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sharktt: 说得很好!
但是对于管线小,风险大,我不认同。不看竞争格局,不看营销壁垒,不看可替代品,纯粹的讲风险,至少你要告诉我,三年内的风险在哪里!!!三年后的,咱们不谈。格力就是空调独大,没见它的小产品能出多少业绩,也没见单品风险。
在临床推广上,其实与品牌心智一样的!存在一种先发优势,并不是说,你的产品好,或者便宜就能抢占市场,所以康华花了很多年才拿了10%的市场,所以在vero产品上,成大能够长期占据半壁江山。如果用论坛上某些人拍脑袋的思维,面对激烈的竞争,成大的份额早就应该跌下来了!!!??//@sharktt:回复@屿砳:整个疫苗换市场都处在萎缩中,可能是3年新冠的缘故。虽然跌幅巨大,基本上在80-90%的跌幅,但资金还是提不起兴趣。各疫苗公司都有优缺点,应该说没有一家能扛起大旗。智飞靠代理不可能长期支撑上千亿市值;万泰也不可能依靠一个9价来支撑近千亿市值,这个原因很明显:存量市场即将消耗殆尽,未来依靠增量市场,国内每年需求量也就1000万剂左右,一旦国内第二家9价上市,今天2价的结局将再重新;沃森会吆喝,但始终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康泰的产品基本是跟屁虫,毫无领先优势;康华每年虽然能赚5-6个亿,但管线少,抗风险能力低,6价诺如虽然是首创,但要上市至少也是5年后的事。另外,国内疫苗基本是仿制品,同质化严重,内卷厉害。
引用:
2024-03-25 19:3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03-26 07:05

哈哈。我用“抗风险能力低”,和风险大还是有所区别。
成大现在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3左右。其最高市场占有率成达到73%。康华去年批签809万,已近超过狂苗总批签的11%,按销售量在7%左右。我记得21年批签550万,当年几乎是零库存(销售总监是这么说)。22年库存在300万支左右,说明替代之路没那么容易,特别是这几年大环境不是很好,消费降级以后对销售影响还是挺大的。康华现在的实际产量可以做到900万左右,今年一季度批签明显放缓,恐怕只有一个原因:在去库存化。募集资金项目推迟一年恐怕也是销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