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玩命,在这个领域没人拼得过京东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京东方在中国信息产业,一直是一个传奇。

在1993年,当三星正着手建设第二代LCD生产线时,一个名叫东方电子的企业在北京酒仙桥悄然诞生。这个在原来的747厂,也就是北京电子管厂基础上改制而来的公司,后来被人们所熟知——它就是京东方,未来将成为三星在液晶面板领域的最大竞争者。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王东升,这位747厂的最后一任厂长和新公司的改制操盘手,正忙于带领员工进行股份制改造。他们自筹了650万资金,并一心一意地与银行进行债转股的谈判,无暇顾及液晶产业的发展局势。

然而,历史总是善于制造惊喜。京东方成立后的两年,也就是1995年,液晶面板行业迎来了第一次衰退。而在这个时候,三星却逆势而行,全力扩大产能。到了1998年,韩国陷入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三星的LCD液晶面板出货量已达到了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还在努力清理公司债务的王东升,也看到了LCD产业的巨大潜力。他力排众议,不惜一切代价说服了各方股东,在东方电子设立了LCD研发小组。在CRT技术仍然占据顶峰,等离子显示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王东升的这一决策无疑是一场豪赌。

但王东升是一个善于利用规则的人。他抓住了国家债转股的政策红利期,通过紧抱银行的大腿,让东方电子在改制转型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三年后,他更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运作,将东方电子带上了B股市场,募集到了3.5亿港币。这也标志着京东方和王东升,被誉为资本运营高手的开端。

募集到资金后,王东升的梦想变得更大了。他不仅要让京东方的收入在2010年达到200亿,还立志要用10-15年的时间将京东方打造成中国的三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LCD这条道路。

然而,他面临的阻力是巨大的。当时中国主要的CRT企业为了增强实力,大肆收购国外的CRT生产线,导致全球7成的CRT产能逐渐转移到中国。而另一家电巨头四川长虹虽然也做出了新的选择,却选择了等离子技术,放弃了LCD。行业供应商和主流的家电厂商都不看好王东升押注的LCD技术。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于韩国和日本的公司无法像三星一样扛住巨大的亏损,纷纷倒下了。其中,拥有先进LCD技术的韩国现代公司由于内外压力和银行贷款的压力不得不出售其LCD部门以求生存。

王东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他积极筹集资金最终成功收购了现代的LCD生产线。这场收购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也是王东升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京东方只出了很少的一部分资金就完成了这场收购战。

此后京东方在LCD市场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王东升以他的智慧和决心带领京东方在液晶领域不断前行挑战着行业的巨头们。他的故事成为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典范也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就轮到OLED。但这两年,为了突破相关技术和专利墙,京东方一直在不断投入和试错,并且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技术空间中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这也让近两年,京东方的财报并不好看,股价一直处于低位波动。

但2024年一季报显示,三星给京东方设下OLED的“鸿门宴”,京东方闯了过去。而其中最核心的能力积累,可能会让京东方彻底冲击市场老大的地位。

没想到的一季报

不久前,京东方的2023年财报让投资者们的心情经历了一番波折。数据无情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45.43亿元,同比下降了2.17%;归母净利润仅为25.4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6.22%;扣非净利润更是出现了6.33亿元的亏损,尽管这相较于上年同期的22.38亿元亏损有所收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下降了10.97%,为383.02亿元。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京东方就用一份令人惊艳的2024年一季报为投资者们带来了希望之光。

4月29日,京东方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这个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了458.88亿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跃升至9.84亿元,同比激增了297.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也实现了135.77%的同比增长,达到了5.97亿元。这一业绩的强势反弹,无疑为京东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在LCD显示领域,京东方依托自主研发的ADS Pro硬屏解决方案,将液晶显示的画质和技术性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种高端技术已成为中大尺寸产品和全球各大一线终端品牌的首选。而在柔性显示领域,京东方更是展现了其前瞻性的布局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在成都、重庆、绵阳等地投建了先进的柔性AMOLED生产线,并计划进一步投资建设更先进的生产线,以引领中国OLED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车载显示业务也成为京东方新的增长引擎。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加速发展,京东方凭借其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在物联网创新业务、传感业务以及MLED业务等方面,京东方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关行业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在LCD显示领域,京东方在TV显示屏领域已连续6年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在柔性显示领域,目前京东方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了三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又在此基础上宣布投建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在车载显示领域,京东方车载显示出货量及出货面积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京东方的成功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其稳健的经营策略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的龙头企业,京东方一直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显示业务持续领先的同时,公司“1+4+N+生态链”的发展架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亮点。

更关键的是,在核心业务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2023年以来,BOE(京东方)在创新研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成绩斐然。在创新方面,以1884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2022年全球PCT国际专利排名第七,连续第七年跻身全球TOP10;以2195件专利授权量位列2022 IFI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第11位,连续第五年跻身全球TOP20。

