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具备较强整合能力 重组慈铭将业绩大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31日美年健康(002044)《交易报告书》的出台,标志着美年健康对慈铭体检的收购进入收官阶段。对于本次重组,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美年健康整合经验丰富,内部运行机制稳定,旗下新老门店的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双方在业务上可发挥较大的协同作用,从而起到1+1>2的作用。

  重组慈铭门店激增57家,16年承诺净利润1.3亿

  年报显示,2015年末,美年健康已拥有超过100家控股门店,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已多点布局,并已下沉到四线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检网络。而慈铭在全国16个地区拥有57家体检中心。再考虑到新建门店的因素,双方合并后门店数量将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海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考虑对慈铭体检的收购以及参股和在建的体检中心,预计公司2016年体检中心总数有望达250-300家。年报披露,公司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完成国内500家体检中心的布局。

  同时资料显示,体检业务收入占到美年和慈铭总营收的98%左右,可以认为,门店规模的增长,将直接带动体检收入的增长,并成为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根据《交易报告书》,天亿资管及维途投资作为盈利预测补偿义务人承诺慈铭体检2016年、2017年、2018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000万元、16,250万元、20,300万元。同时有资料显示,2016年,美年大健康净利润预计可达3.6亿元,加入慈铭1.3亿元后,合计约5亿元。慈铭收入比重超过1/4,这与门店数量也是基本匹配的。

  整合进入良性循环 管理费用下降利润率上升

  对于美年收购慈铭后能否起到良好的整合作用,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年并购经验丰富,经营和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打造,已经非常成熟。从企业运营数据看,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30%、23.03%、0.95%,相比2014年管理费用率减少3.2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减少0.7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小幅上升0.45个百分点。这表明,美年在门店数量不断增加的同事,管理效率在提升。

  同时,公司2015年净利率为12.38%,比2014年的9.8%提升了2.58个百分点,毛利率为48.0%,与2013、2014年的48.2%、48.3%基本持平。国金证券研究员认为,虽然公司仍处于快速扩张期,新增店面、新增人员等因素拉低毛利率水平,但公司的连锁制业态已经进入了新店拉动收入、老店贡献利润的良性经营周期,规模效应出现。

  这表明,美年健康已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

  入口价值巨大 新业务板块正在酝酿

  美年与慈铭合并后,每年体检人次将逼近千万,成为国内唯一健康产业平台级入口,这一价值无法估量。在千万级的数据支持下,美年可覆盖包括专科诊疗,基因检测,大数据,智能诊断,健康保险等几乎所有健康产业赛道入口,并转化为可观的收益。

  目前,美年健康已在为医院导流、为医疗器械提供融资租赁,为保险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等多个领域已开始实践尝试。有消息称,公司口腔集团、基因检测、优健康数据平台、慢病套餐、远程医疗等几大创新业务板块已经铺开。内部预计2018年可见成效,增值业务板块销售额可达50亿元,贡献净利润8-10亿。

  如上述业务得以如预计开展,将完全改变国内健康体检行业业态,或可赢得市场更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