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研究员小李入行第二周——研究工具怎么选?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5

私募研究员小李入行的第二周-关于研究工具的使用

故事主角:研究员小李与他的基金经理上司老张

故事背景:小李是刚入基金公司的新人,刚入行的他,本来应该由老研究员带着学着搞研究的,但是因为行情不好,老研究员选择去做美团骑手。小公司的人才断档,使得小李被分配到由老油条基金经理老张手下去干活……

第二周

老张:小李子,你决定好要看什么行业了嘛?

小李:老张,我感觉光伏的电池组件这个行业就很不错,想研究覆盖一下这个行业看看。

老张:可以啊,如果硅料价格真的能下来的话,行业需求增长是很可观的,毕竟下游一些电站因为接受不了高报价已经推迟交货了,长期来看,覆盖还是很有意义的。那你准备怎么开始研究?

小李:啊?(小李打开了网页浏览器)

老张:嗯…(老张看到小李电脑上那个百度搜索栏“光伏电池组件值得买”,上面显示“2022年光伏组件十大品牌排行榜、2022年光伏概念股哪些最值得长期持有?-某乎” ,老张陷入了沉思,小李是不是老板亲戚呢? )

老张:我跟你说下我们最经常用的几个研究工具把,有空的时候你自己熟悉一下。

小李:老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我一定投你一票,等等,我拿小本本记一下。

老张:首先是wind,金融终端。上面你能搜索到宏观数据、行业数据、公司数据,首页的多维度平台里面的产业链你可以多看看,里面能很快找到你挑的这个行业里面有哪些标的。在这里你要先把公司的公告都下载下来,看看公司最近有没有什么调研信息、公司的财报、公司的招股书,这些都要仔细翻一翻。

小李:公告这么多都要翻嘛?

老张:重要的都要看,什么是重要的呢?尤其是招股书跟年报的经营解读,调研信息,再融资时候的预案,里面有和公司财务数据勾稽的经营相关的数据,有助于后面拆解公司的财务模型。

小李:我们公司好像没有给我WIND???

老张:那你自己去某宝买点ifind,ichoice,差不多将就一下就好了,实在不行你就去浪潮资讯、深交所上交所网站,都能搜到的。这不是重点。第二类资料就是第三方研报了,这个你去下载个慧博,上面有大多数研究所的研报。要把近几年公司相关的研报、行业报告、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对手的研报都存下来好好看看。

小李:这个研报要重点看哪些部分啊?工作量也好大,我看这家隆基绿能怎么好多券商都在覆盖。

老张:一般研报都是实习生写的,你看多几页就会发现大家都比较雷同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关于公司横向与同行对比竞争优势在哪里,是成本低,还是技术领先,这决定了测算市场空间的时候,他的PE到底要比同行低还是高。最后就是公司未来的经营计划,这涉及到公司今年到明年的财务模型拆解,比如说他工厂在哪个地方,一年的设计产能有多少,产量、产能利用率怎么样,产品售价如何。比如公司账上没钱扩产了,没有扩张的规划,就算行业发展,他也没法跟上潮流,这个时候你就要去挑有扩张规划的,账上现金流充裕的。

小李:老张,我看有的研报里面都有盈利预测,模型,我不能直接照搬他们的嘛?

老张:这就涉及到我跟你说的第三个工具,要亲自去调研看看,自己拆个模型看看,纸上得来终觉浅,况且研报一方面是有时效性的,一个月两个月世界都不一样了。所以看调研信息,不是说你要从上面挖什么信息,通常也是没啥好挖的。你看有哪些机构去了,有认识的你就问人家,调研的一些信息,大家就模型互相交流,每个人、每家机构,都有一个自己的模型,你要去交流你的模型和对方的模型到底有啥区别。比如对于价格,到底定在多少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小李:就是财报语言是吗?经营的信息反映到财报上是什么情况。

老张:是的,总结来说,一手的公告、三方的研报、参与主体的模型、调研的纪要,都是你搞明白一家公司是什么情况的基本工具。剩下的,你可以多看看这个行业的论文、教科书,核心人物的自传等等,都有助于了解这个行业的全貌,但是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搞清楚每个季度的业绩,后续跟踪好,在增速拐点出现的时候,提示风险就好了。

小李:那如果提示了风险之后,股价继续涨了怎么办?

老张:如果你提示了风险,我又信了,那就是你跟踪不到胃,那你的年终奖就有点悬了。

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