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资策略年终总结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2

2019年底净值1.7230,2020年底净值1.9533,全年收益率13.37%

    (一)

    我的策略:较佳商业模式的公司+高ROE+合理股息+低PE/低PB/低负债+分散+轮动,前两个证明是好企业,中间两个证明当前相对低估,最后两个是抵御风险的手段之一。低价买入好企业才是未来有确定性收益的两个保证,如果企业不够优秀,那么就需要估值更低来弥补,但不能是平庸公司更不能是垃圾公司。而分散轮动实际上就是再平衡,总的原则是:在正常的估值区间,进行高卖低买(再平衡);在明显低估和高估的时候,逆向进行仓位调整。

    (二)

    回顾过去: 今年全年的收益为13.37%,沪深300的收益率为27.2%,这是投资以来继2017年跑输大盘以来的第二次跑输。今年结构分化太严重了,消费、科技、医药气势如虹,和三傻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年三月底的时候其实是个加仓的好时机,我迟疑了一下就加了一点点很快就恢复了,错失了逆势加仓的机会。不过也没关系,好机会以后也一定会有的,只是需要耐心等待而已。投资以来已经有了整整5个年头,这5年来我如饥似渴,学习了很多的知识,虽然收益不尽如人意,但是投资的体系和技能却是越来越完备了,这一点我非常欣慰。希望在下一个5年,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立足现在:

1.2020年年末我的组合整体持仓PE为11.89,远低于沪深300的15.82pe,处于历史中枢偏下,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比较安全;成长股和价值股的持仓比例和去年保持一致还需要优化。

2.目前十年国债的收益率为3.2%,和国债收益率的2倍(15.63pe)相比较也有优势。

3.巴菲特指标为从65.86%增长至80.56%,处于合理偏下,还低于100%这个高估指标(沪深总市值/2019年GDP)。

综合以上三点,现在的持仓安全性还是可以的,根据仓位管理现金仓位调整至15.5%这样让我持仓更安心一些。

    展望未来:有机会就抓住机会提高万科的仓位以及增持凌霄,上机,其它的暂时还看不到

2020年市场割裂成目前这个状态,市场往上走往下走都有很大可能;实际上做投资也不需要判断未来市场怎么走,我只要知道我持仓的估值并不高,完全没有到卖出的时候,“持股收息等待过激”仍然是最好的总结语。如今股票仓位已经达到了85%,仓位还是比较重,耐心等待就是了。2021年我要做的就是多开几个帐户打打新,不断积累资金,耐心等待机会加仓了。

   (三)

    前五大重仓股点评:

兴业持有兴业已经有了完整的5年了,这五年基本上就是获得了理财的收益。虽然业绩年年都在增长但是架不住估值一直下降。目前看待兴业的逻辑仍然没有变,还是高ROE、低pb、低pe和高股息。戴维斯双击是需要很大的耐心来守候,来得越晚,双击的收益会越大,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奥秘!希望能够在市场都不看好的情况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由于现在已经是第一重仓,不到0.6pb就不会再继续加仓它了。这两年买公司的理念有点小变化,低估的比重会少点,公司的优质会更加看重一些。后续如果有更优质的公司价格也下来了那么可以置换一点仓位过去,保持组合的进攻性

万科地产行业选它是最稳健的了。从各种指标来看都是五星公司,难能可贵的是估值还偏低,所以今年理所应当的一直加仓加到了第二重仓。商业模式还不错+长期高ROE+不错的分红+低pe/低pb+有息负债较低+靠谱的管理层和优质的企业文化,虽然目前有三道红线等政策打压,但只要有合适的价格是可以放心的让我把仓位比例从目前的11.3%提高到上限20%

老板:上市以来比较完美的一家公司,不管是从管理、品牌建设、历年财报数据都堪称完美,也是我的五星优质公司。18年戴维斯双杀导致股价腰斩还多,而这正是优秀公司买进的好时机,所以我就买成重仓了。今年跟着整个大盘上涨估值提升了不少,但是业绩还没有跟上来。三季报貌似业绩还行,工程业务也在发力,明年要是继续保持,零售再止住跌势恢复一点增速,那么戴维斯双击就会到来。目前老板电器值得拥有,也到了一个相持阶段很舒服的中段位置。明年要是能够达到35pe以上则可逐步卖出了(同时有优质公司可以提前在30pe开始替换,比如洋河伟星新材和凌霄也是同一个类型)。

