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023年来回购金额达735亿港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恒生指数:受惠股票回购主题

2022年,港股市场同比下跌18%,而企业股份回购金额则增至港币1,049亿元,同比增长175%。一般来说,股票回购是源于上市公司认为其股票被低估,希望藉此支撑股价并改善财务状况。值得留意的是,此回购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2023年初至今(截至9月15日),回购金额达港币735亿元,占去年全年总额的70%。

在旗舰指数中,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回购金额(为港币636亿元)占2023年年初至今港股回购总金额的87%。对于寻求衡量香港蓝筹股表现及有意追踪股票回购主题的投资者来说,恒生指数将是港股市场指数首选。

2022年及2023年初至今港股回购金额高企,与港股市场被低估相符

2022年,港股市场(以恒生综合指数为代表)同比下跌18%,而企业股份回购金额则增至港币1,049亿元,同比增长175%,是前5年平均水平港币239亿元的4.4倍。

企业回购股份的动机具体因所处行业和公司状况而有所不同,或与其资本架构、财务成本、现金水平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企业认为其上市股票正处于被低估的情况,并认为能够在日后获得有效重估,便会进行股票回购以支撑股价、改善财务状况并提高股东回报。

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高企的股份回购趋势一直延续到2023年。自2023年1月以来(截至9月15日),回购金额达到港币735亿元,占去年全年总额的70%。

简单推断,2023年年度预计回购金额可能达到港币929亿元,是前5年年度平均水平的3.9倍。此高水平的回购金额或能反映出企业认为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在2022年和2023年年初至今被低估,促使其在期内“逢低买入”。

我们将指数成份股自2020年起的股份回购金额加总,对比同期主板股票的回购金额来估计指数的覆盖度。在旗舰指数中,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回购金额(港币636亿元)占2023年年初至今港股股票回购总金额的87%。

对于寻求衡量香港蓝筹股表现及有意追踪股票回购主题的投资者来说,恒生指数将是港股市场指数首选。

主板市场:市场估值被低估,回购金额高企

由于恒生综合指数覆盖了港股市场95%的市值,其成份股占香港主板上市股票回购总金额的很大一部分。恒生综合指数(517只成份股)覆盖2022年/2023年年初至今回购金额的96%/97%。

2022年整体股市表现(以恒生综合指数为代表)下跌18.0%,2023年年初至今进一步下跌7.6%。其预期市盈率仅为9.8倍,低于5年平均水平的1个标准差(SD)。市场被低估向来是企业回购的其中一个考虑因素。

PS:回购金额不断提升,香港市场的底是否即将出现?

#金帝股份走出3连板,什么情况?# #减肥药概念再度活跃,翰宇药业涨停# #资金左侧布局?医药基金份额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