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6回复:14喜欢:1
【千元征集回乡见闻】马上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欢欢喜喜返故乡。那么,久没回家,你的家乡,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比如:

一直以为上海的房价涨得快,没想到两年未见,老家门口的学区房也翻了个倍;

小县城的人也都习惯了微信支付、爷爷奶奶辈的人还学会了网购和抖音,玩的比你都要溜……

那你的家乡有啥变化?把你身边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故事。期待你的分享!

故事征集方式:

1. 内容要求:以家乡变化为背景写成故事,视角可以聚焦城乡经济发展、公共治理、风俗文化变迁等方面。(字数尽量不低于300字[大笑]

2. 投稿方式:即日起至2020年2月7日,稿件发送至邮箱:mkt@epf.com.cn或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3. 奖励方式:我们会在所有投稿中,精心挑选3则故事,摘录并分享在下期文章中。被选中的同学,会收到1000元的现金红包 。

[害羞]重要提醒:

请邮箱投稿时大家务必附上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说不定选中的就是你!

所以,还等什么!期待你的故事!

全部讨论

2020-01-23 23:06

过年
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为了多穿几年,新衣服总是买的很大。我记得,五年级过春节时母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一直穿到了初二。
每年除夕,也吃不到什么好的年夜饭。母亲做饭很难吃,连年夜饭都要凑合,胡乱弄上四个菜,就算过了除夕。
伯父是厨师。所以,除夕的晚上,我和妹妹迅速在家里吃了年夜饭,就跑到伯父家混饭去了。
儿时最快乐的事是领压岁钱,从刚一到舅舅家,就开始焦急的等着他发压岁钱。虽然舅舅们发给我的压岁钱只有十块,我依然很开心,可以有几张十元的大钞装在口袋里一整天 。然后,晚上回到家里就乖乖上交了。
我结婚之后,年夜饭便由老婆来做。于是,我们全家人终于吃上了丰盛美味的年夜饭。
这两年,干脆不做了,在外面订上一大桌,几家人一块儿过除夕,热闹。
吃完年夜饭,回家打牌的打牌,喝酒的喝酒。十二点准时放烟花。每年我都一定要给儿子买好多好多的烟花,老婆说我太惯着儿子了。其实是我也想在除夕的晚上,看着那璀璨的烟花,一束束升上天空,然后散开…………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2020-01-23 18:46

#2020春节见闻#

      教主人生30年的生涯里,除了大学和偶尔短暂的出游外一直都在家乡沈阳生活,沈阳近几年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下面教主就以第三视角来描述一下家乡的变化:
     一、营商环境。教主首次听到“营商环境”这四个字还是辽宁GDP“注水”之后,而去除水分之后经济则呈现了刺眼的“负增长”。省市两级政府痛定思痛,反思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只注重“引进来”,而忽视了后期的服务对接的现象,力推将行政窗口类单位转变为服务型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当时热议的“时尚”。今年以来以税务为首的单位实现了“24小时自助办税”以及纳税人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实现了个人自助申报,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沈阳各区的行政审批大厅窗口也实现了全周7天无休息,让一些平时无法请假的上班族也能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处理个人的私事;剩下更多的行政审批类单位则更多的与企业提前对接,了解企业的需求,对于市级以上的重点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对于企业提供的审批要件大多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了办事人“最多跑一次”的诉求,以往困扰企业法人的“办事托关系”“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以缓解。随着万达、腾讯、恒大在沈阳的纷纷落子,近年来沈阳经济增速呈温和回暖的态势,继而带动辽宁GDP增速又重回全国中游水平。
    二、和京津冀、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一样,沈阳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交通。随着主城区的逐步外扩,原有的环城路负载已经加重。无论是沈阳各地“断头路”的打通,还是五爱立交23个匝道的高难度工程,甚至是10条在建或处于规划中的地铁线路,都给沈阳人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正因为经济增速的回暖以及多层次交通网的覆盖,沈阳房价(新房、二手房)2019年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涨幅榜中排名前列。
    三、在自然环境方面,沈阳一改之前的冬季雾霾漫天,夏季灰尘暴土的现象。外以“一河两岸”景观带打造城市新中心“长白岛——浑南新区”,内以各区标志性公园为主打造城市内的“绿肺”。今年冬季沈阳空气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夏天出行白衬衫一天变黄的情况也基本消失。在垃圾分类方面,沈阳沈河区走在前面,率先尝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力促居民改变以往生活垃圾混装,不利于分类的习惯。
    四、北方地区除雪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一旦积雪或路面结冰不但易造成交通拥堵,且有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以往除雪完全依靠环卫工人的夜间作业,不但影响环卫工人的休息且除雪整体效率不高,降雪影响车辆出行的情况依然存在。从2018年开始除雪开始动用自动化的大机械,这种组装机械并不常见,甚至有点“人工智能”的意味。以机械为主,环卫人员为辅的除雪方式较大的提升了除雪效率,为冬季驾车人出行提供了较大便利。
    五、在沈阳各三甲医院,通过医保卡、身份证、就诊卡自助挂号已成为常态,并且可以网上在线预约,相较于以往现场挂号排队的模式,不但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也打击了一些“排队黄牛”的获利空间。同时在取药处进行扫码取药,智能化的取药设备带来的是医护效率的极大提升和医患关系的相对缓和。
    六、风俗习惯去伪存真。以往每逢春节前和清明节时经常有在马路(山林)“烧纸”的情况,不但提高了火险隐患,同时又污染了空气,实则更多的是对当事人的心里安慰。从2018年开始,沈阳各大墓地倡导“文明祭祀”,以鲜花取代烧纸,并对违规烧纸造成恶劣影响的当事人严肃处理,过节烧纸的陋习逐渐消除。与此同时像满清文化风俗年和庙会等具有文化特色的风俗依旧保留,文化传承的烙印生生不息。
    七、从近几天的消费就可以看出。沈阳城市周边地区的超市消费量增长更加明显,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进城采购意愿较往年明显增强。同时沈阳人均消费/收入的比例位于全国前列,受益于互联网模式的消费升级对于沈阳人的影响更加深远。同时以前的“新农合”变身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农村乡亲的后顾之忧更小了,消费需求更旺了。
@今日话题 @书姐 @滚滚红尘ZXJ @蓝色木偶 @谦虚谦虚再谦虚

2020-01-27 17:30

感谢光大君的认可,更加增长了假期无处可去的教主的写作动力

2020-01-27 16:52

谢谢!

2020-01-27 16:45

谢谢

2020-01-27 16:41

哇 谢谢

2020-01-27 16:16

现在的家乡,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变。平房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楼房越盖越高,车越来越多,堵车是已经习以为常。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有公交车,小汽车还很少,马路上还走着马车,开学的时候还要交粪,我还在马路上拾过马粪。整个城市里有几栋楼房都数的过来。那时候书很少,书店也大部分关门了。想看书是没有的。我上初中才恢复高考,同桌的爸爸在报社工作,她家能定到人民文学,我就借来看,看的那如饥似渴啊!现在网络上,书就是大爆炸,数不胜数,想看什么书都有,就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
家乡的变化,和这个时代的步伐是一致的。我们这里的房价还不是特别贵,最好的新房,电梯洋房也就在一万多点。老旧小区的二手房子,基本在五千左右。走在大街小巷中,抬头看到路边的楼房,几乎每栋楼房都有窗上贴着出售房子的广告的。看来房子是不缺的。买房的改善性需求是比较多的,生活好了,大家都想换个大房子住。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生活富足,国泰民安。

2020-01-23 09:54

mark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