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知变已知,2024修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真的是蛮艰难的一年,这不仅仅是宏观的数据感受,更是微观层面的切身体会。宏观的经济主要表现得就是GDP增速下滑,但是在微观的基层民众视角里却是收入下滑、消费下降、房价暴跌、股票阴跌、汇率突降,更可怕的是基层民众的信心也在逐渐崩塌……

2023年年初的时候,绝大部分人对新的一年都是满怀期待的,希望能够一扫口罩三年的阴霾。当2023年成为已知摆在眼前的时候,年初的希冀变得遥不可及,直让人啼笑皆非。

客观环境确实比较艰难,作为基层的群众也不能只是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这样,确实没有办法变。因此,需要调转方向指向自己,每个人的生活依然都有自己可控的地方,去控制那些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这或许是当下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幸福最大的来源。

一、健身篇

在今年8月份之前,我的健身方式一直处在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的过程中。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一者,健身的知识没有系统性的学习梳理,之前看过几本书和视频上刷到的一些知识,在实际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比较困难;二者,缺少恒心,因为知识的缺乏,导致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出现身体疲乏和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从而让人更难坚持。

自从8月份在B站上刷到了好人松松的视频,系统地学到了很多知识:碳蛋脂总量管理、称重的必要性、分餐管理、日常饮食误区等等,重新纠正了我很多之前的错误观点。从8月份以来,我的体重从66公斤降到现在的61公斤,肌肉含量明显增长,6块腹肌更加突出,体脂率下降了。

年过30的男人,尤其是婚后的男人,都很容易走向发福。不过,我觉得这个主要还是看每个人对身体的追求。对我来说,健身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省钱,奶茶几乎不喝,吃肉都是鸡胸肉、鸡翅根,能在家自己做饭吃的坚决不在外面吃,主要是在外面吃不容易控制食量,且预制菜的流行,我始终觉得不健康。

我希望在2024年能够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跑步、撸铁,向上生长。

二、投资篇

今年这一年,对投资的表达减少,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投资的思考更多了。越思考就发现自己越无知,更加不敢随便发表看法。

现在A股的股指已经失真,虽然看起来A股的指数是2800多点,但是如果对比个股的股价,很多股票都比2440点时候的价格都低。当然,这应该符合管理层的预期,指数看起来还有2800多点,同时A股已经有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股市的融资功能依然持续有效。甚至A股是2023年全球最大的融资平台,真的可喜可贺。

人与人的悲欢总是不尽相同,对于市场的参与者来说,这里特指股民和基民,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亏损的状态。我在2023年账户基本上没怎么动过,呆坐的功夫,被动收益率为-3.03%,真的太难了。

抱怨归抱怨,对于当前的市场,还必须要保持理性与清醒。A股当前确实是处在熊市之中,现在没有人知道A股还会熊多久。不过,A股一定会迎来反转。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反转点的时候在场,一定要坚持住。

在这个市场待的越久,就越能够理解股神的厉害之处。“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并获得合理的回报”、“不要用杠杆”。句句都是至理箴言,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看到各种杠杆各种嘲讽的股神的人用自己超高的收益率证明自己。只有当我们躬身入局,进入这漫漫的阴跌熊市,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当下的格力招行、平台股息率都超过5%,估值水平处在历史低位,这就是典型的退可守、进可攻的压舱石;白酒目前确实处在下行周期中,结合当前的估值,白酒其实蛮适合定投的;还有医药行业,作为未来确定性比较高的行业,尤其是经过集中采集的洗礼,医药行业也必将会迎来较好的健康发展,医药行业可以参考巴菲特买行业的方式定投。

2024年的股票市场对于散户来说没有必要期待什么,因为股市的涨跌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要应该要保持谨慎。因此,在买什么之前,一定要谨慎对待,另外,千万别用杠杆,要在市场之中活下去

三、生活篇

今年还是一贯秉持着自己做饭的原则,基本上能够自己在家做饭就自己动手做饭。很多人不愿意自己做饭,觉得做饭两小时,吃饭10分钟,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我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是觉得做饭就是为了那10分钟的吃,所以觉得不划算。如果愿意换一个视角,或许想法也就会改变。

做饭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从买菜开始,要经过、洗菜、淘米、切菜、炒菜、盛菜、洗锅、吃饭、收拾、洗碗。这么多的步骤,缺一个都不叫做饭。

