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周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2喜欢:5

提示:有点长,写的也有点乱,还希望能耐心看^_^

以下为目前持仓:

恒生ETF 51.39%,分众传媒20.21%,洋河股份14.58%,海康威视5.97%,美的集团4.69%。

    目前有约占比为2%的现金储备,本周没有进行交易。

一.一些观点

本周有一次学习和初次尝试套利的记录。

先来介绍一下套利:

引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的一段话:“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套利的定义——或者现在称之为“风险套利”——已经扩展了很多,包括从一个宣布的公司事件中追逐利润,例如公司出售,合并,重组,改制,清算,自我收购等。在很多情况下,套利所期待的利润与股市行为无关,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宣布的事件没有发生”

在我看来套利就是:通过对公司已发生的或已宣布的一些事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并且能够经得起逻辑推敲的可以产生利润的机会。

本次初次尝试的套利来自于可转债,要想说清楚这个容我先介绍一下可转债是什么,引述百度百科:

简单来说可转债就是一种可转换成其他证券形式的债券,以这次的投资标的光大转债为例,光大银行面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可转换普通股债券,投资者按面值100元购买公司发行的这个债券,公司拿到投资者的钱用此笔钱来满足经营所需,然后约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支付投资者固定利息,并且当达到约定期限后还给投资者本金。它有两种性质:

第一种是债券性质:

首先它是一种债权,意味着投资者在购买光大转债后,享有按约定获取利息,及到期后本金的权利。本次的光大转债发行期限为6年,上市于2017年4月5日,约定的利率为累进利率,每年付息1次(利率:第一年0.2%,第二年0.5%,第三年1.0%,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

第二种股票性质:

其次它的可转换性赋予了其一定的股票性质,因为投资者能够以约定的价格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股票。光大转债的转股价格为3.35元,意味着购买此债券的投资者可以将手中持有的债券(按100元面值计算)以3.35的价格转换成光大银行的股票。当投资者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之后,则可以在股票市场卖出转换后的股票获得现金,但无法再享有债券的还本付息权利。

简单总结一下:

1.光大银行发行可转债,向投资者募集资金。

2.投资者持有这些可转债后,有两种可能的选择:

    2.1.投资者选择持有此可转债到约定期限,公司还本付息,投资者获得本金及固定利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固定利息往往会大幅低于市场上一般的借款利息)。

    2.2.投资者选择将持有的可转债以3.35的价格转换成光大银行的股票,公司不用还本付息,投资者获得股票,然后可以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

根据上面的总结,相信明眼人能够发现一个公司发行可转债的一个潜在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够借钱不还,公司希望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再让投资者将持有的可转债转换成股票,投资者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股票后,公司将不用归还所借的钱。而公司如果希望投资者将手中可转债转换成股票,这里面的重点是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约定价格与目前股票在市场的现价之差。如果约定的转换价格低于市场交易价格,那么投资者则有动力将手上可转债低价转换成股票然后以市价卖出获取利润。如果约定的转换价格高于市场交易价格,投资者则会选择持有债券至到期获取固定利息。

明白上面的基本概念后: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掌握的其中一些详细情况:

光大银行整体发行了300亿的可转债

公司当初募集这300亿是为了支持未来业务发展以及到期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目前光大转债的余额为约250亿(也就是还没有转换成股票的债券余额)

光大转债还剩3个月到期,即将还本付息(如果剩下的债券都不转股,三个月后公司将以105的价格赎回剩下的所有债券,也就是公司将支付约262.5亿,而如果剩下的债券都转股,则公司将不用支付这些钱)

2021年资产负债表显示光大银行目前拥有的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3782.6亿,核心一级资本净额3747.92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1%,一级资本净额4798.54亿,一级资本充足率11.41%(监管规定:系统性重要银行(光大属于此类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0%,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9.50%

截至2022年6月30日,250亿中的约144亿处于各大银行登记结算系统债券回购质押专用账户中。

光大转债当初约定的转股价格为3.35

目前光大银行的股票交易价格为3.19(我本周三买入价为3.07)

没有回售条款(意味着没有回售触发价,光大银行的股价如果一直下跌,投资者无权提前将债券卖给发行人,只能持有至到期)

目前转股价已经无法进行下修(因为要求下修的转股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

赎回触发价位4.36(指当光大银行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4.36时,公司有权发起强制赎回,也就是提前强制地还本付息给债券持有人赎回债券。目的在于逼迫债券持有人进行转股

光大银行股票所处的银行板块在经历了约两年的下跌后于近期开始反弹,目前处于一种回升态势。

光大银行在经历了两年的下跌后于2022年10月31日开始止跌回升。(从最低2.72,一直回升到了周五最高的3.20)

先前的一个多月从2.72上涨到3.13,涨幅约15%,共计交易金额为77.79亿。

目前股价从3.19到转股价3.35约还有5%的涨幅,从3.19到3.518(与可转债到期收益持平的转股后卖出价格)约还有10%的涨幅,从3.19到强赎价4.36约还有36.6%的涨幅。

