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分析得很对。我觉得至少90后以后的群体对乳制品的认可程度很高,牛奶、豆浆等等作为早餐似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在开学的时候去住校的那些初中、高中去看,你会发现教学楼下面堆满了清一色的拉杆行李箱(白天不允许回宿舍的话),一些拉杆箱上也会有一小箱特仑苏金典等等牛奶,多半是亲友送的或者父母买给孩子补充营养的,现在条件确实好了,我08年上初中的时候,城区里还有很多学生用普通的大行李包,用拉杆箱的不算多,现在全部都是拉杆箱了,从小对乳制品认可的习惯因为经济条件的提高,在未来把乳制品加入日常餐饮的内容也自然而然。老年群体消费乳制品的规模小和他们年轻时候物质条件匮乏脱不了干系,肉制品尚且奢侈,更别说乳制品了,心理和生理上都没有产生消费习惯。去年有阵子我80岁的爷爷来我家住,我打算每天去街口给他买半斤现挤的羊奶让他喝两个月,结果刚喝第一天他半夜就起来拉肚子,跟我说他再也不喝了,肠胃消化不了。其实如果肠胃能接受的话,喝一个月以后,老年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我邻居的老太太明显面色红润很多,而且她自己反馈腿脚比以前有劲了
引用:
2022-07-22 10:49
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有2.67亿老年人,但是老年人奶粉和牛奶消耗量却远远低于0.4亿的婴儿奶粉消耗量吗?
答案是:中国2.67亿60岁以上老年人经常喝牛奶的不到1000万,但是4千万婴儿却天天喝奶粉和牛奶。(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老年人奶粉市场规模特别小的原因)
乳制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依赖婴幼儿...

全部讨论

2022-08-06 07:57

牛奶没什么营养,比水也就多一丢丢蛋白质,还不如半个鸡蛋,喝奶就是图一种口味

2022-07-24 14:57

一说豆浆就觉得我们太无奈了,我家里父母以前是做豆腐的,后来也不知道啥时候买的豆子出豆腐少了,以至于我爸爸认为是水不好了。后来说是这种豆子是榨油用的出油率比以前的豆子高不少。关键是怎么分辨榨油的豆子和磨豆腐的豆子呢,能不能标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