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0喜欢:14
目前持仓及策略。
今年到目前2个账户共持有5只股票,重复度较高。只聊下主账户。在杠杆加满的情况下,取得了59%的收益,大超预期。
价投入门股华能水电,最高时仓位超过6成,目前仓位0.5成。华水贡献了主账户自2018年以来35%的盈利,也是第一桶金,真是满怀感激。从2020年5月份3.5建仓开始一直买到4.2,75万股初始成本约3.7。经过4次分红0.73,持有周期刚好4年,盈利200%。目前仓位最低。
一是分红降低。2023年分0.18,2024年分0.2,股息率刚刚2%。对比长江电力2024年4%,银行股6%,家电股5%,石油股4-5%,消费股3-4%的股息率,实在有点低了。当然,华水一直以来就不是高分红的典型,而是稳健成长和确定性的代表。看看成长性,2024年市场电价上涨1分,增加3亿;光伏和折旧带来3-4亿,财务费用今年预计持平,tb和硬梁包今年贡献很小忽略,考虑5%的股本扩张,今年每股收益可能微增5%。2025年两个电站投产带来约60亿度增量,再考虑市场电价上涨和光伏投产,业绩可能增速到10%,分红提升至2.3-2.5%。即便如此 目前9.5-10的股价,个人觉得上行空间不大了。经过连续上涨,股价暂时位于高位,也有歇一歇的要求。综合来看,不是华水不好,而是我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给机会,我仍然会毫不犹豫的回归的。
华水是之前的主力军,今年主力仓位的盈利是靠中国海油。去年下半年逐步建仓以来,从14块一直买到21块停止。后来在25-30块陆续减仓,最高持股47万股,目前持仓30万股,还是第一大仓位。可以说,短短一年,中海油的盈利一度超过华水,目前也保持在很好的水平,时刻准备成为第一盈利大户。中海油的基本面也是硬邦邦的,家里无限的矿可以采,产品也是不担心卖。油价虽然不那么让人放心,但是他毛利太高了。按老大的话,65美金的油价,完全可以接受。要知道中海油很大一部分仓位,是去年从紫金换来的。殊途同归,放到今天,两者涨幅相当。回顾调仓思路,我更看中强劲的内生增长,以及去年买入时高达6%的股息率。展望未来,中海油即便在接近翻倍上涨之后,仍然有不小的向上空间。我愿意继续给足仓位。
最近的调仓,从春节后开始,陆续买入重庆啤酒。今年的一个大逻辑,就是消费复苏。我愿意押上一定的仓位。a股啤酒青岛和重庆,年初因为仓库事件信任危机,正是绝好的入手时机。从消费大环境看,消费降级可能带来低价格啤酒的替代作用,而今年成本方面随着澳麦解禁,几乎是确定性事件。再加上重皮接近100%的分红率,轻资产运营的特点以及出色的运营管理能力,都让我好感不断。开始从60买入时,分红2.8,股息率4.6%,仍然是消费股中难得的既有高分红保底,又有向上弹性空间的好标的。重皮还有一点吸引我,就是高端化战略执行的最坚决。当然,青啤拉胯的公关能力,也让我犹豫不决。目前重庆啤酒持仓10万股,盈利15%+。
本月开始华水大规模调仓至分众传媒,3天内快速建仓完成。分众传媒是第一次买入,就给足了仓位。但是关注分众,却是2年前的事了。分众其实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户外媒体绝对龙头,市值长期在千亿以上。疫情以来,股价一直横盘震荡。纵观最近5年财务数据,虽然盈利一直在波动,但是公司质地和财务状况却持续好转。首先经营性现金流扣除维持性资本支出后占净利润的比例,一直在100%以上,显示现金流充沛,赚的是真金白银。资本支出年均不到2亿,妥妥的轻资产公司。二是账上净现金,持续增加,由60亿增加至90亿,而有息负债保持稳定,由28亿增长至35亿。净现金市值比维持在6-7%。最后还是高分红,每股分红0.33,买入时股息率5%。如果你就问我为什么不买6%的银行,那我告诉你,银行是高杠杆经营的代表,其实抗风险能力极差,为了获取6%的收益,其实自带一倍杠杆,我愿意放弃那额外的1%。最后看看经营形式。分众的经营极度依赖于经济特别是消费的复苏,这从年报中客户比例也可以看出,消费公司客户是绝对的主力,而2017年达到顶峰的互联网公司客户,已经萎缩到20%以下。经过疫情的打击,新潮的打击,分众不但活下来了,而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资源获取和行业地位不断加强。假如来一次经济复苏,分众一定会脱胎换骨,重回巅峰。即便经济和消费仍然一蹶不振,最差也就拿着5%的分红。在买入分众前,曾经和洋河做了一次对比。虽然财务状况看各有千秋,但是我有个只买行业龙头的习惯。洋河曾经的行业老三,现在不但被老窖和汾酒超越,就连本省兄弟今世缘都快打不过了,还有后面安徽帮蠢蠢欲动。基本一票否决了。如果买公司,不能只是贪便宜。分众今天上涨后刚刚盈利,但我相信这只是开始。
最后一个是中文传媒。这个票也是几进几出了。前面几次运气不错,都是盈利而回。这个票只看一点,就是账上现金超过,股权投资也不少。我说过,最希望这公司破产清算,绝对只赚不赔。
今年分红0.78,买入时股息率5%。出版类公司都研究了一遍,基本面比较好的还有几只,比如中南传媒,山东出版,凤凰传媒浙版传媒等等。其实这些公司都是省内垄断出版发行,特别是教辅类图书。从人口出生率看,中国一直在下降趋势,各省不同而已。江西经济一般,但这公司喜欢折腾,前几年买了个游戏公司,还靠这个概念大涨一波。最近又是几个收购,买了一堆投资产品,包括好几个雪球。前阵子雪球乱敲的时候,也被下了一跳。出版类公司今年税收到期,所得税25%没跑了。然后一季度负增长,虽然一季度本来盈利占比不大。又是低价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 忙的不亦乐乎。反正这票,我也不准备长持,也就坐坐波段,拿拿股息。顺便解决下手痒的问题。这票这一波20天也有10%+,目前持仓28万股。
以上是目前持仓情况,我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平衡的。
年初至今还有中煤能源贡献了一些利润,调仓后暂时不准备再进入煤炭股了。煤炭股在当前煤价下,盈利能力仍然突出,特别是毛利高的公司,比如神华,陕煤,中煤,淮北等。但是煤炭过了三年好日子,前几年的保供增产产能基本释放,叠加疆煤外运的调节,和进口煤的夹击,后面应该是个均衡的情况。按今年一季度情况,煤炭股的股息率大部分降到5%以下,叠加股价高位,性价比不高了。但是煤炭股,仍然在自选关注里。
下半年的策略,一是拿满分红,二是看看经济和消费复苏情况。
曾经50买入的美的集团,没有拿住蛮可惜的。

