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情,走得太着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轮3月上旬以来的化工行情,主要的逻辑在于PPI回升。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简单说下PPI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缩写,用于衡量制造商和矿业公司等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情况。

而PPI上涨对化工行业是利好,体现在盈利、竞争格局、估值等几个方面:

首先,PPI的上涨通常意味着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对于化工行业来说,这些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成本。然而,当PPI上涨时,化工行业往往能够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传导成本压力,从而保持或提升盈利水平

其次,PPI的上涨往往伴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和需求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可能随之增加。同时,由于PPI上涨可能带来的成本压力,一些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的企业可能会退出市场,从而改善整个化工行业的供需关系,有利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最后,随着PPI的上涨和化工行业盈利预期的改善,投资者对化工行业的信心也会增强。这有助于提升化工行业的估值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该行业。

从历史数据来看,当PPI同比出现拐点时,化工行业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往往较为显著。

而这波化工行情,提前开始炒了预期,走得着急了。

回顾历史,去年6月至8月PPI同比回升,化工行业也出现了一波行情。

但从业绩来看,目前的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

以万华为例,去年7月初周度年化业绩达到约220亿,而现在可能只有160-170亿,短期内盈利不如去年。

但是大多数龙头公司的股价已接近甚至超过去年6月至8月的水平,从股价和基本面不匹配,炒得有点走急了。

一般这种情况,就是行业本身有逻辑,或者是大盘向好将有预期的板块带了起来。

刚才是宏观的角度,回到化工行业本身,从供给、需求、成本等角度来看。

在供给端,自2022年以来,国内化工扩产周期进入尾声。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再设单位GDP能耗降低具体目标,新“国九条”出台引领高质量发展,化工行业或迎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国内供给侧有望边际大幅改善。

根据对2023年到2024年一季度的油气化工资本支出的梳理,2023年不含三桶油的资本支出增速大约为3.4%,今年一季度整个化工行业的资本支出已经进入负增长(-6%)。

在需求端,2024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PMI重返扩张区间,经济景气水平稳步回升,国内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全球补库需求渐启。

从中期的趋势来看,我们即将走到一个产能周期的转折点。

当下,制冷剂(氟化工)是逻辑最清晰的环节。

氟化工行业净利润增速超过40%,龙头企业利润增速均超过100%。此外,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制冷剂的价格也在逐渐上涨。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年(截至4月17日,含税价),R32、R125、R134a、R143a均价分别为23,924、39,028、31,152、43,581元/吨,相比2023年均价分别+61%、+55%、+29%、+191%。

同时,R32出口市场价格近期也在不断提升,从一个月前的1.7万元/吨近期逐渐提升至2.2万元/吨。有观点认为,提价大概率会持续。

从销量来看去年年底肯定有一波库存,加上出口许可证及过年影响,一季度的量肯定是四个季度中相对少一些的,这点从龙头企业披露的外销量占其配额占比就可以看出。

因此,量价齐升,制冷剂板块业绩兑现有望实现逐季上涨,业绩有望加速。

这里,我们整理相关概念公司如下:

———-

原文如下:化工行情,走得太着急

$巨化股份(SH600160)$ $万华化学(SH6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