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美、日等地区电子化学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德国之音

据报道,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5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日本的进口共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种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等领域。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反倾销调查为期一年,“特殊情况下”可再延长6个月。而产业损害调查期则涵盖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这整整三年时间。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针对进口共聚甲醛的反倾销调查,是对西方国家近期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打击力度的反制措施。

5月14日,美国白宫正式宣布,将大幅提高电动汽车、芯片、医疗产品等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其中,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直接提升至100%,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钢材、铝材和医疗器材的进口关税也大幅提高。欧盟方面不久前也启动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但是尚未做出是否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决定。

外媒援引美国政府官员表示,他们认为新的关税不会导致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升级,但预计中国将尝试采取措施予以回应。

共聚甲醛是汽车配件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2023年全球聚甲醛总产能为178.5万吨/年,其中中国大陆聚甲醛产能59万吨/年。境外聚甲醛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此前,中国已经对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甲醛征收反倾销关税。近年来,中国聚甲醛进口量呈现震荡增长趋势,每年仍需要进口30万吨以上的聚甲醛,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的汽车配件行业以及高端电子电器行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