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市公司只剩“壳” —张静
一间集资2.7亿元的上市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经营只剩一副空壳。听起来不可思议,而事实的确如此。
据《中国证券期货》杂志披露,1988年XH社香港分社在到尚未建省的海南岛组建“海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海国投”)。1993年“海国投”在风景秀丽的三亚市创办了股份制的大东海旅游集团公司。1996年,从大东海集团中分拆“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旅游、酒店和娱乐业。大东海公司在1996年发行8000万 B 股,1997年1月又发行1400万 A 股,简称“大东海”(股票代码0613),加上以前募集的法人股,一共集资2.79亿元。募股资金没有按照招股说明书的项目投资,改做如下用途:
1.被母公司长期占用股本溢价款5545万元,后来经海南省证券管理办公室批准核销,或者说退股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本可以转让,不能退股)。
2.用定向募集的法人股资金为母公司归还贷款8911.4万元。特别说明,这笔贷款在历年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忽隐忽现,至今也无法明白这笔资金的去向。
3.据1999年的中期报告,公司发行 A 股和 B 股的股款,被母公可和关联公司长期占用10419万元,不但收不回来还逐年增加。1999年中报披露,大东海对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为18227万元。
4.1997年底,母公司用“大东海”的部分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现在这笔贷款已经被法院裁决完全由大东海还本付息。母公司早已山穷水尽,只好母债子还。
5.母公司从“大东海”掠夺,祖母公司(海国投)也要捞油水和关联企业一起,仅1996、1997两年,在“大东海”吃喝玩乐的费用高达8507.4万元,至今分文未付挂在账上,比当年的GMD更能挥霍。
1998年“大东海”报告亏损5445余万元,审计师“拒绝表示意见”。1999年中期又报亏损1031余万元,审计师仍然拒绝表示意见。公司的房产、泳池设施、游艇等资产几乎全部被法院查封。大股东挖空了公司又去挖银行,用股权抵押挖走银行上亿元资金。现在“大东海”公司变成空壳,银行掌握的“大东海”的股权也变成废纸。
公司总结亏损的原因是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旅客减少,旅游企业之间竞争削价减少了收人,客源分流等等。
不错,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总有高潮、低潮、景气和不景气的时候。国外有名的酒店业大商家几乎都经历过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在破产的边缘挣扎,靠精打细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死守产业,渡过难关就是柳暗花明,守住产业就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哪里像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法人代表把家产尽情典当抵押挥霍,而且至今没有听说司法机关对这此贪污腐化分子采取了什么法律行动。老百姓只能反映,无权过问。“大东海”完全是母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提款机,吃喝玩乐的场所。公众股东实际上成为无偿奉献资金的孝子贤孙。上市公司只剩“壳” —张静<b上市公司只剩“壳” —张静<b上市公司只剩“壳” —张静<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