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益投资四年投资心得感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2019年~2022年,这四年的股票投资操作中,曾有过可以算得上是耀眼的成功,也有过巨幅的收益回撤,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已经体验到了,从中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做股票投资始终要记住四点:第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管公司的优劣好差,其股价总是在高低起伏变化波动中前行”。股票投资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他不同于实体投资。股票价格变化快,除了受自身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还受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影响,这就大大增强了市场的博弈性;第二个“万物皆周期”,不管是个股、行业还是整个市场,都会在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中循环往复,而机会与陷阱也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的出现。第三,“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也没有止跌不涨的行情,个股亦如此。所以在这个市场里面玩儿,不管投资还是投机,都要适可而止;第四,“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阳光下没有新鲜事,人性总是贪婪的,人又总是喜欢聚堆追逐热闹,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个市场里才会日复一日的不停上演着或喜或悲的投资故事。
股票投资成功有没有好的方法和途径了?当然有,而且不止一条。股票投资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但不要期望有一种方法学会了都可以赚钱。要不然人人都可以学会复制成功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个市场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有人赚了钱,就一定有人输了钱。如果有这么一套方法都可以赚钱,那还赚谁的钱去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股票投资市场又是一个异常残酷的市场,更是一个少数人才能赚钱的地方。所以对于那些心怀发财梦想的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首先要理性的问明白自己“我凭什么相信自己能在这个地方赚到钱?”
这四年多以来的股票投资真的体会到了那句“投资是一场人生的修炼”,只是在这条路上看到了太多人的不圆满,甚至是悲剧。包括自己也还不行。投资这条路不同于其它工作,只要肯努力下功夫,就会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条路上要想成功,除了比拼努力、天赋与运气外,还有性格,认知,眼界,格局。看似这是一条几乎没有门槛儿的路,可要走到成功的终点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本领更需要的是对市场与人性的领悟,即使这样,仍然需要强大的毅力与坚韧的勇气才能跨过曲折起伏的路到达成功的彼岸。
仅回看从2019年~2022年,四年的投资,三年都是在疫情中走过。另外这四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期,一方面面临内部的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打压,中国的经济增速在这几年里逐年走低,致使中国的股票市场愈发的难做,可以说这四年以来是投资最为艰难的阶段之一。幸运的是,四年投资下来虽然也有过亏钱的时候,但还能算属于少数的那部分赚到钱的人。但我自己知道这一年又一年、一笔又一笔投资做下来又是那样的不容易。每一次的决定,每一次的出手。都是在大量的研究,慎重的思考与反复的权衡之后的选择,即使如此还是有做错的时候。错了,大多是因为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全或不及时。在投资中这种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种错误只要下的功夫足够大,还是可以减少的。就比如石大胜华这支票,虽然这支票给自己带来了超五倍的投资收益,利润也最为丰厚,但如果在2021年下半年对市场产品及它的竞争对手跟踪足够及时的话也不至于后期犯再次买入的错误决定。同样的错误在2022年的多氟多上再次上演。这其实也是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差距所在。作为个人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是很难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及时拿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情报的。从这次案例中吸取到的教训就是信息的及时有效对于投资的重要性是致命的,如果不能有确定把握就放弃不做。投资不能把命运交给市场,而是应该始终自己所能把握。
第二大失误教训就是市场风险的认知理解还是不够。市场的风险不仅来自于个股自身的风险,还有行业的甚至宏观的政策环境变化风险以及外部系统性或非系统性非经济的风险等等。就这四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行情就有来自于自于外部的非经济因素的风险原因所造成的。好在我选择的投资标的属于是高景气的朝阳行业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受这种风险的影响。但后期却因为没有比较及时规避掉这种风险导致自己的投资盈利回撤了不少。还是举我在锂电池个股上投资的例子。爆发于2020年下半年的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行业给A股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与空间。但行业的高景气在中国强大的在制造竞争能力面前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就迎来了衰退。