光大银行对于此次可转债到期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股价涨到强赎价格,也就是 股价>=4.36,此时公司会执行强赎,迫使投资者进行转股。此种情形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光大银行都是最优的方案,在此种情形下,光大银行不用还钱,投资者转股后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可以大赚一笔。

情形二:股价涨到强赎价格以下,转股价格以上,也就是3.35<=股价<4.36,此时转股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这里存在两种情况:股价的范围在3.35-3.518之间时,此时投资者持有至到期的收益会稍稍高于转股后卖出获得的收益,转股对于投资者具有一定程度吸引力(股价可能有上涨预期,并且转股卖出不用交所得税)。股价的范围在3.518-4.36之间时,此时投资者转股获得的收益会高于持有可转债至到期,转股是理性投资者一定会选择的。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光大银行来说意味着少还钱,一定程度上可能不用还钱。对于投资者来说转股具有吸引力,有相当的概率获得比持有至到期更多的收益(债券105的赎回价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对于那些持有了好几年的投资者来说)

情形三:股价在转股价以下,也就是股价<3.35,此时理智的投资者都会选择持有至到期,虽然利润非常非常微薄,但至少不会亏损。在这种情形下是债券投资者和光大银行双输,光大银行需要支付约262.5亿的现金,债券投资者持有六年跑不赢通胀。

注:此可转债不满足下修条款所以排除下修可能。

基于以上的信息,我们来讨论一下三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原因:

情形一虽然对于光大银行和投资者来说都是最佳选择,但想要达成目标,其股价需要再上涨37%,拉升此种幅度需要交易额约200亿(根据上面拉升15%的数据进行推测)。光大银行作为一家受强监管的大型银行,也有着足够资金还钱(账上有3782.6亿),所以可以推测公司不会为了不还钱进行较明显的二级市场操控行为(稍稍想当然的计算了一下,如果公司归还这262亿会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的话,就不满足监管对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了,对银行不了解,这只是我想当然的猜测,懂的还望不吝赐教)。而债券投资者(根据上面的数据,一半的债券144亿可能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也不会为了多赚这30多亿而花费相当大金额的钱(金额可能也需要二三十亿,注意这是猜的)去推高股价。所以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情形二此种情形对光大和投资者来说是次佳选择,想要达成目标,其股价再上涨5%达到转股价,再涨10%转股对投资者有吸引力,高于10%理性投资者就会选择转股,拉升此种幅度需要交易额约52亿,对于光大银行来说依然不会进行较为明显的市场操控行为,但至于不明显的操控行为存不存在则很难确定。而债券投资者我觉得如果存在利润空间,他们很可能愿意花少部分钱(估摸着7,8亿以内,注意这是猜的)推高股价从而赚一笔,或者至少让自己不至于亏损(算上通胀)。当前银行板块以及光大银行正股股价都处于上升态势,并且所需的涨幅看上去较为合理,再加上和我一样的投资者对于此股有推测拉升的预期,所以场外投资者也会进行买入从而推高股价。所以此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情形三此种倾向对于光大和投资者来说都是最坏的情况,债券投资者拿着债券好几年一直亏着通胀的钱,光大则需要付出262亿现金,有可能面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风险(这个我作为外行的推测,没有实际依据)当然光大作为一家大型银行对于这些钱肯定是还得起的。此种情形存在出现的可能性,可能性也有些大,但这是双方都不愿意得到的结果。

基于上述的这些数据和推测,我选择买入非常小的一部分光大银行股票(小号买的,并没有记在周记表格里),以期待第二种情形的发生,并验证一下自己的第一次套利逻辑。如果第二种情形发生的话三个月内大约能有15%以上的投资收益,如果第二种情形并没有发生,而是第三种情形发生,我觉得损失幅度也会比较小,毕竟银行股的波动幅度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股票小很多(预计损失在8%以内),并且再不济,买的光大银行股票全部亏损掉对我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当然这基本不可能)。

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推测和猜想,等三个月内答案的揭晓吧。

二. 读书笔记

本周正在听的书是《证券分析》,纸质版阅读的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两本书都推荐大家阅读。

摘录笔记:(《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二章财务与投资(151至171页))

1.挑选股票的方法——【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的方法,与我们评估企业,进而收购全部股权的方法并无二致。我们要求这家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我们能够理解2.具有良好的长期前景3.具有诚实且能干的管理层4.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

2.成长是价值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价值时,成长其实就是价值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微小到巨大,可以是消极负面因素,也可以是积极正面因素】(成长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积极正面的)

3.成长如何才能视为构成价值的积极因素——【只有当资助成长的每一美元长期而言,能创造出大于一美元的市场价值时,成长才对投资者有利。在那些边际回报率低下的公司里,成长有损于投资者利】

4.不朽的价值方程式,现金流贴现法——【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今天的价值取决于,在可以预期的资产存续期间,以合适利率进行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5.最值得拥有的公司,和最应该避开的公司——【将价格问题放在一边,最值得拥有的公司是,那些在一个一直延伸的周期里,可以不断利用增量资本获得很高回报率的公司。与此相反,最糟糕的公司是那些,必须或将会,要求不断的大量资本投入,但回报率低下的公司】

