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中国铝业的逻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持有中国铝业快两年了,期间股价起起伏伏,最低跌到过4元以下,近期站到了7元之上,除了刚开始时陆续建仓外,此后一直没有再操作。

高耗能的电解铝行业严格处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供给端有4500万吨产能上限,需求端一方面地产端的需求在萎缩,一方面新能源端的需求在加大,总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太大。而氧化铝的需求取决于电解铝产能的开工率。因此氧化铝、电解铝总的来说大体处于一个供需平衡的状态。

作为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央企龙头,中国铝业的基本面没有很多可分析的地方,在氧化铝和电解铝价格都有下滑的情况下,2023年度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是个重要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还是铝价,而铝价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外,作为全球性商品,还与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政策、汇率等密切相关。

个人认为,对中国铝业这类资源型、周期型的央企,不必过多关注公司本身的业绩变化,更多的需要着眼宏观层面的一些东西。我持有中国铝业的逻辑如下:

1、 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持有央企更安心,也基本不会受到A4纸的影响,毕竟是自家孩子。

2、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源型企业受到的冲击会小,甚至可能会受益。

3、无论是去年提出的“中特估”概念、国资委修订央企考核指标增加“净资产收益率”,还是今年国资委把“市值管理”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这些举措都传递了一个清晰的导向:要求央企加强市值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加大分红力度。中国铝业响应国家要求,控股股东斥资5亿元增持了公司股份,今年的分红力度也有成倍加大。

4、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有复苏迹象,铝在需求端逐步好转,特别是我国发展迅猛的新能源领域包括新能源车、光伏等产业对铝的需求快速增长,铝价在今年3月份以来呈显著上涨趋势,目前已经站上2万元大关。

5、原油、黄金、铜价格相继大涨,相关股票也连创新高,背后的逻辑是美联储降息预期?通胀预期?经济复苏预期?还是动荡世界格局引发的避险行为?相比之下,铝价上涨时间短、幅度小,相关股票也涨幅不大。

6、3月份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至50.8%,出口数据显著改善,可能表明国内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基钦周期的起点,开始进入到“被动去库存”阶段,部分行业可能已经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一轮新的扩张周期正在启动。这个扩张周期也是全球性的,可能美国比我们还要更早几个月,所以我们的出口数据会比较亮眼。在“被动去库存”和“主动补库存”阶段,首先是上游的资源品价格上涨,并逐步向中下游传导。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这个扩张周期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底。这个阶段的股市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