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谢谢老师的问题!今天来到合肥,准备接下来的校长学访活动。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交流,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先是第一个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即便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城学校,也仍然处于落后的位置。首先是教育条件的不均衡,无论是校园硬件设施,还是师资教学课程,农村学校都无法和城区学校相提并论。这些年,国家虽然对中西部的基础教育投入,大大改善了学校硬件,但师资力量和教学课程、教育观念,并没有明显提升,也可以说停留在几十年前,城区学校拥有完善的课程设置,有各种社团活动,而很多农村学校还处于缺老师,开不全课的阶段;其次是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留在农村上学的孩子,家庭对他的投育投入是很少的,没有渠道也少有意识去陪养孩子课堂以外的教育,甚至无法指导孩子作业,比如我们关注的儿童阅读,城里家庭几乎都有书架,去图书馆也方便,而农村家庭给孩子买本书都很难;最后还有眼界的问题,城里孩子生长的环境,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孩子眼界和思维都要高很多,而农村孩子生长在一亩三分地上,接触的环境有限,家长给予引导也有限,这就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广度。所以有心让教育变得公平的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考虑,让农村学校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等,做好这些很难,因为它是个系统工程。公益慈善领域做教育的很多,但也是不同的层面,有关注贫困生的,也有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还有做支教、阅读、心理和运动健康的,出发点都是在帮助农村孩子改善教育和生活环境,个人可以从这些问题上,力所能及的参与。
第二个问题,我个人有过关注,但机构关注的较少,六和是专注在阅读这块,相信阅读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阅读能力可以发展孩子的其它能力,拥有阅读能力的人,相信其它能力也不会弱,至少可以通过阅读去学习。大学生就业难是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毕业后不再象过去一样,一定会突破阶层和收入,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农村孩子的教育条件,更加决定了这个现实。义务教育完成后,大概有一半的学生进入高中,再有一半的孩子能够进入大学。剩下75%的学生怎么办?要么提前进入社会开始打工,要么进入职业学校,出路也是一样。其实中国真正应该做好的是职业教育,学好技术,就业或者创业,都比出了校门什么都不会要强。我记得以前,甘肃的民勤、六安的毛坦厂,都是陪读的知名地方,现在的家长在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如果没有太多的读书天赋,对坚持考学已没有一定的强求了,可能不是考上重点院校,普通的毕业生也没有比早步入社会的孩子表现出全面的优势吧。说不定也是好事。个人看法,仅做交流,谢谢您[心心]
引用:
2024-05-19 01:30
@六和公益
很认真地请教六和公益的工作人员两个问题:
1. 像我们这些有心帮助乡村小孩教育的人,有心让教育变得公平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的人,除了给你们这种教育慈善组织捐助,还有其他方式吗?
2. 以前高考犹如鲤鱼跃龙门,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而现在伴随大环境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