6.避免评估企业价值时犯错的两个方面——【尽管评估权益所要求的数学计算并不困难,但一个聪明且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也可能在评估时犯错。在伯克希尔,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处理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努力坚守我们认为自己了解的东西......第二,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坚持在买入时的安全边际】

7.在变化中寻找企业的不变,企业的不变具有可预测性——【显然,所有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变化,今天,禧诗糖果在很多方面与1972年我们购买它的时候不一样......但是今天人们为何购买盒装巧克力,人们为何从我们这里购买而不是从别处购买,这些自1920年禧诗糖果创立以来,并没有什么改变。可流通证券投资方面,我们寻找同样的可预测性。以可口可乐为例......但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面因素——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出色的经济特质所带来的品质,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

8.以高价买入任何类型的企业都不可取,哪怕它是最好的公司——【当然,你可以为最好的公司支付很高代价。但以我们的观点,支付过高的价格所带来的风险在周期之后会显露出来......当市场过热时,投资者必须意识到,即便对于一家杰出的公司,如果支付了高价,常常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产出与支付价格相匹配的价值】

9.投资者必须学习的两门功课——【我们的观点认为,学习投资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两门功课就足够了——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以及如何对待市场价格】

10.众人贪婪时恐惧,众人恐惧时贪婪——【投资者应该牢记,亢奋与成本是他们的敌人。如果他们坚持尝试选择参与股票投资的时机,他们应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11.对估值需要有较为理智的认识——【我们看到公司利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国家(GDP)的增长相关。如果利润的确与GDP增长相同,大约5%,那么对于美国公司的估值不太可能高于这个比率太多。】(正常公司的估值不太可能高于国家GDP增长率太多)

三.本周关注点

持仓企业相关:

1.分众传媒第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获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emmm,分红啦分红啦,等待分红到账,好好在手头上攒一笔小钱钱。并且此次决议通过,还意味着公司之前的回购计划可以开始执行了,趁股价还在7块钱以下,公司得麻溜的把唾手可得的便宜捡起来才是!

2.洋河出资30亿设立的南京华泰洋河股权投资母基金已成立

账上钱多到没处花,只能拿来进行投资,话说这么整基金进行投资不如直接分红给股东,让股东自行决定用途,别的没啥看法。

3.美的对18、19、20、21、22年间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部分股票进行回购注销;美的开展资产池业务的议案;

这个回购注销没啥好关注的,至于资产池业务议案说实话没太看懂o(╥﹏╥)o。

社会面相关:

1.疫情相关

【三大央媒,集体发声!我们终将走出疫情,前面就是春暖花开!】

【世界伪神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可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现在身边的人有很多都已经陆陆续续开始阳了,就周边反应的症状来看问题应该并不大。所以啊,早这样放开不就完了嘛,明明病毒毒性都已经低于平常感冒了,还非要动不动就封一下。不过目前的医疗压力还是很大的,听说很多人买不到相应的退烧药,所以还是要保护好自己,能晚就尽量晚一些得吧。估摸着接下来很快疫情将会告一段落,一切会回归正常,就像央媒所说的那样,前面就是春暖花开。

2.经济政策相关:

【证券日报:进入12月,全国多地发放多轮消费券,多措并举促消费加快回暖。】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北京市:全力以赴采取各项措施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摩根士丹利:随着中国逐步优化防疫政策,将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5.4%】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

【统计局:下阶段工业生产将逐步恢复,工业经济有望稳定发展。】

目前央行还是处于放水阶段,对于明年经济向好的前景官方基本上都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的。而这种信心哪里来,很可能就是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对此咱充满期待。当然哪怕没有十分强劲的经济刺激,只要有一个能够安心的、不受妨碍的搞钱环境,以咱们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和韧性来说,经济想不好起来都很难。对于股市以及咱目前所持有股票的企业来说明年的经营环境将会大大改善,赚钱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分众传媒# #美的集团# #光大银行# 

全部讨论

光大转债除了文中列出的三种可能性,还有第四种可能:
光大集团将持有的29亿可转债全部溢价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同时减少到期偿还的额度。当然,本质上和第三种一样是到期还钱。
另外,可转债还本付息不影响核心一级资本。

2023-01-01 17:02

我持有光大银行股票,亏着1.5%,买它的原因是它低估得太多了,不懂得什么债转股那些玩意。低于5PE不想卖。拿着分红吧。

2022-12-24 16:03

显而易见: 逼迫转股,是必须的!
股价大于3.5的概率是极高的的,到4.4是极低的。

2022-12-23 23:18

套利的机会是经常存在在市场中。但套利机会说白了就是信息差,像光大银行这一次搞得路人皆知了,就算别人有心想拉到3.5以上,得一路面对多少打埋伏得对手。。。。博弈,有了预期,你就得是预期的预期。螳螂和蝉都来了就,那万一还有黄雀呢?

2022-12-23 23:10

还是债的时候不算入核心资本的

2022-12-23 18:34

转债目前没有计入核心一级资本,转股以后才能计入,目前还款不会因此导致核充不足,但后期会限制业务发展

光大有钱,但是想不想还钱呢?从概率角度分析的话:
1:20%
2:60%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