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大叔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1
草帽兄提到的第一点,我是这样看的,招行去推利率不到3%的零售贷款确实对息差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招行的整体负债成本只有1.75%,存款成本只有1.63%,只要这类贷款的违约概率足够低,比如核销率能控制在0.5%以内,依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而这恰恰是其他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关键问题还是这类低息贷款风险是否足够低,这个问题我就回答不了,我只能猜测。包括招行在内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都在推这类个人消费贷,这些银行都有一套客户评级系统,这套体系大差不差,标准基本都一样,差别只是接触到的客户不同,能给出的利率高低不同。招行的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到违约概率更低的客户,能够给出更低的利率来吸引这些客户。如果连招行都放不出去低风险贷款,那么其他银行的情况只会更糟,实体经济的状况必然会很差,所以只要对经济复苏有信心,就不必担心招行生息资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招行资产质量的波动肯定是有的,逾期率上升0.1%,关注率上升0.06%,这两个问题都不大,关键不良生成只有1.03%同比下降0.06%,拨备虽下降但拨贷比依然在4%,这两点比其他银行好很多了,而招行不良生成一直很低,恰恰是因为其负债成本低,可以一直靠低利率吸引违约概率更低的客户。$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热门回复

我的平安车险,每年都是单子上多交钱,过几天再返回来一部分。
这明摆着是做假账了。
事不关己,也没人说。只是报表上数字不真实。
招行的存款,都是严重怀疑,不过还没有见过有人发出来证据。

对于银行零售贷款,除了信用成本,还有运营成本,
所以不到3的零售贷款,就算是优质客户,就算是坏账率是百分之0.5,那也就是微利。
规模越大,边际单客户运营成本越低,但是总是有底线的,毕竟还是要办贷款手续的,需要客服的,这些人工成本省不了,当然还有一些信息获取费用。
~~~~
事实上,除了高抵押或者质押的零售贷款(比如按揭房贷),信用类零售贷款,长期看很难坏账率低于百分之0.5,
毕竟就算是原来优质客户,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变化,这是社会性质决定的。
~~~~
事实上信用非常优质客户,除了可能会带来综合收益外,纯利息收入几乎没多少了,
因为利息收入的利润太低,可能还不如买长期国债呢,
大量增加这类资产,实际拼的是银行间低综合运营成本的竞争,
四大行客户多,规模大,单客户边际运营成本低,
所以四大行能做,股份行就做不了。
~~~~
招商银行的运营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它的主要服务的目标客户群是有钱人,把资源都投入到这类服务了,
所以对普通一般的客户综合运营成本,就比较高了。
所以招商银行也无法和四大行拼低利率优质客户。
~~~~
另外,如果招商银行大量增加这类优质客户低利率资产,那息差还得大幅下降。
招商银行并不缺这类客户,
招商银行缺的是,信用较好,利率能达到5左右的零售贷款客户,这样才能保持息差不降。
当然其它股份行也缺这类客户,竞争也异常激烈。
招行想扩张这种有质量,有利润的客户,别说快速扩张了,不丢失都是好的。
快速扩这类资产是不可能的。

有种操作叫手工补息。

招行年报都说明80%存款来自2%客户,这部分成本怎么会低?所以招行的成本是个谜?利用信用卡客户的长尾?那也只有20%啊!

车险保费有最低价格监管,保险公司只能绕道进行价格战,定价机制需要市场化。

这是业务员把提成给了你一部分

返点不是业务员的提成吗

车险是不是销售把名义上应该给她的提成给了客户?

你继续持有兴业就好了,可别来掺合招商的事[狗头],老子招商光拨备就比你兴业多1000多亿,慢慢分给我们这些股东就行了。增收不增利的兴业,兴业粉丝竟然认为业绩不错,这还是在去年基数那么低的情况下,兴业粉丝还真是记吃不记打😂,怕不是年底利润又要来个10%负增长,毕竟已经没有能力粉饰报表了,哦对,拨备只有200出头,家里没有余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