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举措不炒不足以体现支持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把韭菜,两边三方都要割(楼市、股市、外资)。

注册制是个变化,是变化就要炒一波,这样才能体现决策的正确性、重要性,参见碳中和的碳交易所概念、北交所概念等,看看碳三杰现在的状态,无非坐了过山车。

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此地,便在它处。劳动固然能创造新的财富,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金融的胃口。注册制最好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一切实际工作照旧,否则负面作用将全部由普通资金(散户和一般机构)承担。

强监管领域如果有个体能获利,那一定不会是普通人。比如长江禁渔,渔民如果下网捕捞那会受到惩罚,但如果某些人在选择性执法下可以捕鱼,那他的灰色收益将远超常人(这只是假设)。

全面注册制在我的理解,是由一个强监管制转化为强监管和灵活执行并存制。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必须配套的东西未必准备好了。

首先需要专业而公正的裁判机构,国情和传统在此,先打个问号。

其次需要对应的货币政策,上市和增发的多了,相当于资产增加,要不出现通缩,必须要加大货币供给。货币的供给总量一旦跟上,其在实体和经融领域的分配是难以控制的,大概率将再次出现经融对实体的碾压,一个群体的财富对另一个群体的碾压。

第三,是否有足够多的优质公司需要上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股市的作用就是提供创始人或者大股东套现走人,那对国家是利是弊?在强监管和灵活性都有的时候,土壤是不是更肥沃了?骗一把走人然后罚酒三杯?

第四,外资提前捧场,请客摆酒他们都来了,最终是要走的,短暂的盛宴之后,如果以上几个方面跟进速度不够,准备留下谁在寒风中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