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地价上限,地产格局进一步清晰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36喜欢:15

周期对行业的影响,是很难抗拒的,这是规律。但有些企业,却可以利用周期,来完成正常状态下无法完成的,对竞争对手的打压。

譬如现在的楼市,整体下滑严重,今年预计比2021年要下跌近3成。但仍有部分公司的销售是正增长的,甚至还在创历史新高。

未来是强经济城市与弱经济城市之间的分化,是优质住宅与低质量住宅之间的分化。当前二三线楼市的房子,利润率很低,有些甚至会亏钱。但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区的项目利润仍然不低,一个大型单体项目,甚至可以赚到数十亿净利润。

之前,最优质的项目也是有竞拍封顶价格的,这就导致很多地不能落到实力最强的房企手上,而地方上也会损失收益。自然资源部已经发文取消地价上限,这对房企未来的竞争格局,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由此以后,全国各地最优质的的地块,基本上都会被头部的央国企拿走。这些是全国最赚钱的项目,房企之间的竞争,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实质上就是对这些地块的竞争。

我一直都在强调,我不看好房地产这个行业,我只看好其中优质的企业。经过2021年以来的大洗礼,央国企阵营已经明显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了。而地价上限的取消,会让头部央国企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地产还在周期的下行阶段,短期难以出离。但那些有能力在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区域大手笔拿地,有能力在今年这种市场环境里,仍然取得销售正增长的房企,值得大家关注。这里面无一例外,都是过去两年拿地数量多的公司。

2021年之后房价承压,但地价也便宜。这两年拿的地,绝大多数都是赚钱的,优质地块要比2021年上半年那些地,净利率高出几倍。

房地产未来的主导力量,就在这些今年还保持销售正增长的公司里。不能说这里面的公司未来都会很好,但今年销售负增长的公司,未来3、4年的时间里,业绩都不会好看。

行业是行业,企业是企业;供应是供应,有效供应是有效供应。我们做投资,一定要把这些概念搞清楚,总是混为一谈,就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了。

精彩讨论

朱酒2023-10-22 12:12

就因为地产行业不行,优秀的企业才可以跑马圈地,几万亿的空白等着填补,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

朱酒2023-10-22 11:16

负债是给民企和地方国企讲的,和大央企就别谈这个了。

朱酒2023-10-22 19:26

20点视频号直播,正好要聊这个问题。

朱酒2023-10-22 17:22

先把旧帐还了,前两年的地大家都赚不到钱

朱酒2023-10-22 11:34

中建并不只有地产业务,建筑类占比会影响整体业绩。

全部讨论

整个地产行业不行,再优秀的企业也会受到压制。

2023-10-22 11:25

很赞同您的观点,所以死拿中建!希望别拿死了!

2023-10-22 11:12

地产未来要高质量发展,不能只看销售规模。负债降下来估值就可以大幅提升

2023-10-22 16:35

我来点名:保利

2023-10-22 11:37

建筑类整体下滑,看看成熟国家,哪需要那么多基建,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除非一带一路,但几乎不可能

华润置地,ok的

2023-10-23 12:46

中国移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去年写的)
——别人家的几个孩子业绩许多年不增长,但公司每年高分红,不防碍他们股价每年创新高。
别的商品是先消费后买单,中国移动:这可是先预存再消费。
也算是难得的优质核心资产了,放眼大A 5000多只股票,优质股真是屈指可数。
———中国基金经理真的大多是没有多少水平:金龙鱼:年利润仅几十亿还没有成长性、行业没有护城河,他能炒到近万亿;爱美客:几亿利润,炒到近两千亿市值;爱尔眼科:利润十几亿,市值炒到四千亿;卖酱油的海天味业几十亿利润炒到七千亿市值;恒瑞医药: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医药制药企业,几十亿利润炒到七千亿市值;医药服务行业药明康德,仅几十亿利润,能炒到到五千多亿市值;业务没有护城河、周期性公司、业绩巨亏的牧原股份能炒到五千亿市值;……这些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护城河的公司太多了,无脑炒高股价,然后慢慢阴跌回归之路,馨竹难书。
另一方面许多优秀公司连续、每年分红就七、八百亿,他们视而不见,说没有成长性,说分红会降低股价等言论,迷惑普通投资者。其实长期连续的高分红非常重要。比如买了一个门市、我每年只管收租金,门市涨跌与我无关。如果门市跌了租金不变,那是天大的好事,我可以用租金买更多的门市,第二年收更多租金。股票一样,举一个例子:以中国移动为例,以后中国移动每年稳定分红超过每股4元,股息百分之七,即一百万元分红七万,如果股价跌了,越跌的多越好,跌到一分钱一股可以不?那我不要本金、只要股本数可好?分红七万又投进去买一分钱一股的中国移动,可买700万股,第二年中国移动分红就达287万元。
如果能理解可持续收益主要来自企业的成长,而不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摸腰包,这就是正确的事,一旦你以这种思路考虑问题,股市绝大多数亏损,都会与你无关。
许多基金重仓的公司利润仅几十亿,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分红少的可怜,即使公司利润再百分之二十几成长十年,它的总利润也达不到中国移动现在每年分配的利润,但它们的市值在高峰时已经逼近中国移动了,我想问一下,如果十年后它们业绩也不再增长了,那它们市值该多少?那些没有核心技术、长期分红又少的公司,我真的不敢买。
另外,有些银行业绩虽然每年都高速增长的,但分红比例却很少的,也不要去参与。比如招商银行,它分红之低,股价跌了这么多,以现在价买入20年也收不回来的。而交通银行虽业绩增长缓慢,即使分红不复投,分红每年不增长(其实它每年分红都在增长),它的分红十三四年也能回本,比买商业地产回报高多了,且变现快。
股价涨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上升,但股价涨了,如果分红再投入长期回报会下降;就像收租再去买门市,如果门市涨了,你会花更多的钱去买门市,你的回报会下降。股价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
在我眼里,大多数基金经理选的个股既没有成长性又没护城河,纯粹是一群赌徒互摸腰包的游戏!

2023-10-22 10:45

2023-10-23 09:15

感觉没有这么简单。

1.地产还在周期的下行阶段,短期难以出离。
2.但那些有能力【在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区域大手笔拿地】
3.有能力在今年这种市场环境里,仍然取得【销售正增长】的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