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将重回千亿市值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7

公司成立于1996年,脱胎于863计划核心产品曙光一号。

历经20余年发展,公司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已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通过与海光信息中科星图、曙光云计算等参控股公司业务合作,目前已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的全计算业务生态体系。

2023年,实现营收143.54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增长19.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增长10.43%。

从业务上来看,中科曙光的产品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计算机、存储产品、网络安全产品、云计算服务、算力服务平台等6大板块。2022年,公司对产品进行重新分类,变成IT设备(高端计算机+存储)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其中,备受关注的AI服务器属于IT设备。

从下游应用市场来看,政府和公共事业等单位在公司的营收占比中较大。2022年,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合计占营收比例为54%。

在AI浪潮下,中科曙光有这几大优势:

1.背靠国家队。

公司是在中科院大力推动下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通过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35%的股权。

因此,公司的服务器、储存等IT设备更易受政府、公共事业客户的青睐,深度受益算力的国产化。

2.布局算力稀缺资源——GPU。

目前GPU是当下算力的稀缺资源,而国产GPU更为稀缺。

一方面,英伟达等海外GPU厂商,卖给阿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的GPU均为阉割版,算力受限;另一方面,国内GPU芯片仍处于追赶的势头,目前只有华为、海光信息寒武纪、壁仞科技等少数厂商拥有GPU的技术及产品。

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是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海光信息为国产CPU和AI芯片领军企业之一,长期以来深入布局国产芯片。

在AI浪潮推进下,公司和海光有望实现深度协同,助力业务发展。由于绑定了海光信息国产的GPU芯片,中科曙光的AI服务器有望大卖。另外,国产AI服务器越来越重视,国产AI服务器的趋势已至,中科曙光的AI服务器完全不愁卖。

反观海外AI服务器,不一定会受到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青睐。

3.液冷技术领先

AI服务器的计算量、功耗远高于通用服务器,需要更高的散热效果。目前,数据中心加速建设,AI服务器陆续上架,对制冷系统提出更大挑战。

相比于传统风冷技术,液冷技术可提供更高效的制冷效果、降低能耗、减少占地、增加算力产出,降低运行成本。

公司旗下曙光数创在液冷领域有着超过10年的技术积累,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平均市场份额达58.8%,技术、产品领先,有望推进公司液冷布局。

中科曙光控股及参股了海光信息(国产GPU芯片厂商)、中科星图、曙光云、中科方德、中科三清、中科天机、曙光数创等多项优质资产。

4.布局计算机多业务,具备协同效应

除了海光信息曙光数创中科曙光还参股中科星图、曙光云、中科方德、中科三清、中科天机等优质资产。

另外,中科曙光与智谱等AI厂商合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提供高性能算力资源保障,共享资源,提高算力和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化能力,并通过不同行业应用案例的验证,加速人工智能在企业落地,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在企业落地的发展。

当下,AI算力服务器为高景气赛道,国产AI替代更是重中之重,这完全符合中科曙光的资源禀赋和业务布局。

因此,我们认为中科曙光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不少机构预计,2024年、2025年中科曙光的净利润为25亿、30亿。

若更多市场资金进场,中科曙光有望重回千亿市值。

$中科曙光(SH603019)$ $浪潮信息(SZ000977)$ $高新发展(SZ000628)$

#什么信号?中科曙光强势拉板领涨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