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冬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 所谓钢材“冬储”,指的是钢贸商在冬季销售低迷的情况下,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大量囤积钢材资源,待春节后价格上涨,获得一定利润。
2. 钢材生产企业希望钢贸商为来年囤货,从而消化库存,降低风险。对钢厂而言,冬储是钢厂在需求淡季保持连续生产的必要手段;对钢贸商而言,冬储是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与市场博弈的手段。
3. 一般来说,钢贸商冬储主要有主动型、被动性、混合型冬储三种类型。
①主动型冬储,指的是钢贸商主动囤积部分钢材资源,以备来年销售盈利。
②被动型冬储,即钢贸商与钢厂签订经销协议,每月有固定的销售计划,因冬季、节假日下游需求停滞,形成了被动型冬储。
③混合型冬储,即既有被动型冬储的经销计划,也有主动型冬储的预期。
4. 钢厂冬储政策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买断结算模式,即钢贸商以一定价格买断一批钢材,后市钢价涨跌不再影响该批钢材价格;二是后结算模式,即前期按照一定价格打款锁定一批钢材,后期根据市场销售价格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结算价格。
5. 价格是钢贸商考虑是否囤货的第一要素:一方面,贸易商在什么时间、什么价位冬储以及库存规模多大等都会受到钢材绝对价格以及走势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库存的超季节性变动也会反过来影响钢材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