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42回复:98喜欢:52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反例出现。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人见识高超,但总是在赔钱。也有些人对宏观、对企业、对产品的理解并不深刻,但多年下来,他们仍然能赚到钱,有的甚至还赚得不少。

我曾经认识一位投资者,他持有了13年贵州茅台,收获颇丰。但与其交流关于茅台的产品、经营等方面内容,他几乎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茅台的生产工艺,不知道每年的基酒产量,甚至不知道茅台酒当时的出厂价是多少,他只知道茅台酒供不应求,自己也经常喝茅台,然后就一直拿着这只股票。

想想某些以茅台成名,却在贵州茅台股价只有几百元的时候就下了车,然后整天骂茅台的人,两者之间的差距确实是太大了。论分析能力,后者能把前者爆成渣;论实际收益,前者已经让后者望尘莫及。

我们也知道当初牛顿这样智商高达190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在股票上都是亏了大钱的,他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类的疯狂。”如果说牛顿时代,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牛顿也并非金融大牛,亏钱有情可原的话,我们还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例子。

在90年代,有个举世瞩目的管理团队,创建了一个对冲基金公司,这就是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公司的核心人物,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他提出的著名的“默顿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险资产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工作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著名的期权定价方程B-S公式的创建者。戴维·马林斯,美联储原副主席,曾被视为格林斯潘的继任者。

这样一个梦幻阵容,1994年入市后一路高歌猛进,但在1998年,不到半年时间,长期资本就出现了高达90%的巨幅净值下降,最后不得不请求美联储救助,把90%的股权转让给14家华尔街银行。5年时间,净亏70%。

其失败的原因,有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前期的成功,让管理团队更加自信,忽视了市场风险,不断提升杠杆,追求更高的回报率。4年辉煌,在150天里便烟消云散了。

他们的认知能力,可谓是当时投资界的天花板,前面几年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看似匹配的认知,一旦遇到小概率事件,不可测的问题就到来了。

游刃有余,关键在于这个“余”字。让自己的认知与自己的投资之间,留有余地,这对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投资,仅有认知是不够的,收益实质上是认知溢价的变现,溢价越大,投资的确定性就越强。

有些人亏钱,可以找出很多种原因,但总有一个因素是绕不开的,那就是给自己设定的收益目标太高。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正比,过高的收益目标。会让投资者不得不选择风险更大的股票,或者是采用风险更大的交易模式。

一个智商120的人去做智商100的事,和一个智商150的人去做智商180的事,哪个成功的概率更高呢?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是“不懂不做”,这个“懂”字,体现的就是认知溢价。投资者能做的事,和投资者能做好的事,并不是一回事。

提升自己的认知并不容易,这是加法。但提升自己的认知溢价,对我们来说,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难,这可以做减法。在提升自己投资溢价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这是提升自己变现能力最好的方式。问题是:你愿意做更简单的事吗?这并不容易。@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大顺小逆2022-11-19 23:50

对市场的认知的底层就是对人性的认知。对公司的未来剔除高难度难以判断的,把握有护城河容易判断的。对市场的判断大多数时候难以判断,在贪婪恐惧时判断要容易的多。

李薇麦金2022-11-18 15:30

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排第一,过来人的言传身教排第二,看书排第三。
每一级别都是几何式降维的差别,你读100本书,可能不如投缘的人点拨一天,别人点拨你一年未必有身体力行的走一遭并且活下来有体会。

智商一直欠费2022-11-18 14:32

让自己的认知与自己的投资之间,留有余地,这对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投资,仅有认知是不够的,收益实质上是认知溢价的变现,溢价越大,投资的确定性就越强。

有些人亏钱,可以找出很多种原因,但总有一个因素是绕不开的,那就是给自己设定的收益目标太高。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正比,过高的收益目标。会让投资者不得不选择风险更大的股票,或者是采用风险更大的交易模式。

金融民工2232022-11-18 14:18

归根到底还是认知的变现

朱酒2022-11-18 12:3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相对认知比绝对认知更重要,如何挑战自己的相对认知则是一个课题。对普通人来说一两英尺是个限度,对姚明来说,这个限度可以翻倍,否则也是无谓的浪费。买苹果对巴菲特来说是一呎栏杆,但他还是会去买西方石油。

禅心2022-11-18 12:10

这个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跨越1英尺的栏杆,而不是试图跨越7英尺的!

lnykdwh2022-08-18 08:39

不管什么行业,最重要的事情难道不是要搞懂什么才是正确的作法吗

与时间和复利同行2022-08-18 04:49

个人理解有差异而已。还是值得反复体会里面提到的经典案例。在其他行业里,挑战自我,总觉得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可以去闯出一番天地。但是在投资这个行当里还真不一定。

lnykdwh2022-08-17 23:41

没搞懂他要说什么,花里胡哨。

与时间和复利同行2022-08-17 21:04

谢谢分享。对于一个“懂”字的诠释很精彩。不过“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正比”,个人觉得好像并不如此吧?我怎么觉得风险越高,收益反而是反比呢?而对应的亏损几率却会是正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