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调研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旧文新发)

7月的华北平原气温让我始料未及,本想趁从南方来到北方调研可以趁机纳凉,哪知一下飞机一阵有别于南方的干热已经把我笼罩,使我无处可逃。人在太阳下,仿佛煎板上的肉,这种“煎熬”颇有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的味道。

连夜从济南赶到了潍坊修整一夜后,第二天来到这里最大一家电子零部件公司,当地赫赫有名的企业。受下游手机销量不振的影响,去年是电子行业颇受打击的一年,同行中许多曾经的白马公司陷入困境,部分公司大股东还不得不卖身自保。在这样的环境下,这家公司虽未至亏损,但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到了这些年的最低点。此番引起我们关注的起点,源于从业内朋友处得知TWS耳机日渐火爆,与2018年的数千万级出货量相比,目前全球单月出货量已经接近此数,第一次看到表格上的数字时,不免有些震惊,而在制造商里,这家企业显然是出色的一家。 与此几乎同时,VR行业中,Oculus 推出了一款名为Quest的产品,被认为是无线VR的开拓性之物,这个产品同样来自于这家企业制造。是什么造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好奇的地方。


与公司同事的交流当中,我惊喜的发现对方对整个电子行业各个环节都有独到的理解,谈及很多细节时,我不得不频频记下笔记以便日后再次学习。而在过去一年的过程当中,公司虽面临压力,但是研发投入不减反增,面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公司也把部分研发放到了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同时兼顾到贴近客户。而在少数人愿意走的路上,公司依然没有放弃,跟着客户在打磨更好的产品,逐渐赢得了客户甚至同行的信任,甚至据说连同业某些公司都打算放弃自己生产,把制造放到这家公司。从去年电子元器件专利榜单上看,公司不只排在了第一,还占据了当年电子元器件所有专利数的20%。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公司如今业务逐渐红火的原因。若说我的感受,企业核心便是“坚持”。电子行业经过了黄金十年,过去买下一个工厂拿到订单便能赚钱;过去只要有订单,不管什么客户都有人敢接;过去客户要什么,只要可以做就有人开产能去做不管未来这个产品能持续多久。但这家公司显然不是这一类,所以在最艰难的日子,公司也不至于面临生存的问题。在某些细分领域,反而更加拓深了护城河。电子产业链的公司经过一次次浪潮,是“剩者为王”也是“技术为王”,翻过这座山,他们会看到光明。相信假日时日,这家公司会从“客户要什么我能做”的好公司,升级为“我有好产品可以提供给客户”的伟大公司。

匆匆品尝了当地的肉火烧之后我赶往了下一个目的地——我们一直关注的一家教育公司的潍坊分校。出发之前和几个潍坊的朋友打探了一下滨海新区这个地方,得到大部分的回答是他们从来没去过或者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的存在,使我不由得内心一凉,乘车一个小时后,让我印证了他们的话,四野无人,马路以外的地方杂草丛生,连原住民都看不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地方原来是海和盐碱地)。下车之后不久学校的招生主任开车来把我接上,原来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姑娘。她与建设施工的主任详细的给我介绍了学校的招生情况,由于当地政府的配合力度不够以及所处地理环境不佳的原因,招生的情况不如预想中乐观,开始的20分钟,让我心更凉了一截。但,20分钟之后,我改变了看法,彻底改变了看法。在介绍的过程当中,二位主任无时无刻不在言语中表现出来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开口闭口我们公司的文化如何如何)、对校长领导工作的认同、对自己工作使命的认同,他们详细的介绍了他们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招纳新生、同事们如何在工作中想尽办法多快好省,为了一个扫帚货比三家、校长们如何来回奔波中节约一点点机票钱,甚至5个人驾车20多小时奔往总部参加培训。 参观还没修建完成的学校时,我能明显的感受到对方同事对教育的热爱,介绍每一个地方时那种包含热情是无法隐藏的。同时惊呀是再次听到了公司老板,几乎是一周7天14个小时的工作状态,毫无疑问,我的这位师兄是一位名副其实企业家和教育家(老板在做教育之前已基本财务自由)。我想说的是,有这样的企业老板和员工,又在一条好赛道上,我想无论什么困难,公司也能克服! 最近有个热度颇高的词,叫“第一性原理”,立下FLAG容易,但选择的时候往往才是考验,但谁又轻易能放下家人将自己才两岁的孩子带到一个人生地不熟又条件艰苦的地方奋斗呢?谁又轻易能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放下和家人共聚的生活在陌生的环境日以继夜的工作呢?谁又轻易能放下唾手可得的荣华生活而选择每晚呆在缺少温暖的办公室呢?若不是有这种情怀和使命,我想绝非易事。

时至今天,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较为充分,市场信息传递极快,我想不太可能存在竞争不怎么激烈的市场——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好赛道,市场空间不断膨胀的市场往往反而竞争激烈,量升价跌。反而容量不再增长的市场,强势企业享受行业集中度提高的红利,利润的提高会更快。基于此,今后在我的选择排序里,好企业(好老板、好员工、好机制、好文化)>好行业。


想到自己在过去这一年的200天的工作,颇有些惭愧,没有太好的成绩,虽然200天里大约也有80个夜晚是在公司睡过去的,但效率颇低、专注度不够、对公司的研究仍未挖地三尺、面对机会依然缺乏果断。潍坊一行让我感触颇深,冷与热是一个对立面,却另一方面我又认为是共生之物,没有哪个赛道哪家企业哪个项目永远火热,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投资同样,有些公司已经具备了最锐意进取的老板,最佳齐心协力的企业文化,我们不能因为企业的一时困难就我们放弃了研究和跟踪,往往我们会觉得“还早、还早”,先看别的,正因为我们跟踪不够深入,根本无法产生对企业基本面好转时的及时认知。等你才意识到本面逆转的时候,股价已经高高在上,爱得太迟(通常股价会稍领先于基本面表现)。而我们有时候会把精力放到一些短期机会的陷阱里,不顾企业的本质,在那些看似资源禀赋好和隐含价值高的“坏企业、坏老板”上纠缠,往往导致自己碰一鼻子灰,最后不免进退两难。


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90%的时间股票的价格都不会有太多的惊喜。所以大多时候你的一次次交流、访谈、跟踪订单,看似很努力,但是和股票明天的涨跌没有任何关系。多头策略不太会给你即时反馈的快感,你必须学会延迟满足,这是投资的“冷”。但你的内心又要保持“火热”,若能跟巴菲特一样跳着踢踏舞上班便更好,为验证到一个你的逻辑而高兴,为看到所投企业的员工热情似火而高兴。一点一滴,都是投资带来的幸福。最后,愿今后多走访祖国的大江南北,看到更多城市有发展、有特色,看到一家家优秀的企业崛起为了满足一个个社会需要而不仅仅是个人钱包的鼓胀,如此,我们的国家便会大有希望。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09-25 17:01

歌尔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