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发展背景下风电光伏功率预测实际意义(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现阶段,新能源产业的关注重点已从注重规模化发展转向注重精细化发展,致力于通过更精细化的管理获取更高的收益。深度融合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智慧调控等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

电网需要根据下游的用电需求(一般下游用电需求相对稳定且可预测)提前作出发电规划(根据用电需求,按时间段安排火电、水电、新能源电力等多种电源的发电出力),由此产生了对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需求。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电网端进行电力调控和电力管理的必要条件。

政府也通过行政手段倒逼发电企业提高预测准确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要求电力调度机构对发电侧并网主体新能源功率预测偏差进行考核。目前根据地区不同,分为东北监管局、西北监管局、南方监管局、华中监管局、华东监管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电网七大监管机构。对其中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功率预测考核标准进行比较,以期对能源气象服务产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东北监管局对于风光预测要求

此外,基于历史的预测数据积累与经验,运用大数据技术、超级计算、AI等核心技术,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功率预测、新能源资源评估、能源数据治理等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新能源电站运营管理效率。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算法优化,让产品的成熟度更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更好。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可以分为应用于单一新能源电站的单站功率预测产品、应用于发电集团的集中功率预测产品和应用于电网的区域功率预测产品。

分布式风光站点的功率预测能够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电站装机容量数据等,做出短期与超短期发电功率预测,辅助电网调度制定发电计划。

集中式风光站点的功率预测能够对下属单个电站的发电功率集中预测,通过算法的优化,抵消单站功率预测的非系统性误差,提高整体预测精度。

区域电网端功率预测可以对下属区域内并网电站的发电功率进行集中预测,辅助安排区域内电力调度计划

根据《电工技术学报》论文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研究综述,不同标准功率预测有不同类别

预测。(1)过程的不同:直接预测和间接预测(2)预测空间尺度的不同:单场站预测和区域预测(3)预测时间尺度的不同:超短期预测(0~4h)、短期预测(0-24或者0-72h)及中长期预测(1月~1年)

图片来源: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研究综述

功率预测就像办宽带一样,一般来说买了一家的宽带就不会再买另一家的宽带。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客户选了A就不会选B。除了新建的风光电站需要新采购功率预测项目以外,市占率的提升需要靠不断吞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的参与者较多,参与者有两类公司:(1)专业化第三方厂商,以国能日新、东润环能和中科伏瑞为例。这些厂商差距并不明显,都是功率预测系统和功率预测服务为主。(2)金风慧能、南瑞继保、远景能源的功率预测业务等都是市场参与主体的子公司(给自己母公司主业做配套,并不是第三方独立公司,因此数据不是很充分)。根据国能日新招股说明书,2019年国能日新在风光领域功率预测均达到市占率第一。由于市场较为分散,目前并无最新市场份额数据。

为什么第三方专业厂商能从一体化厂家分一杯羹?

因为专业性更强,专业厂商对于功率预测业务更加重视,服务更好。

专业化厂商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精度更高的功率预测服务为主,以功率预测系统等产品的销售作为服务提供的基础和手段。专业厂商核心竞争力在于功率预测的精度,对产品问题的快速反馈和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等优质的后续服务。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算法优化,产品的成熟度高,可用性和稳定性好,且预测精度较高;

一体化厂家进入功率预测领域主要系为实现业务的一体化,以提高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以主营产品的销售为主,功率预测系统仅作为主营产品的一部分打包出售(赠品或选配),在系统售出后对于后续的功率预测服务也比较忽视。

#雪球星计划# $国能日新(SZ3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