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低估的洋河(产能、存货、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20

产能

库存

2021年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洋河在2012年前已全面完成基础酒产能布局,并逐步实现了达产达效。原酒年产能16万吨,已经储备了60多万吨的不同类型的酒(基酒)。

16万吨产能增加年份

2009年上市前有4万吨。

2010年新增2万吨。

2011年新增5.5万吨。

2010年收购双沟时约有2.5万吨。

2012年双沟新增2.4万吨。

以上相加约16.4万吨。

目前洋河的产能是白酒行业中第一。

虽然洋河基酒产能较大但窖池不够老,能产出高端的白酒不多(洋河虽然有2020口百年以上老窖池,但这些窖池都在不同时期停止过,所以这2020口窖池也只能起到公司宣传作用)。

洋河股份扩建基酒产能和不同产品的基酒存储时间可以推测出,目前能够放量的产品主要以海之蓝、天之蓝和梦6为主,高端M9和手工班产品量非常少。

在前面白酒相关文章里写过关于浓香型高端白酒产量与窖池年份的相关性。

所以如果高端M9和手工班产品想要量产,窖池至少也要50年以上。

在其他相关文章中曾看到:有企业高管说过大约有5%的基酒是可以满足梦9品质和手工班。16万吨的基酒产量,5%就是8000吨。

关于洋河基酒的储存时间:海之蓝3年,天之蓝5年,梦三10年,梦六15年,梦六以上20年左右。

也就是说,即使是中高档酒中的价位较低的海之蓝的基酒,也至少是3年前生产的基酒,并非当年的;而低端的洋河大曲等,属于取酒过程中酒质较差的批次,存储价值不大,没有存储的意义。

存货的价值

截止2023年半年报,公司基酒库存为65.4万吨。账面按成本显示为144.9亿元。

年中洋河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洋河陶坛库中的存酒达到了23万吨(陶坛库存酒为中高端酒基酒,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按1:1.5的酿造比例计算,能酿制高端酒33万吨左右。按中高端酒每吨售价40万元计算,这些酒价值约1320亿元。

其余的42万吨大概就是普通酒基酒,同样按1:1.5的酿造比例计算,普通酒产成品大概63万吨,按普通酒吨售价2.5万元计算,普通酒价值约为157亿元。、

按市场价值算,基酒库存价值1477亿元。

估值

1、未来三年净利润估值:

按照2023年公司设定的增长目标15%,未来两年也同样按照15%增长率测算:

预计:2023年当年净利润108亿元左右。到2025年达到147亿元左右。

按25倍PE估值,到2025年合理市值3675亿。

目前市值1512亿,明显的低估。1800亿市值以下均是低估区域。

2、历史市盈利对比

历史平均市盈率23,现在是13。几乎是历史最低位。

3、资产价值对比

截止2023年9月份,公司账面上有:

金融类资产354亿元:货币资金24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7亿元(债券),其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56亿元(证券投资和理财信托)

存货市场价值1477亿元。

无银行借款。

以上两类资产变现率最高,若公司现在清算,仅以上两项资产价值1831亿(不包含土地厂房和品牌价值),已超过目前1512亿元的市值。

论生意模式,白酒的生意模式一定是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高毛利、高净利、先款后货、无需更新设备,设备越老越好,存货不贬值)。

近几年白酒行业中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头部企业是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前两者是中国高端白酒的老一和老二。洋河股份应属是中高端白酒领域的领头羊。

虽然前一段时间关于洋河的小作文传的沸沸扬扬,也没挡住2024年一季度业务的正常增长。公司批露2024年春节销售符合预期。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也丝毫不影响股价以各种理由下跌。

当市场先生出错,好公司遇到好价格的时候,正确的动作就是毫不犹豫的把优质的股权收入囊中,然后等待市值按照业绩的增长方向回归。

全部讨论

洋河酒,双沟酒,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这10几个字,就值200亿。

02-27 23:23

洋河最大的问题是高端上不去,梦6+高度单瓶渠道价格站稳650都费劲,梦9,手工班一年体量加起来估计就20亿,估计花费基酒不到1000吨,以他目前高端销售来看,优质基酒是非常充足的,制约它放量的原因是因为一放量价格就稳不住,梦9一年前高度还在1100左右,现在价格不到1000,应该就是渠道放量的结果,品牌目前还不足以撑起千元价位,价格自然也稳不住。

03-30 15:34

客观

03-01 23:27

洋河

02-27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