赌赢周期的京东方

进入春意盎然的4月,面板股市场仿佛也迎来了春天。4月1日,TCL科技彩虹股份维信诺等面板股纷纷涨停,市值超1600亿元的显示巨头京东方股价也大幅上扬,当日涨幅近7%。这一波上涨行情,无疑给沉寂已久的面板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时间来到4月30日午间休盘,京东方股价稳稳站在4.39元,年内股价高峰更是触及4.42元。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比,短短4个月时间,京东方股价已经上涨了12.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市场对液晶面板价格上行周期的期待。

液晶面板行业,尤其是TV面板领域,一直受到库存周期的影响,价格呈现出周期性变动。自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面板价格便进入了一轮上涨周期,直至2021年第二、三季度达到顶峰后迅速回落。然而,从2022年6月起,大陆面板厂商主动调整生产策略,大幅下调稼动率,这一举措显著改善了供需关系,TV面板价格止跌企稳。

进入2024年,液晶TV面板市场更是迎来了全面的价格上涨。多家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1月份的价格企稳和2月份的全面上涨后,3月份价格涨幅明显扩大,4月份价格持续上涨。这一趋势与大尺寸显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尺寸显示市场的快速增长是推动面板股上涨的重要因素。“AWE上展示的大都是85英寸以上的产品,这对于液晶产能的消耗预期非常高。”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迪显咨询的报告也预计,今年5月各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将继续上涨,尽管涨幅小于4月。同时,从头部品牌的采购物量来看,尽管4月及5月采购总数呈现同比下滑态势,但考虑到年中大促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下半年海外备货的采购需求前移等因素,对价格的上涨仍形成一定支撑。

在这一波上涨行情中,京东方作为显示面板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京东方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受益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和TV大尺寸化趋势的延续,TV面板出货量和面积有望实现双增长。这一乐观预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

京东方的成功并非偶然。多年来,全球显示面板行业格局不断重塑,产业重心从美国、日本逐步转移到韩国,如今又迎来了“中国时刻”。在这个高技术、重投资的行业中,京东方等中国显示企业在经历了规模化快速聚集和扩张的时代后,成功持稳了这支分量十足的“接力棒”。

京东方不仅在产品结构上持续优化,还在技术上保持国际顶尖水平。这种技术上的高溢价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使得京东方能够顺利穿越行业低迷期保持持续的增长和竞争力。当前京东方开始发力布局OLED、小间距LED等新的行业增长极。在柔性OLED方面其出货量快速提升业务发展取得突破。不仅如此京东方还致力于提供多种技术应用的端口器件,这些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车载、工控、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多个领域。

玩命投资技术的回报

在财经的世界中,总有一些企业能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行业的周期波动中稳操胜券。京东方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们不仅在面板行业周期中站稳了脚跟,更在技术创新上走在了行业前列。

近日,京东方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中显示,尽管该季度计提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5.85亿元,但这一数字对于利润影响只有7000万元左右。回想去年同一时期,京东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约11.1亿元,对当期归母净利润产生了近1.8亿元的影响。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京东方在液晶业务上的逐渐恢复和其在高端液晶显示技术上的突破。

在整个2023年,京东方在面对行业压力的同时,依然坚持技术创新,全年研发投入超过125亿元,在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2%。其中约26亿元专门用于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开发。这样的投入力度,无疑为京东方在液晶显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创新,使得京东方在液晶显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自主研发的ADS Pro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主流液晶显示技术,引领着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搭载ADS Pro技术的旗舰电视产品UB Cell,其画质甚至可媲美OLED,这一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京东方对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和投入。

随着OLED、mini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不断涌现,京东方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加大了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他们在柔性OLED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相关专利申请已超过3万件,连续第六年跻身IFI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京东方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其在未来的显示技术革命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京东方总裁高文宝在近日的技术论坛上自豪地表示:“京东方自主研发的ADS Pro是目前全球最好的高端液晶显示解决方案,引领显示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这样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京东方将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京东方自创立以来,始终保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将营业收入的7%左右投入研发,即使在经营困难时也未减少研发支出。”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京东方累计自主专利申请已超9万件,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连续第六年跻身IFI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连续8年进入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成为榜单前五名中唯一的半导体显示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有意思的是,京东方每年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保证技术的领先性。比如上半年参展SID,下半年召开IPC全球创新伙伴大会,倒逼研发团队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技术,以产品体验和需求反推技术发展与创新方向。

现在看,虽然京东方有自己的“赌性”,但一直坚持将科研算作筹码的这家企业,其实有不断前行的底气。

而在他们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这就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

作 者 | Rick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