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经理小传~方法论极致李海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2回复:21喜欢:39

在我每次尽调基金经理之前,出于职业习惯也好出于礼貌也罢,我都会先看看管理人的路演资料来了解其背景,同时再看看他近期的月报了解其观点。起码问起问题来能有的放矢。(不像有些娱记,采访明星人家代表作品都不知道,显得太low)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经验能对尽调管理人的风格做个大概归类,隐约能判断他是个啥风格。但事情总有例外,看过材料后我不能归因反而有点迷茫的基金经理至今为止有两位。一是复胜的陆航,不过听说陆总本人非常低调,很少对外接受尽调,连公开场合发言都不多,希望以后有机会吧。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白犀的李海。一位精致到极致的实用主义者。

上海的私募圈比较爱扎堆,尤其是浦东,可能就喜欢那个氛围吧。比如之前说的浦东嘉里城,兴全、睿郡、睿远等,还有这次去的世纪汇广场,青骊、仁布、冲积等也这一栋楼里。但白犀可不一样,人家在浦西新天地,上海知名商业街。在见到李海之前,我认为一个非正统金融科班出身的理工男,可能表达能力平平,很是担心现场冷场。而事实大相径庭,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里,我只有寥寥几次张嘴的机会,剩下全是李总在输出,而且很多观点让我大开眼界。

双方落定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注定此次尽调的不平凡:白犀在当前市场情况下重新打开申购是出于什么考虑?本以为答案逃不出常规的那几个,但李海的答案让我瞠目结舌。为了抄底研究员!对,你没听错!李海认为这就是他内心最朴实的想法,别人以为他觉得大盘跌多了,可以开始抄底准备反弹了,他一点都没有这个想法,反而有些悲观。他最近募资很大的一个想法是把以后当冬天来过的。冬天要来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2021年有很多百亿私募的成绩很一般,今年目测可能更惨,那市场在近两年会涌出来一批研究员。到那时白犀具不具备逆势抄底研究员的能力?他对此充满期待。因为前两年招人太难了,市场不缺钱,好的管理人也不少,导致大家都在扩招研究员,导致研究员市场紧缺,但是这个供求关系两年以后会供大于求,白犀要提前准备好。

听到这我赶忙追问,李总如此看重研究员,一定是深耕基本面的风格了?但事实还是让人猝不及防。李海招来的研究员,每一位都要经受他的“洗脑”过程。他认为投研,投比研更重要。研究的成果对投资结果必须有高转化率。以前他也曾经纠结过。觉得研究逻辑挺好的,但结果为什么会跑成这个样子,这个投研转化率到底有什么问题?后来发现好的研究之所以不能转化成好的投资,往往是因为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一个是跟得紧,在信息跟踪跟得更紧,第二个好的研究往往体现在对终局的思考上,是不是能够想清楚这种商业模式,或者这个生意走到终点是什么样的,才能研究得更深。但是无论是跟得紧和研究得深,都有一些缺陷。他旗下研究员做得不好的时候会怎么样?他总结出个特征,就是研究员有时信息太多,无法判断哪个方向是对的,他在思考的时候也不跟李海聊,为什么?他觉得好像自己没想清楚,没法跟基金经理聊,他就在等这个事情。等这个事情越来越清楚,股价越来越反映的时候反而某个方向的逻辑更成熟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最终是因为股价的走势,对某一面开始信心越来越强,啪地给灌输一个思想,得出某一个东西。研究的价值股价已经体现那就没有价值。

李总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市场中有两个未来,一个是真实世界的未来,另一个是绝大部分投资者脑中想象的未来。而后者带来的行为直接影响市场。而很多研究员在执着于第一个未来(突然有点理解了越跌越买、死扛着要捡黄金的逻辑)。而他并不在乎事实的真相。在这他举了一个股票的例子,有些基金经理可能通过研究认为这只票有问题,最后会因没踩雷而沾沾自喜。但如果是他没买,会非常后悔为什么会错过这只曾涨幅百倍的牛股?所以他的这种极致实用主义跟很多主流研究员逻辑格格不入。他每招一个研究员都要重新“洗脑”,原来研究员都跟他讲估值,讲每股收益,他不想只听这些。他自比自己是一个将军,而研究员就是作战参谋,参谋的作用不能仅仅是描述敌情,而是要把几份不同的作战方案摆到他面前,让将军来选择。比如近期很多人看光伏组件,有些人认为没啥技术含量,就是普通制造业。有些人认为组件某公司已经有了品牌形象,具备了渠道溢价。作为研究员,要把这些逻辑的矛盾点都找出来,基金经理擅长投,更有市场敏锐度让他来选。刚来到白犀的研究员都很不适应,原来在其他地方都不这么干啊,李海认为那就是你没有想当基金经理的意识,做研究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干投资。

