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研学革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元象知行研学总纲

01

简 介

中文名:元象知行

英文名:Meta Academy

我们与地方政府、知名企业、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名牌大学合作, 致力于构建产学研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学习平台,帮助8-18岁青少年点燃内在激情,发现学习乐趣,发展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成就卓越人生。

“元”“象”二字均出自《易经》。“元亨利贞”,“易者,象也”,又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元”指万物初始与本源,“象”代表万物演化形成的复杂现象。在知识爆炸的数智时代,我们倡导学习者回归生活价值,透过快速变化的表象和内容(“象”),形成系统性的本质认知(“元”),激发学习动力,以不变应万变。

“知行”为“知行合一”的简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封闭校园和城市空间,向大自然和真实世界探求智慧。

02

使 命

以人为中心,

回归学习本质,

培养AI时代的新型学习者。

03

愿 景

博采全球先进创新教育理念,融贯道(生活即教育)、法(现象式学习)、术(挑战式学习,CBL),以真实世界为创新型课堂(原创性研学产品),成为AI时代场景化PBL(包含问题式学习(PbBL)和项目式学习(PjBL))研学的引领者。

04

教 育 价 值 观

教育平权化

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产教融合化

以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创新场景作为研习课堂;个性化学习

倡导多元智能,发掘个性化优势,成为更好的自己;场景化学习

回归真实场景,发现世界,理解世界,让世界更美好;团队式学习

群体共创贯穿始终,倡导团队协作,群智涌现;

进阶式学习,

全过程评价,鼓励迎接更大挑战,实现进阶成长。

05

组 织 价 值 观

关注人的成长

无论是用户还是组织成员,都应该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个体;相互激励,

每个人都应当将正能量带给他人,共同成长;为结果负责,

无论是工作和创新,我们都需要达成结果,不可半途而废;

积极乐观,

视挑战为机遇,视挫折为成长,把自己作为方法,坦然面对失败;永远创新,

把创新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挑战已有边界,追求卓越。

06

产 品 设 计 原 则

设计原理来自阴阳思想与后天八卦,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

每一个研学产品,原则上都要包含如下八步循环

情境探究-问题定义-知识获取-技能习得-方案研讨-行动实施-总结汇报-开放研讨,再到新一轮情境探究。

07

核 心 素 养 评 价

基于5C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团队协作、交流表达、创新思维、审辩思维)以及零一学院的创新核心素养(智慧、坚毅、激情、领导力、开放性),结合东方哲学传统的儒释道思想源流,形成如下六合评价罗盘:

评价体系分为战略力、组织力和领导力三个部分,分别考察驾驭万物(对应道家思想)、团队协作(对应儒家思想)、内心修炼(对应释家思想)三方面的素养。每一方面重点考察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维度。

格物致理:重点考察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探求事物的本质,并进行逻辑严密的推理;

系统运筹:重点考察是否能寻找到事物之间的时空联系,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从系统整体上进行把握和统筹;

独立决断:重点考察在人际交往和协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出独立判断,而不被外部干扰所左右;

谦逊开放:重点考察是否能虚心听取批评和各种不同意见,客观开放地给予公正评价,并采纳其中合理的部分,用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内在激情:重点考察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突出的健康兴趣爱好,并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

坚韧持久:重点考察在做事时是否能拥抱失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地追求目标,耐得住寂寞,能够坚持到底。

这三部分之间又具有相互联系。

以道聚人:只有清晰把握了世界万物的规律,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人世炼心:只有把自己置于各种外部社会关系中,才能让内心得到真正的修炼;

从心御道:只有具有坚韧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握外界的普遍规律,应对万千世界的变化与挑战。

前述八步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考察所述六合评价罗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每一位学员都将获得个性化量身定制的成长评价记录,作为个性化成长辅导、生涯规划以及推荐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的凭据。

08

课 程 体 系

研学产品主要为节假日的集中实践环节,元象知行还提供学期平时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思想来自《易经》,分为“经世”、“济民”、“炼心”三大系列。课程体系不注重知识的系统化传授,而是梳理脉络,启发思维,具体知识内容将由生成式AI给予个性化辅导,或由专业合作伙伴提供。其中经世四象面向自然科学与技术,济民四象面向人文学科,炼心四象面向核心素养的练习与养成。具体课程内容将另文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09

成 长 进 阶 体 系

学员将通过如下服务矩阵,实现个性化进阶成长。

成长体系遵循五行相生的五阶段进阶:

第一阶段(金):兴趣引领

基于问题式学习,用通识研学激发兴趣,初步形成创新习惯和意识;

第二阶段(水):个性提升

遵循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和兴趣导向,提供个性化课程包,提升创新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积累必备基础知识;第二阶段结束后将进行特质评估和生涯规划,深入了解学员特质,制定最适合的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木):夯实基础