精彩讨论

不动如杉05-15 22:30

我觉得分众的底线,在疫情,互联网打击和新潮的三座大山下的压力测试已经探明。
显然,不利因素基本过去,有利因素又在慢慢积累。我喜欢这个过程。
当初买华水,也是云南弃水严重,电价持续下跌接近尾声的时候。因为当时云南政府为了利用省内丰富而低价的电,吸引了一大批水电铝水电硅的建设。一两年后,当弃水不再,硅铝产能逐渐投产是,云南开始出现了用电缺口。电价开始上涨,业绩开始增长。这时股价已经从底部上涨超过50%了。华水什么也不用做,继续发电继续建电站继续还债,仅此而已。
去年买中海油,当时油价刚从俄乌战争的高点跌下来,叠加之前负油价心理阴影,和后疫情时期经济持续萎靡,中海油也是搭了一个平台。但是海油之前买的圭亚那权益,和自己在渤海和南海不断增产上储,桶油综合成本下降至30美金。即便油价不振,每年仍然能赚超过1000亿的利润,股息率高达6%以上。那是股价只有15块。为什么不怕油价跌?因为制裁鹅的油价就就是60,难不成这个价在老美看来是高吗?低于这个价,自己的页岩油都亏了。这就是底线。底线还能这样,那就等后面的利好吧。今年大家都看到了。
分众我觉得,目前看不出还有什么更坏的情况了。所以,买入,持有,看看会发生什么。

全部讨论

高手!向你学习。分众 最确定 而且效率最高的阶段是22年10月到去年三季报 业绩边际变化巨大。5.5附近涨到7元以上 那个时候真的估值修复非常迅速,外资爆买,这个股票得关注下外资的进出动作。

05-15 08:23

这操作太牛了,请问是职业投资吗?

05-15 05:57

择时太重要了。

05-22 22:28

05-16 05:32

高手,佩服

05-15 10:15

你太牛了,点赞

05-15 09:03

学习了,佩服

05-15 08:48

分众是利润全都分了吧?市盈率好像不是很低?

05-15 08:38

操作太丝滑了

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