做饭也非常锻炼人的规划能力。例如,从准备食材开始,就要想清楚需要买清楚哪些食材,这些食材是否能够满足想吃菜的需求。炒菜的顺序对时间规划有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先炒肉,因为肉在锅内需要焖烧,焖烧的期间就可以把接下来要炒的菜都切好。

我记得刚刚开始学做饭的时候,炒两个素材都要1个小时,这是因为炒菜之前先切好菜,之后才一个一个的炒,时间没有复用,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切菜准备上。现在我炒个一荤两素,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够结束,这也是让我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自己做饭的话真的会健康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想现在很多人买食用油都会买非转基因的油,这样会健康一些,至少感觉上如此。但是在食堂、餐厅、外卖等吃的食物,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油,还有食材是否洗净等等,就是更无法确定的事情。

因此,学习做饭这么技术或者培养烹饪的乐趣,还真的蛮重要的。

今年给家里面添置了一辆海豚,添置海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是10月份,不确定明年是否会继续送绿牌,加上老婆上下班代步还能用来做AI拼车主,所以就添置了新车。

作为一个新手司机,我依然记得开着新车去上牌,老婆坐在副驾驶上担惊受怕的样子。虽然开的慢,但是依然是安全到达上牌地点。由于去上牌之前不知道可以在车管所的APP里面提前选好牌照,因此只能够在线下排队摇号。第一次体验这种摇号的感觉还挺有意思的,看着随机的页面上最终留下了50个号码,要在段时间内选取一个号码,我一眼就看中了尾号为8825的号码,算上天是给我们生活送的一个小彩蛋。

开电车的感觉还真的很不错,没有一点汽油的味道,行车过程中车子也非常安静,比亚迪的这种入门级电动车的智能化做的还蛮好的,体验还真好。今年的油价涨的还蛮多的,这就更加突出电车省钱的一点。在谷电的时候去充电只要0.35元一度电,充满一箱电只要15元,续航基本上能够达到400公里,平均算下来只要百公里4元。

当然,为了能够充到谷电,要能够养成起早的习惯。早上6点钟把车开到充电站,下车活动活动,基本上充个4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是平时用电话的,费用会贵一些,平均下来需要百公里10元左右,高速的话估计要百公里25元。

充电过程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例如,很多充电桩都是坏的,需要来回行车找到好的充电桩。另外,快充充电枪的插拔对女性来说不是很友好,需要很大力气才可以插入。

今年我还在锻炼自己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本来我是不怎么喜欢做家务的,主要是有点懒惰。在看曾国藩家书的时候,看到曾国藩的家训,让自己的家人必须要勤劳、有恒、节约。我也想学习曾国藩的教诲,所以就从做家务开始。

以前家里面一周才会拖一次地,有时候想要偷懒,就会半个月才会拖一次,说实话家里确实显得尘土过重。现在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就是家里面每周拖两次、扫一次,并且每周还会给家里面的家具都擦拭一遍,保持家里面的整洁。家里面的东西还需要定期整理,否则,时间久了就会显得家里面比较凌乱。

四、学习篇

早几年前,在微信读书上读过《生活的艺术家》,那时候看李小龙的书,一点都看不懂其中的哲学部分。今年在6月份的时候,不知怎的突然想起来这本书,顺便还买了本《截拳道之道》。这两本书相比第一遍看的时候,要略懂一二。说实话,我完全被李小龙强大的意志力所折服,还有他对东西方哲学的独特见解,无敌的功夫实力。

我还看完了李小龙的5部电影,并对电影中李小龙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过简单的分析,向李小龙致敬,是我一辈子的偶像。

我现在给自己制定的训练内容是每天50个引体向上、50个弯举、100个健腹轮,每周训练5~6天,每个月跑步40公里以上。目前坚持的蛮好,身体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未来的目标是体重维持在120斤左右,不能太瘦,太瘦会导致肌肉量不够。

今年下半年一直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开始对阳明心学有所涉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让我懂得了很多,例如,王阳明说如果有人说知易行难,那么只会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不是真知,第二种情况就是心被私欲蒙蔽。

王阳明的心学无法用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来分类,因为阳明心学其实是体认之学,是需要事上磨练修行。如果克服内心的私欲,做到知行合一,是一辈子的修行。

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2023年,我觉得整体还算满意。希望2024年继续努力,修炼自己,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