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璞玉顽石r9p: “珍酒”的来源[献花花]//@璞玉顽石r9p:回复@股市金钥匙DFJ:茅台酒易地试验为什么失败始末:
———重读《茅台传》,让你大开眼界,为什么今天的茅台酒是中国的唯一.
👍👍1978年茅台酒产能首次突破千吨大关,后来的几年里,每年的增速都在几十吨,1983年的产量勉强到了1200吨。
事实上,自1958年提出“搞它一万吨”茅台酒之后,从国家轻工业部到贵州省,都在茅台酒的产能增加上做过文章。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上级部门希望通过易地生产的方式来实现。在很多人看来,茅台酒过万吨,并不是指茅台酒厂产量过万吨。
👍👍1964年的茅台试点之后,轻工业部认为,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已经被摸清楚了,具备复制扩产的条件,于是,展开了第一次易地生产试点,先后在北京昌平、湖南以及辽宁、山东、内蒙古等10个地方,开建茅台酒的生产工厂。当时的想法可能是,如果每家酒厂都能干出一千吨,主席下达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些酒厂酿制的酒虽然都是酱香型的,可是在品质上比较平庸,与茅台酒厂的相比,得其形而未得其香和味。最后,厂是都建成了,酒也出了,却没有实现“换钢材”的目的。而后来的结果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酒流入市场,一度造成了酱香型白酒的泛滥。
🙏🙏在第一次易地试验失败后,很多年里没有人再提此事。到1975年,中国科学院立项“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作为国家“六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之一。于是,易地试验再次启动。
这一次下的决心更大,而且指令茅台酒厂全面配合。
新工程被选址在遵义北郊的十字铺。这里地处大娄山隅,被群山环抱,是一个僻静的山谷,村里有一口清泉,村民叫它“龙塘”。明代以来,当地人就有以清泉酿酒的传统。
新工程被定名为“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在贵州省科委的直接领导下,茅台酒厂派出了20多名技术骨干,基本上是成建制迁移。高粱、曲药、母糟、铲沙的木锨、木车等都是从茅台酒厂转运过来的。甚至,连构建酒窖窖泥的砂石都采自茅台镇周围的山上,以保证百分之百地“复制”茅台酒。
🙏🙏到1978年,为了推进工程进度,省科委决定再从茅台抽调骨干。曾经担任过厂长、在车间潜蛰了整整10年的郑光先主动请缨,加上副总工程师杨仁勉等28人驰援试验厂。1981年4月,国家科委主任方毅专门赶赴十字铺视察,要求在1985年通过鉴定。
🙏🙏“十字铺”工程前后进行了10年,其间完成了9个周期的基酒生产、63轮次试验、3000多次分析研究。
🙏🙏1985年10月,国家科委在贵阳组织“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会。在发给贵州省科委的电话记录中专门提醒:“一定要组织暗评,这样才能取得对比数据,一定要保密,评定结果可以不公开。”
鉴定会的专家组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东生领衔,鉴定人员包括方心芳、周恒刚、熊子书以及季克良等23人。他们给十字铺版茅台酒打出了93.2分,鉴定“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
🙏🙏然而,试验厂的酒最终没有定名为“茅台酒”,而被起名为“珍酒”。
$贵州茅台(SH600519)$ (《茅台传》) 查看图片
引用:
2024-02-12 18:34
最厉害的投资人,
不是那种买了很多,胜率较高的人。
而是那个只买了一个,胜率却达到100%的人。
专一于茅台,你肯定会失去很多机会,
但是你得到的却是一个100%的确定性。
股市里99.999%的机会都是用来错过的,
如果你什么机会都想抓,很快就会掉进沟里。
不要总研究...

全部讨论

02-12 21:20

嗯呢,但与茅台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