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伤害了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源丨“网络”)

五一过后,椰树集团再因擦边广告被罚40万。事起椰树在广告中出现“椰汁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不恰当宣传,被监管机构定性为广告内容含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良好风尚的元素,违反广告法。

针对处罚,椰树很快回应,称在“椰树”自己的官网上转载“用椰汁擦乳”,是科普教育不是商业广告却被罚40万,有“一担心”“两不服”。并且在之后的直播中,出镜模特全副武装,衣服从头裹到脚。

椰树的行为很快引发网络热议,有说椰树最懂营销,用40万撬动上亿市场。更有说,椰树一身反骨,不走寻常路。

创立68年,椰树的外界形象有着鲜明的标签,土味又倔强,但椰树产品好喝全国人民都知道。

椰树的擦边广告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从性感女郎“我从小喝到大”到“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招聘广告,到如今的“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社会给它贴上了土味低俗的标签,监管则给它戴上了有违“社会良好风尚”的帽子。

什么是土?什么是低俗?什么又是“社会良好风尚”。珠光宝气、浓妆艳抹就是高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听话服管就是良好风尚?

再来看看椰树的大部分视频,模特形象及着装正常,再对比目前主流的视频平台充满裸露、挑逗的内容,简直天壤之别。如果椰树的形象是土味低俗,那么其他视频内容可能就是限制级影片。如果椰树的广告词违反广告法,那一大批“遥遥领先“早就该被罚得倾家荡产。

椰树在后来的声明中为自己叫屈,“一担心”名牌被毁,“砸掉‘椰树’及上下游企业近两万员工饭碗”。二来“法无禁止则可为”,广告法中并无明确的词汇使用限制。在自己的官网登载厂史教育何来违法?

人类的认知总是千差万别,一些人看到胸、看到腿,立即想入非非。有的人看到“打飞机”、“太平公主”等字眼,立马联想到赤身裸体和性行为。

荷尔蒙控制了脑子,驱动着行为。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一面认为它低俗,认为它在擦边营销,然后自己又偷偷在短视频中不知疲倦的刷瑜伽美女,成为榜一大哥。

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或者说价值观,是一个由权力机构引导操控的结果。它甚至左右了人们的善恶观念、美丑认知。椰树的大字报式宣传,一度是某个时期最美最光荣的表达。曾几何时,能歌善舞的俊男美女是国民健康积极向上的表现。

如今,时代洪流下,价值观被扭曲和分裂。一些神秘力量推动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当情绪被裹挟,面对好恶立场时,是很容易被影响、被定位,而一旦被定位,在信息囚笼里又往往很难做出改变。毕竟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担当。

所以,人在单一的社会中更不容易改变立场。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个企业被标签化、被扣上爱国或者土味的标签,它和它的受众都可能很难再走出。

椰树利用了人们的偏见营销,在事件中我们的情绪又进一步放大自己的偏见,有意无意地成就了它。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土有土的路,美有美的乐,你喜欢的可能是别人讨厌了,你鄙弃的也许是别人珍爱的。主流应该不是社会的唯一标准答案。

关于椰树的操作,网友说,“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

”还有的网友调侃道:“现在椰树被罚了40万,这下我不得不支持椰树了,因为我担心他们交罚款之后我再也看不到椰树的广告了。”

还市场自由,还社会自由。

学习班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