荣盛:买入荣盛初衷是按照双五来配置的,理论上仓位不应该高于5%。随着对它的继续了解,发现它的前10年成长性还是很好的而且稳定。只不过由于它拿地都是三四线以及对未来房产的担忧,导致它的估值在今年也降低到了冰点,当然趁着这个时候我也逐步买到了重仓的程度。高ROE、高股息、低pe/pb,它全都有,就是负债比较高,实际上有息负债也并不是特别高,这也是地产行业的特点,所以未来三年我对它还是很期待的。虽然它的质地比不上老板不一定能够长持,但是三、五年获得预期的收益率还是可以期待的。

新城:同样属于地产行业,它的双轮驱动做得不错,和龙湖一样做得也是有声有色,只不过它是布局在二三线城市,比龙湖略差一些,以前财务上也更激进一点,经过老王事件之后收缩战线暂时现金流还不错。今年没有多少新增资金,补充了一点资金基本都是加仓了万科和新城。今年结构分化非常严重,那些非常优质的公司估值都上天了,我只能在地产上布局一些耐心等待了。

    (四)

    2020年的得与失:

收获:1.今年在股票上增加了很少资金,并适当提高了地产股的仓位,资产又增厚了一些

     2.投资理念以及实践有了更深的认知,投资体系也更加完善,尤其是对于优质公司商业模式的思考

     3.全年看了大概2本优秀的投资书籍,对财报有了进一步的分析能力,同时对商业模式理解加深了一些

     4.继续完善了轮动的具体操作方案,简单说就是高估换低估、普通换优秀,不可频繁,今年实践了一些

缺失:1.财报分析虽有进步但还很欠缺,公司定性分析能力严重不足,继续学习

     2.全年锻炼身体效果一般,疫情原因没有游泳,同时跑步没有达到日均8000步的目标,主要就是老是犯懒癌,没有好身体就不会有好的复利;期待明年在游泳上保持50次、跑步上达到8000步,养成培养耐力的好习惯

    (五)感悟:今年是个结构分化的中级牛市,消费、医药、科技上天,三傻继续坑里待着,让很多持有三傻这类低估的很是煎熬。经历了几年的市场波动,我的心态是越来越好,虽然持有三傻超过50%的仓位但是心态还是很平和的,不是太着急。今年继续加强了学习优秀公司的商业模式,不仅仅单单看几个指标,明白了轻松挣真钱和艰难挣假钱的巨大差异,以后择股会更加优化,避免踩雷。杨天南说过一句话比较认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幸福的努力过程,就是一个将一手不够好的牌渐渐换成一手好牌的过程,今年也践行了一部分,但是手上还是有一些不好的牌(以前不成熟的认知导致),希望明年能够一点点置换掉

-----------------------------------------------------------------------------------------

1.资产年度收益情况

   2020年共投入60(加上之前560,总共620),无支出,年终资产共计 895,20年收益率为13.37%没有达到牛市跟上指数的目标。可见熊市跑赢指数,牛市跟上指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仍需努力


2. 净资产股息率

  分红如下: 平安2.1*0.4=0.84;伟星新材0.5*2.5=1.25;老板电器0.5*1=0.5;东吴分红 0.13*0.13=0.17;伊利 0.81*0.5=0.405;中建分红0.185*5=0.925;洋河3*0.3=0.9;分众传媒0.07*2=0.14;招行1.2*0.7=0.84;华夏幸福1.5*1=1.5;新城控股1.7*1.5=2.55;兴业分红 0.762*8.5=6.477;荣盛发展0.48*8=3.84;万科1.016*3.5=3.556,共计分红23.892;净资产股息率=23.892/620=3.85%

未来目标:分红达到100


全部讨论

2021-06-18 08:43

2021-02-23 18:34

体系很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