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28喜欢:31
有人总是杞人忧天说:如果西方集体宣布退出新能源计划,独剩中国怎么玩?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退出计划,今天我就拿德国和美国来举例:
在2023年,德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创纪录的56%,发电量大概是5700亿度,没明显增长也没明显下滑。2023年德国新装100万套太阳能发电和供暖系统,平均每户是8kWh电池+6kW逆变器,按照一个德国家庭典型的年用电量计算,6kW+8kWh的家储组合几乎可以让他们脱离电网。
同样在2023年,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22.6%,高于煤炭发电与核电。如果把核电也算在内的话,美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在40%左右,而我国目前是34%左右。
2023年上半年,欧盟的排放量下降了17%(-59mtCO2),美国下降了8.6%(-64mtCO2)、日本下降了12%(-25mtCO2)。同一时期,欧盟的风力发电仅增长4.8%,而日本的风力发电量仅增长了2.4%。由于风力条件不佳,美国的风力发电量下降了5.6%。
2023年6月,美国太阳能发电量为26TWh(占其电力的7%),2023年上半年,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下降了 3.7%(-19TWh),主要是因为风力不佳和干旱造成了风力和水力发电减少30TWh。与此同时,美国电力部门的排放量减少了6400万吨,欧盟电力部门的排放量下降了5900万吨。
人家不会退出新能源计划的。所有的新能源都有一个问题,看天发电不稳定。光伏发电冲击电网,风力发电更被叫做垃圾电,所以真建设新能源必须会配储能,欧洲和美国储能的安装量就没有下滑的趋势,欧洲以家用为主,美国以调峰调频为主,你看一个国家有没有推进新能源,就看储能的趋势,一准没错。
新能源汽车,恐怕你们也就知道这玩意。我就问你们,这玩意要不要充电?美国和欧洲从来没有停止新能源汽车的计划,不然Model Y怎么是欧洲销量第一的单一车型,怎么是美国销量第二的非皮卡车型?阻碍他们新能源汽车推进的很大原因是电力基础设施,特斯拉一个超充站配的变压器可能比一个年产值10亿美元的工厂还大,并且它真能吃满这个变压器的容量,就美国佬那基础设施,它顶得住?
所以,别总说人家停停停,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如果真的跟你们以为的那样,特斯拉的市值早就低于丰田了。

全部讨论

今天看到一个雪球球友举例说的好,欧美日跟中国一起发展新能源车,大家搞了好几年,好比班里学霸和学渣一起考试,最后学渣考试成绩年年不行只能退学了,然后你要求年年考试💯的学霸也退学吗?搞不懂有些跪族们怎么想的

欧美电价是市场化的,天然能够更好适应新大规模绿电建设,老百姓家里配储能,基本就能实现用户侧的灵活性匹配。我们国家非得电源侧配储能,妄想把波动的风光电改造成平稳煤电,不但成本不经济,最终也是徒劳的。未来电力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煤电必需清洁化和灵活性改造。改不了的就淘汰。

受制于电力基础设施

03-03 23:56

这文章客观真实有逻辑

北方寒冷地区本开就不适合电车,要利用多余光伏和风能电,氢能源是最好的。

新能源,停不下来

路径不同而已,我们在搞自然能源,西方在搞核能小型化应用。

03-03 22:49

电动车不是新能源的全部,低碳可以有不同路径。同时不要低估西方白左对环保的执念。

储能好像并没有真的铺开

03-04 18:53

欧美是虚晃一招,假装不搞新能源了,实际上是悄悄追赶发力,万不可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