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讲,煤炭会是价值投资者的归宿吗?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2喜欢:8

总体来说,供需是形成价值最主要的因素。煤炭在短期会出现短缺但是长期会出现过剩。能源的长远基调是逐渐让清洁的新能源替代煤炭,现在市场煤炭占比还很大是因为新能源不成气候,新能源的bug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不稳定,可靠性差,利用效率低,技术水平还不够先进等,另外一个长远基调是基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煤炭必须承担起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责任。国家秉持着“先立后破”的要求,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就是先要把新能源扶起来,才会真的有计划的让煤炭退居二线。
从需求侧看,首先是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会降低对煤炭的需求,其次我国已经不再是高速发展期,加上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弱化使得煤炭需求侧的水泥、化工、钢铁等都比较疲软,使得这些昔日依赖煤炭的产业对煤炭的需求自然降低,未来也不容易有大幅的需求提高,目前煤炭主要作用是在煤电,煤电目前还在增长当中。从供给侧来说,首先我国在2016年后之后进行了煤矿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资源已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企业,煤炭企业数量在下降,政策原因也极难批准开拓新的煤矿。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的全国生产在建煤矿数据库构建的的分析模型,考虑到衰老煤矿报废,已经开发的现有煤矿产量在下降等因素,全国现有的煤矿产量在2030年之后会持续下降,从2030年前的37亿t预估下降至2060年的14.9亿t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研究》)
总结来说就是在新能源还不成气候的阶段,煤炭还能维持在一定高位上,也就是短时间内的短缺。但新能源真正可以担当主力之后,煤炭无论是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会下降,此时的前景已经不能称之为光明,虽然说煤炭无论何时都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也会因为技术改进使得煤炭更加清洁绿色。但是大趋势估计是不可逆的,只是这个改变和替代的过程足够久。在鱼龙混杂的资本市场,煤炭仍然是当今的一颗明珠,但是或许在投资煤炭的力度和时间上,投资者需要把握一个平衡点,而不应该孤注一掷。$中国神华(SH601088)$ $陕西煤业(SH601225)$

全部讨论

合理充分预估

01-23 22:27

煤炭一定會晚於石油退出。

01-23 18:59

真搞笑,你以为煤炭只能用来发电吗?如果不是国家的保供发电政策,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早就大幅增长了。

合理充分预估

昨天把拿了几年的神华卖了 赚了两倍 不知对错。

01-23 20:12

除非可控核聚变成功,否则不会过剩。

观点:不是煤炭不好,而是尽量不要对煤炭孤注一掷,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