进行初阶项目训练,重点在于领域前沿技能和工具的掌握和应用,形成基本的研究能力;

第四阶段(火):输出成果

进行中阶实践项目研究,结合中学阶段的学生特点,重点在于前沿技术在特定领域的交叉创新应用或创新设计产品,输出结果为论文(必选),专利(可选)或产品(可选)。

第五阶段(土):综合实践

仅面向特别优秀学员开放,进行精英挑战项目,与顶尖大学和科技企业合作,开展科创实战的挑战性项目。我们与国内外众多名校、知名科技企业和创投机构合作,优秀学员将输送到相应的成长通道,助力人才攀登人生高峰。

10

研 学 产 品 介 绍

出自《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分为天地人三大板块:

问天系列(科技类)

STEM领域,结合AI、机器人、3D打印、新材料等前沿技术,进行实验室探究和科学发现。

主要学习方法: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jBL)、挑战式学习,团队学习;

对应哪些校内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与智能

重点产品系列

1. 机器人大师:

掌握机器人的软硬件知识和技能,寻求具体场景中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典型区域:未来智慧城市样板——雄安;工业机器人基地——佛山;科创之城——深圳;北京、上海、合肥、东莞等;

2. 生态保护在行动:

进行物种、水、空气、环境的科学考察,双碳战略实践,GEP,结合数字化和生物化学手段,提供生态改善方案;

典型区域:燕山山脉(北京周边);秦岭;江苏;贵州;海南;福建武夷山;河西走廊;

3. 智慧生态产业:

水稻怎么做数字孪生?数字化赋能的山楂和乌鸡,尝起来有什么不同?无人机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大有作为?智慧农业还有那些新场景、新问题、新挑战?

典型区域:全国优选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河北兴隆、广州中山、贵州毕节、海南白沙……持续增加中。

访地系列(人文地理类

大语文领域,探究城市/乡村的人文历史、地缘环境、经济发展等主题,分组思辨研讨,激发探索热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主要学习方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BL),现象式学习、小组思辨;

对应哪些校内学科:

语文、历史、地理、思政;

重点产品系列:

1. 贸易塑造的世界:

以丝绸、茶叶、陶瓷、咖啡、烟草、棉花等具象线索为切入点,回顾丝绸之路史/近代殖民史,剖析贸易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当代围绕贸易发生的种种现象,如贸易战,关税、贸易保护、自由贸易区、内外双循环等,探讨未来的发展机遇。

主题和重点区域:

咖啡/橡胶如何颠覆世界秩序(海南);

古代中国兴衰的贸易密码——丝绸(苏州)、西南丝绸之路(云南-贵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晋江)-福州);茶叶之路(武夷山)、陶瓷之路(景德镇)、综合(大运河);

印度洋咽喉(马六甲-新加坡);

美国的贸易生命线(芝加哥-纽约)

2.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以历史事件集中发生的地域为切入点,理解不同文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冲突与融合,思考如何才能实现人与人的有效交流与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同层次的人文命题。

主题和重点区域:

轴心时代探秘(曲阜-淄博-雅典);

四大走廊系列:华夏文明的起源(永定走廊)、汉民族文化的形成(云雁走廊)、东西交流的窗口(河西走廊)、民族的分化与演变(藏羌彝走廊);

汉唐双城记(西安-洛阳);

三千年文化纷争(耶路撒冷);

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上海、哈尔滨、广州);

美国的起源(波士顿-里士满-纽约-费城-华盛顿)

3. 科技革命与金融创新:

人类的进步归根结底是技术推动的,而技术进步自古与金融创新就是相伴相生的关系。本系列以金融和技术相互驱动的视角,切入历史上那些重大技术进步发生的场景,探索科技革命和金融创新背后的人和事。回答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如何塑造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金融的本质和使命到底是什么,比特币意味着什么?碳交易如何驱动新能源革命?GEP如何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涉及到的重点区域:

国内:过去和现在:北京;苏州-上海;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未来:雄安、海南自贸区;

国外:欧洲金融中心巡礼:威尼斯-佛罗伦萨-苏黎世-阿姆斯特丹-伦敦;工业革命之路:伯明翰-曼彻斯特-伦敦。

究人系列(商学设计类)

美学与设计领域,采集文化元素,洞察用户需求,结合美学修养,激发创作灵感,产出创意产品。

主要学习方法: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团队共创;

对应哪些校内学科:

商学、美学、心理学+其他所有学科;

重点产品系列:

1. 非遗传承与保护:

调研非遗技艺,用AI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继承、保护和发扬。

重点区域:贵州、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区;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区。

2. 东西方艺术交流:

探索东西方艺术文化殿堂,追寻美学演进脉络,结合设计思维和技术手段,提升生活的美学品位,实现艺术继承与创新。

重点区域:敦煌;景德镇;巴黎;维也纳;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