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优质资产红利再投”的魅力——以分众为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2020至2022年的各种“鬼故事”,吓坏了各种风格的投资者。好在阿呆本人钝感力比较强,看着缩水的账户,就用“年轻的时候使用金钱购买经验”来安慰自己。本文即是这次收获的“经验”。

老唐曾经用泸州老窖的复盘例子证明“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将会带来“恐怖的收益”。原文本意为“长期持有”,但在实例中过于复杂,本文希望使用简单的例子(分众传媒)阐述相同的观点。

一、【分众传媒】基本情况:

1、业务模式:分众是“收租的”,即通过租赁海量点位形成网络,并向广告主提供广告。其中,成本端相对刚性,但收入端因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进而在净利润端呈现巨大的波动性(具体见下图)

2、经营质量浅析:以2022年Q2资产负债表为例(下图,当前尚未公布全年数据)

①经营视角:经营资产35亿(内含应收账款22亿)、生产资产39亿(含租赁资产30亿),两者合计74亿,即可在2022年产生约27亿的净利润。同期,还占用经营负债61亿(包括租赁费用30亿、销售人员奖金11亿),经营质量实属可怕。——想一下,未来宏观环境友好,分众净利润可以弹性增加,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

②金融投资视角:通过多年的经营,分众股东总资产200亿,其中73亿是现金113亿是投资资产(合计约190亿)——理论上说,以上190亿是完全可以分给股东,而不影响企业经营的。

总的来说,分众是一个不错的生意模式。ROE超高,但受外部宏观环境较大。只要管理层踏实稳健,外部大风大浪对其影响极小。

二、长期持有模型分析

①近8年分众平均净利润37亿,平均分红21亿(150/7),其中22年净利润27亿但实际分了37亿

②分红假设:自2023年开始,每年分红均比上年增长10%(以21亿为基数)——本文核心基础

③股价假设:2023年1月1日为1000亿市值,年内股价不动,每年1月1日股价(市值)自动下跌10%——长期股权收集者会无视日常波动,此处仅做假设示例。

③投资假设:2023年1月1日,按开盘价6.94买入1万股,总投入6.94万元。其后每年红利均于次年1月1日再投资(不考虑交易手续费)

④其他假设:分众未来不增发股票、也不回购。投资者长期不使用资金。

④模型结果分析(如下图):

结论1:因股价每年下跌10%,本“红利再投模型”在2033年年末,市值是6.18万元(低于初始投入6.94万元),套用一般投资者的话说:等于12年白玩[哭泣]

结论2:但受益于分红再投入,2033年年末,持有的股票数量变为2.83万股(是初始的2.83倍)

结论3:随着临界点渡过(2034年末,市值7.11万),即使股价继续下跌,投资者的市值却开始飞跃(持有20年后,到2041年持仓市值113.6万。等于20年16倍,年化收益率15%)

推论1:优质股权长期持有,只要分红长期稳定/增长,即使股价下跌,即使投资者后续不再买入,但只要保持红利再投(增加股票数)一定能实现资产的增值

推论2:只要企业净利润稳定/增长、分红稳定/增长,即使股价下跌,市值也不会无限往下跌。举例:在2029年,市值478亿,当年分红48.72亿(分红率超过10%)。如果当年无风险收益(如货基)为2.5%,那么聪明的资产看到48.72亿的分红基础上,一定会将股价推高4倍到1912亿(478*10%/2.5%)附近,以使得货基与分众分红率相等(这是完美模型,实际可能在1500亿至2500亿之间波动,甚至也有可能股价继续下跌,仅供参考)。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在2029年末的市值变成20万(持有8年2.88倍,年化14%)

最终的感悟:通过简单的模型可以得出,只要投资者关注企业自身经营,净利润/分红保持增长,一定能赚取合理的收益。如果上天眷顾你,股价持续下跌,同时又有分红收入(投资者又不着急用钱,继续再投入),那你就偷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