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深陷风波,“灿星模式”何去何从?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0

文娱商业观察

文 / 波吉

伴随天后李玟录音事件的持续发酵,一系列连环反应持续产生。

日前,已故歌手李玟生前控诉《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录音被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首当其冲,作为事件导火索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组率先给出回复,表示这是“部分自媒体账号在网络平台散布经恶意剪辑的录音”。

随后,越来越多的好声音学员开始发声,整个舆论不断发酵,随之,8月20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网站发布《致观众和网友》,称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争议,将调查核实,接受广大观众和网友监督,并对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在这份声明里,明确写着浙江广电集团将“督促节目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在节目制作中切实维护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尊重。”

《中国好声音》的幕后操刀手灿星文化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这场舆论风波究竟会如何发展?灿星母公司星空华文究竟是否会为这一风波“买单”?“灿星系节目”是否会受到这一事件影响,“灿星模式”又该何去何从?

好声音失声,上一季是否影响这一季?

在综艺发展史上,《中国好声音》曾经是一档颇具时代纪念意义的节目,这档节目曾被誉为中国第一档真正制播分离的综艺节目。所谓制播分离,也就是制作和播出分开的节目,当时,灿星文化凭借着这档节目广泛吸金,成功助推国内综艺的新浪潮。

去年,《中国好声音》迎来了第11季,李玟是半路接力、临危受命,接过了前任导师廖昌永的接力棒。当时,李玟指责好声音赛制曾在网络上短暂流传,但很快便被平台所平息。直到今年李玟去世后,其生前录音流出后,才引发了更大的波澜。

在当时这一事件并没有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好声音的“下坡路”。

上一季《中国好声音》开播之后,到整个盲选阶段,节目的直播关注度持续走低,更是上演“四连降”,甚至未达到巅峰时期好声音收视的零头。

星空华文招股书上的数据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近三年时间里,《中国好声音》给星空华文创造的收入从2019年的4.90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245亿元,再降至2021年的2.52亿元;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46.6%降至2020年的16.8%,再降至2021年的2.2%,热门IP降温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但无可厚非,《中国好声音》依旧是星空华文“最能赚钱”的节目。

虽然此次引起讨论的是上一季的节目录制风波,但是让网友所愤愤不平的却是这一季,而这又是否会影响到这一季节目呢?

从当前来看,如果有出现更高监管部门的直接调查和审核,这一季节目或将半路停播;如果有出现学员退赛、导师罢录、广告商撤资等行为,这一季节目或将成为好声音史上变故最多的一季。目前,安慕希、康师傅、台铃电动车等上一季和这一季节目的赞助商都遭到围攻。

其中,像安慕希在一次抖音直播中,主播发表了“脑残”“跟风狗”等过激词语,安慕希回应称,该直播间账号主体并非安慕希品牌官方直播间,该直播间主播非我司员工,其所发表的一切言论,不能代表安慕希的品牌立场。

因而,对于本季节目后续,目前也有部分媒体指出,灿星内部工作人员表示节目将“照常播出、照常录制”,在上周五的晚间的确如此正常播出,但是本周及后续情况如何,还是需要看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灿星也黯淡,星空华文蒸发超200亿港元

因李玟生前录音曝光《中国好声音》节目存在不公,引发强烈舆论反响,受此事件影响,上周五8月18日,星空华文在港股的股价出现大跌,创出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股价跌幅,截至收盘暴跌23.43%,收报94.95港元,总市值跌至378.4亿港元,一日之内公司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

截至8月21日,星空华文股价下午14:30盘中阶段股价跌至68港元左右,跌幅超28%,最低股价更是触至64.55港元。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过45%,从最高的124.5港元下滑至68港元左右,总市值蒸发超220亿港元,接近腰斩。

