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史回顾:沃尔克是如何杀死通胀这条巨龙的?】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战争和伊朗政局变化,世界经历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猛增2倍多,导致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美国因此也进入高通胀和高失业的灰暗时刻。
面对此景,前美联储主席也曾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但都在美国人刚刚感到一点痛就退却不前了,结果是通货膨胀旷日持久,扶摇直上。1979年6月,通胀率高达13%!同时美元汇率持续下跌。
1979年,新的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走马上任,他把自己比作一个开药的内科医生,因为医生常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吃药,可这是为了你好”。之后沃尔克以钢铁意志力排众议,多次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在1981年8月达到20.5%的高峰。
作为服药后果,1981~1982年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很多方面不亚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情形,付出了数百万人失业的代价,尤其是汽车和房地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失业率达到10%的高位。同时支持沃尔克上任的卡特政府,也随之下台,里根政府上位。
但这之后,通胀率被迅速压低到6.5%,不到两年前的一半。到了1983年夏天更是下降到了4%以下。从此,美国的通胀率就逐步稳定下来。
1979~1987年,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8年间,最终战胜了通胀,使美国经济走上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段繁荣时期,也就是克林顿政府的繁荣90年代,他因此被誉为过去二十年“美国经济活力之父”。

——总结自《保罗•沃尔克金融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