由于整个行业在疯狂的扩产,不到一年时间,锂电池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产能过剩。由于自己之前的误判坚守,这才让自己在多氟多股票上的损失超过了30%。这也应了投资上的那句话“盈亏同源”。挣钱的时候是靠投资锂电池高景气行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亏钱也是因为锂电池行业快速衰退所造成的。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在投资顺风顺水正值风光的时候不能放松警惕,更要想到它的背面,一旦反转就是风险来临,而且这种反转是一定会到来的,只是不好确定是什么时间。这就是周期规律。规避这种风险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赚到钱达到预期收益之后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寻找下一个赚钱的行业机会;另一种方法就是选择投资周期性规律不那么强的行业,如消费、医药行业。从中选出优质的公司忽略股价的周期波动,长期坚守,做时间的朋友,用时间复利来为自己持续累积财富。这两种方法一种是激流勇退,一种是任凭浪打风吹,不管哪一种,对人性都是极具考验的。
再说第三个错误教训。说是错误教训,其实也不完全对,毕竟前面的高额盈利也是靠它来的。那就教训与经验各算一半吧。我要说的第三个就是对杠杆的运用。我的观点始终是“慎用杠杆或者对绝大多数投资人来说不要使用”。杠杆是投资的一个支点或者倍增器。它既可以放大收益,同时也可以加倍损失。杠杆是把双刃剑,本身没有优劣好坏,关键在于使用。但在股票投资这样一个风险巨大的市场里,从投资的胜率角度来说运用杠杆是不划算的也是不明智的。但这也并不是说绝对不能使用,那就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面对确定性的机会可以大胆使用。就好比我在21年投资锂电池两家公司。当时背景是新能源行业突然爆发,整个产业链上的各公司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各家公司业绩都是确定性的快速增长,头部公司更是受益。运用杠杆儿的力量投资股价还在底部的股票就是一种风险极低而收益却极高的操做。仅就新能源行业来说,此时面对的巨大发展机会可以说是几十年一遇。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次自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的一次如此确定、如此巨大的投资机会。对于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新能源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样的机会一生之中也不会有几次。还是那句话“盈亏同源”。就算如此巨大的化时代的机会,在中国庞大惊人的制造业面前很快内卷起来。本来至少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新能源产业特别是锂电池的中游制造环节仅仅维持不到一年就出现了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整个行业很快迎来了衰退。我也没能够预料到行业转变如此之快而造成投资亏损。这种亏损还是带着杠杆儿的加倍损失。这次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也无奈。这就是运用杠杆的后果。
说完了教训,最后说说我的一些投资经验。其实我们做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法。俗话说“方法不对,功夫全废;方法用对,事半功倍”。从接触股票投资以来,我就学习和就建立起的一种以公司经营基本面为核心投资逻辑的价值投资理念。到今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与选股的投资逻辑方法体系。就是从宏观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政策、行业景气周期及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这四大维度进行股票投资标的的选择。再结合量价指标、市场情绪以及持股情况等来综合判断拟投资标的股票的投资买卖时点。一般情况下选出的投资标的都有预期的收益目标,一旦达到或接近目标就是该离场的时候。当然预期投资收益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投资投资买入石大胜华之前我预判石大胜华的第一目标位应该在117元。在买入五个月之后,股价突破90元的时候,我根据跟踪到的公司产品价格价格以及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再结合公司的产能投放规划,预判推测公司股价的第二目标位应该在230元之上。在公司七月份公布中报业绩之后,公司股价已经从最高价的260多元大幅回落至200元,而我却第三次修正并提高了公司股价目标位至330元,最终公司股价最高定格至348.88元的历史最高位。我自己其实在接近330元之前,已经分批的卖出了大部分股票。剩下的股票是在创出高点之后的回落过程中清仓的。到此为止应该算是在这支股票上的完美操作。
就如我在前面几期视频中讲到的我的选股逻辑与理由,我的股票投资标的几乎都是如此选择出来。我把自己的这种投资方法与理念归纳为“运用价值趋势投机的方法实现在高风险市场中寻找到有确定性高收益的股票标的”。我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也不是完全的市场投机者。而是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或者提前的行业趋势研判,去寻找、发现那些被低估的或者未来会转好的、有确定存在较高投资收益空间的股票标的去投资。这种投资方法我在2014年就开始使用,七、八年以来的实践证明,方法确实很有效,成功率也是相当的高(每年选出40~50只左右投资标的中看错的不超过20%)。平均年化收益都能做到40%以上。而且从2015年股灾以来的这几年是中国A股投资的最难做的几年。我的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的几句,可是如何具体能够做到却又是复杂费力。就如我在开头中说到的,投资赚钱成功的方法有多种,但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我的这种方法也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一个启发,希望在投资的道路上,每个投资者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方法,赚到自己理想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