从2014年灿星文化开始寻求境外上市,到2018年12月,星空华文(灿星文化为其主要经营实体)向证监会提交了创业板申请,到2021年2月深交所终止灿星文化的A股申请,再到2021年11月,星空华文二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再到2022年5月,星空华文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终于在半年后于12月2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在去年港交所官网所披露的星空华文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星空华文已成为中国最大综艺节目IP创造商及运营商,然而透过招股书不难发现,星空华文的收入近三年持续减少,由2019年的18.07亿元降至2020年的15.60亿元,并进一步减少至2021年的11.27亿元。

正是这样,星空华文的净利润更是出现了由盈转亏的逆转,从2019年的净利润3.80亿元,降至2020年的-0.28亿元,再到2021年净利润直接扩大到-3.52亿元。

在这其中,即便《中国好声音》的收入一路下滑,但仍旧是星空华文的重要收入来源。从这也能看出,纵使好声音身陷囹圄,星空华文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块“大蛋糕”。

因而,对于之后是否会有下一季节目,便举步维艰。从整体上来说,一档节目最为重要的其实是“观众缘”,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说,节目的“观众缘”将会大幅度下降,而这些也都会让节目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下降,后续的节目招商或将“难上加难”。

模式会失灵,“灿星系节目”路在何方?

灿星制作的走红,离不开《中国好声音》和《中国达人秀》的功劳。而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好声音》和《中国达人秀》都是综艺模式工业化的产物,而灿星始终是相信模式的优势,于是他们在国内综艺的探索中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尝试。

根据其公开资料显示,灿星在2022年一共成功制作及播出了8档综艺节目,这其中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其一,在与卫视平台合作时,采用制播分离且收入分成的模式。自《中国好声音》走红后,灿星制作又孵化了《中国好舞蹈》《中国好歌曲》等系列节目,又在江苏卫视通过引进《蒙面歌王》后,又自主衍生出《蒙面唱将猜猜猜》《蒙面舞王》等节目。

这些节目很重要的特点便在于国外模式引进,优点在于有过成功经验的节目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节目的热度,坏处的地方在于模式的依赖容易上瘾,也容易阻碍创新。灿星自从2016年和唐德闹出《中国好声音》版权纠纷,在此后很长时间里无法跳脱出好声音对其的影响。

其二,在与视频网站合作时,灿星则更靠拢优酷系。在2022年灿星与优酷的合作,包括了《这!就是街舞2022》《超感星电音》《了不起的舞社2022》等节目,今年登陆大荧幕的电影《热烈》中,便有来自《这!就是街舞》的身影。

优酷与灿星建立了长久且持续的合作,全力打造“街舞+潮流文化”系列节目,包括此前《一起乐队吧》《这!就是原创》《追光吧!哥哥》《爆款来了》,从短时间内,优酷和灿星之间的关联很紧密,彼此依赖,很难割裂开来。

其三,在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时,灿星开始向腰部综艺进军。为了进一步向观众聚拢,灿星文化近两年开始寻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合作,成为了其综艺制作领域的新起点。

去年,灿星为抖音平台先后制作了《给你,我的新名片》之《熊猫书包请查收》、《百川综艺季》之《百川可逗镇》、《听见我的旅行》等节目。这其中,很多节目都是其中的一个单元,并非是完整的节目,而且体量也从以前的头部爆款,变成了小而美的腰部内容。

总体而言,本次灿星的风波来源自《中国好声音》,无论是想要试图扩散到整个浙江广电集团,还是蔓延到整个“灿星系节目”,这样的伤害面和打击面尤为甚广也不切实际。但无可厚非的是,《中国好声音》的“观众缘”是一去不复返了,而这场风波的影响也或将成为综艺制播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全部讨论

2023-08-22 07:53

$芒果超媒(SZ300413)$ 星空华文已成为中国最大综艺节目IP创造商及运营商。

2023-08-22 00:38

现在动不动就说,非我司员工或者说是外聘工已经辞退的各种幌子来搪塞,只能说国人被愚弄惯了。杜绝看一切国内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

2023-08-22 16:32

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国内各种选秀节目内幕操作非常多,只是一场秀,但居然一直没有相关机构整治,而这只是各行各业的缩影,后续会怎么样,姑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