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凰光学终止重组想到航发集团国企改革资产注入的下一步发展(七)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6喜欢:21

今天咱们直接进入主题,航发集团的国企改革分析。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发集团)于2016年8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肩负着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建设航空强国的重大责任。下辖27家直属单位,拥有3家主板上市公司,一家科创班上市公司。

$航发动力(SH600893)$ 是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研制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等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是中国航发集团旗下航空动力整体上市唯一平台

$航发控制(SZ000738)$ 是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与生产为核心,全方位参与国内所有在研在役型号的研制生产,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航发科技(SH600391)$ 主要业务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主要分为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外贸转包产品两个业务板块产品两个业务板块。

云路股份(688190)于2021年11月26日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成为中国航发集团成立以来第一家首发上市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实施“科改示范行动”以来、全国首家登陆科创板的科改示范企业专注于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领域,已形成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合金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

这几家公司中存在资本运作的看点有这么几个:

一是航发控制同属于中国航发集团的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614所)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关系。614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中电子控制器/控制软件/军民用柔性联轴器的研发生产;公司的泵、调节器等机械液压产品是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的执行机构,双方产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从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加快科研院所改制的角度看,614所存在注入上市公司航发控制的可能性。

二是航发动力航发科技存在同业竞争问题。航发科技专业于一两种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然而航发集团内部的其他发动机制造资产大部分在航发动力体内。从这个角度来看,航发科技的资产有被航发动力吸收合并的可能,同时航发科技将成为已经壳资产。

那么在航发科技成为壳资产的同时,大家会更关心注入什么资产?

先说一种无法预测的情况,就是其他央企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即跨集团资产注入。在前面举过中交建设计资产注入中建材旗下祁连山的例子,这种情况就不具体展开了。

下面我们就把航发集团内可能的优质资产给大家梳理一下:

一是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代号:621所),这块资产的确很不错,但是目前的公开消息显示已经在准备IPO;

二是传动资产,包括中航哈轴、中传机械、长江动力和南方宇航等。这块业务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量,之前也有人分析过存在一定注入的可能性。

我们先看一下以下几条公开信息。

航发科技在2021年9月30日发布公告,公司关联方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的共计15%股权转让给中国航发资产,航发科技放弃本次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此次交易有利于中国航发集团理顺所属企业产权关系,有利于提升治理效能。航发科技放弃中国航发哈轴股权转让的优先受让权不影响公司对中国航发哈轴的持股比例(依然为51.67%),不影响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及当期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也刊登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案例:聚焦主业抓压减,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提供坚强保障。中国航发集团坚持“业务聚焦、资源聚焦、精力聚焦”,从主业要效益、从主业要战略地位、从主业要领军人才。对与航空发动机主业无关的投资项目,无论是否盈利,都主动“断腕”,坚定不移清理退出。比如某主营业务为高精传动系统的二级单位,虽然在业内处于头部地位,年收入超15亿元,利润近1亿元,但因不属于核心主业,集团也坚决让渡了控股权”。

从上面的公开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航发科技体内持有哈轴的控股权,如果将来继续装入传动资产,则不应该放弃这次哈轴转让少数股东权益的优先购买权。另外,从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刊登的新闻来看,航发集团也出让了业绩优良的传动资产的控股权。这两条信息综合起来,可以看出,传动资产注入航发科技的可能性很小。

三是由四个研究所组成了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15日)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代号:606所)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代号:608所)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代号:624所)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代号:649所)

我认为这个由发动机研究所组成的公司存在比较大的希望。

但是有一点我还没有想得很清楚,如果哪位球友可以解答,希望不吝赐教。这个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在航发集团从中航集团独立出去之前的成立的。在航发集团独立之后2016年12月28日,又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研究院”),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直属的技术研究单位,主要开展航空发动机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是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这两个研究院之间的区别说什么?

另外由于后成立的研究院还没有改制成为公司,短期不具备注入的条件,所以更关注的是较早成立的研究院有限公司。

今天对于航发集团的分析就到这里,欢迎对国企改革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国企改革#  #资产重组# 

全部讨论

$航发科技(SH600391)$
四个研究所组成了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15日),这是有最大可能,但大概率不会让大家这么容易猜到。
万众瞩目的成飞集成与最后赢家中航电测的故事没过去多久,可以做为借鉴。
只是按照猜想来看,目前航发科技的确进入了低估区,但大股东如果要送坨屎给散户吃,那也没办法。
另外空天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应该是产品使用场景不同吧,不太懂纯属猜测。

2022-06-09 18:46

614倍中航机电托管 。怎么注入航发

04-30 19:27

02-29 16:15

和云路有啥关系

2022-06-09 18:47

这篇明显不懂装懂

2022-06-09 17:01

个人觉得集中精力研究一个集团比较容易有结果1,尤其在这个集团有认识的人

2022-06-09 17:00

分析的很具体,学习

2022-06-09 16:39

中航科工在港股上市,能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