说到具体策略,李海认为市场一直对他有误解。就是很多投资人觉得他灵活。别人眼中的灵活就是他换票很快,但这只是表象。他认为真正的灵活体现在方法论,无论是做趋势投资也好,还是做逆向,是做边际变化还是做长期格局,是做价值还是做成长,实际上都是有方法论的,而且在发现一个具体标的的时候,有时候往往这六个要素是被同时思考的。如果再加上流动性要素就会发现,这七个要素是被同时思考的。只是你有可能没有思考得那么全,但是事实上这几个东西是同时存在的。他不care这几个东西是他风格上的任何标签,因为发现两年做得好的人,要么是成长风格,要么是趋势风格,对他来说,他只会说哪种风格在哪一个阶段会很有效,哪个风格在哪个阶段的时候,那他就会用哪种方法,白犀的股票池不小,有150只左右,和方法论结合的时候,就好比有好多兵器、武器,关键时刻拿出来是和方法论结合着用的,每个股票、每种行情都有其适合的并不具备普适性。

最后说说近期观点,其实他去年12月15日就有种不太好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所谓盘感吧)别人都不理解,而他最终还是选择减仓是从七成减到五成。他自我反省老是喜欢选一种折中方式处理。本身降到五成本身已经是悲观了。但自己认为至少有两个赛道22年不会受什么影响,一是光伏、二是军工。如果把这两个赛道让开的话,也可能没地方可去了,那时全市场都说有春季躁动,他如果再进一步悲观的空仓,显然不太合理。那他拿着这五成仓位,就迎来了1月1号。其实1月1号开会的时候,大家还挺兴奋的,因为推了一大堆票。但是他心里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不太对,决定两天之内如果不涨,那就一定要全面清仓。但事实总是残酷的,两天时间都没给他留,但当时确实没勇气直接清仓,白犀大概配了不到二十点的军工,直接开年第一波在一到两周里面,直接跌了二十多个点。一下子感觉有点懵,去年的降五成仓防守,没想到却防出了一个满仓跌的效果。(对不起,好像此处不应该笑)就近期而言,李海还是偏悲观的,外部事件、国内疫情反复、在这些明朗之前,还是拿小仓位打打游击战,减少点摩擦成本,同时等待抄底研究员。

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李海非常喜欢历史和军事,而且有很强的研究认知。特别爱拿历史和军事事件举例。(这里不方便多透露)他说战场和股市很像,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无非一个伤的是性命,一个伤的是钱而已。他也承认自己对方法论这事有点偏执,觉得干什么事都应该有方法论。在尽调的最后我问了一句,他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刚开始入行干的也不是这个,为什么最终选择投身私募?他的回答让我很有感触,他选择这行不是为了钱,他就是想看看自己这么一个平凡的人,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论来干投资,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句话可能就是我最终选择这个标题的原因吧。我们下期见$白犀资产-辛巴达之影2号B(P000842)$

精彩讨论

时空旅途2022-03-14 11:18

想到了凯恩斯在投资中的“选美理论”,选美不是选出事实上的最美也不是选出自己心里的最美,而是推测大多数人会选出哪个,也是证券投资历史中的经典方法之一。
凯恩斯应该是经济学家中少有的在投资中赚大钱的。在投资中凯恩斯也是把经济学现实放在次要位置,而主要矛盾是群体心理。
感觉李海总有点像这个。

全部讨论

股海小鲨鱼asd2023-08-19 07:43

他每招一个研究员都要重新“洗脑”,原来研究员都跟他讲估值,讲每股收益,他不想只听这些。他自比自己是一个将军,而研究员就是作战参谋,参谋的作用不能仅仅是描述敌情,而是要把几份不同的作战方案摆到他面前,让将军来选择

乔纳森Jonathan2022-07-07 10:37

今年亏成这个熊样了,为什么还有业绩提成(强制减额)发生?麻烦能解释一下吗?
@史诗般的馒头 @会发光的大金

没事发神经2022-04-18 07:44

尽调过觉得有特色的都写

谢谢julian2022-04-17 17:02

我也这么觉得。似乎很牛逼,

牛鼓观察2022-04-17 16:20

写得很好,多写点,支持你把100亿规模的,私募都写完

聪明的投资者理财2022-04-17 14:24

“李总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市场中有两个未来,一个是真实世界的未来,另一个是绝大部分投资者脑中想象的未来。而后者带来的行为直接影响市场。”

姜小宝耶2022-03-29 13:22

最快的速度给我

有信A有心9有信心2022-03-18 13:42

文章说的真好。学习了。增长知识了。谢谢。我喜欢投资成长型企业。我比较看好农业种子养殖业食品深加工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行业。

翻山小蚂蚁2022-03-17 13:27

历史大佬都i研究个遍

M仔超超2022-03-16 15:43

看了收益率感觉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