基金的回撤率远高于大盘,本来基民不懂投资,让基金经理给理财的,结果基金净值的波动远超大盘,基民不成熟,喜欢追涨,由于基金经理不管估值,狂赌股票和关心基金短期净值,这样基民遭受的损失更大。

四、监管部门要严查基金经理坐庄行为。

只要管理费率与基金业绩挂钩,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建议全国基民,主动投资的权益基金净值波动风险远大于大盘,不要追高,权益基金的风险比单只股票风险还要大,不要炒作基金,要树立长期投资优秀基金经理的意识,才能赚到钱。

基民们也不要太灰心,并不是所有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无良,在这轮牛熊周期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不为规模所动,不报团、不吵赛道,一心一意为基民赚钱,下一篇文章为各位基民介绍真正的优秀基金和基金经理。

全部讨论

01-29 19:14

基金名声臭了。

01-30 09:00

对财富没有一定认知水平,投什么都是亏钱。

01-29 20:15

一个个都是赌徒,只是赌的行业不同而已

所有的基民都要看看这篇好文章

03-17 09:53

补充一点:还要限制基金发行数量,我国的基金数量比股票多数倍,这个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在全球其他资本市场是没有的,审批监管机构难道是给钱就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