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阳光正好 市场回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截至今天收盘,2024年赢利554,553.81元,+13.84%。大A扛过了大跌后,终于迎来了反弹,最近也稳稳的站上了3100点。希望今年能完成+15%的收益目标。

目前持仓如下 ,主要还是集中在兴业银行中国平安农业银行东阿阿胶

回顾前4个月的个股走势,今年贡献最大几个:

1. 阿胶从49.32涨到71,涨幅近+44%;

2. 格力从32.17涨到清仓价格42.7,涨幅近+33%;

3. 老农从3.64涨到4.36,涨幅接近+20%;

好在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也没有太拉后腿,虽有不小的波动,但把地基还是扎了。

最近两天趁格力拉高,直接清仓了,平均价格在42.5左右。格力的争议点很多,确定性不高,也就没有必要再持有了。一言堂的管理,格力钛的长年亏损,分红政策的不稳定,高现金高贷款,闻泰科技等高额持股的大跌,等等。当然看好的也有各种理由,业绩增长,行业天花板高,行业龙头,高股息率,高合同负债。最后还是选择了清仓,互道SB吧。

今年后半年的操作主要是:

格力腾出来的资金,不断逢低加仓大秦铁路和海螺水泥。最近趁大秦下跌,已经打了一梭子弹了。

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上做t降成本,等待兴业和中国平安的回暖。

大秦铁路之前也有分析过,是为数不多可以躺着和时间做朋友的股票(我比较放心的还有四大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神华长江电力,可惜价格都已经没有性价比了)。最近几年已经涨了不少,一直也没找到加仓的机会。最近因为可转债转股的问题,叠加股息减少和一季报业绩下滑,股价打下来了不少。虽然相比前几年的价格性价比差了点,但还是选择先加仓一部分,越跌越买。最差的情况无非就是花几年时间,通过分红,慢慢的磨出性价比。

海螺水泥,当年的“水泥茅”,1200亿的市值手握近500亿现金。周期触底,跌了几年了,几乎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海螺一季度也还有15亿的利润。在最悲观的时候建仓,等待周期高点,人声鼎沸时出手。目前看22元左右就是底部,在这附近定投。

兴业还有3年,可转债到到期。23元的转股价,毛估估每年分红1元,27年到期的转股价在20元左右。当前16.8的价格,pb 0.48, pe 3.59. 向下的空间非常小,向上如果可转账要强赎,价格要达到20*1.3=26元。赢面非常大,最不济也就是赚每年1块钱的分红,约6%。可转债转股后考虑清仓,千万不要学光大银行

再往后会考虑收缩持股,目前持仓还是太过分散。更应该倾向于低负债率,高现金,高分红,持续稳定经营的公司。如果要从目前持仓中挑的话,我会把90%的仓位放在农业银行和大秦铁路上,然后高枕无忧地收息。

最后,这两年试验的2个可转债今年也到了出成绩的时候了。广汇转债城地转债,都是在100元以下买入的。城地转债最早在2022年8月份98元买入,广汇转债在2023年3月份95元开始买入,目前成本都在约94元。当时按到期赎回算,年化也有5%左右的收益。但中间还是经历了大起大落,这两转债都在买入后跌到过85元左右,让人感觉快要违约了。今年离回售时间越来越近,转债价格又慢慢的在往上拉了。如果再过2个月这两转债拉到100以上,或者以100的价格回售给公司,说明可转债确定性还是在的,后面也会对可转债进行摊大饼,毕竟风险比股票小很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不管股价怎么波动,最终都会回到其价值附近。碰到系统性大跌的机会,要敢于逆势加仓!就现在的经验来看,没有哪一次大跌后的买入是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