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思考浅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9喜欢:4

$伊利股份(SH600887)$ 两个模式和两个意外:
探讨一下,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指正,伊利的两个模式--核心竞争力研究,个人觉得如下:
一 基础的商业模式:优质的天然或者难替代资源+规模(渠道+常温奶)。这个模式从截止到 2020 ,基本是稳定了。
1. 资源壁垒:奶源以及和奶农的关系,2020 年 30% 的收奶量以及累计 7000 多亿的奶农贷款。地是天然的,庞大数量的债权关系估计也只有P2P才能替换掉
这个是源头,当然有源头不一定好,也要用好。
2. 渠道经营能力=渠道+单品能力+选择规模模式:怎么用好好的奶源。
a.渠道和广告:2023年, 伊利 的广告费用总计达到139.91亿元 ,占其总营收的11.1%; 蒙牛的广告支出为75.23亿元 ,占总营收的7.6%
b 做规模模式:选择常温奶应该是一个容易规模化的方式,这是一个难而有大空间的事情,基本上伊利做顺了。
c 做单品爆品的能力:金典,雪糕,安慕斯等等从表现看,他是具备这个能力的。
综上看,这哥们有“资源+流量(规模单品)”的基础的商业模式比较顺畅,这个商业模式的壁垒也是高的。基本就靠个性化来撬动--pdd模式,但是在牛奶这个行业,短暂的个性化难以长久,需要的是长期的实物化个性化能力,这个再看,至少伊利在这个方面也不是太差。

二 升级的商业模式:高端+创新+猪队友
基于这个基础的行业模式,其实在消费降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所谓消费降级,这是高端升级--更贵,更多人买,但是高端的人群总量偏少;中低端降级,体现在中端降为低端,低端降为没有。
当然这这里,我们不讨论和美,日韩对比的情况,我们发现很多产业一对比,消费数据差很多,但就是迟迟跟不上发达国家。
基于这种情况,通过年报,可以伊利走的思路发现如下:
1. 做高端,可以发现他的金典 2023 该系列产品零 售额较上年实现了 54.6%的增长
2. 做创新:号称有一个母乳数据库,另外创新产品2023其收入占比达 16.8%
3. 做海外: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 10.08%。

高端是做了,效果还可以,这个从金典的销量可以看到,这个核心在奶源,别人很难达到如此大的量的高端出品,未来应该还有;
创新这个东西,中国企业一般虚实交织,但好在对手是两个国企,呵呵,相对的创新领先能力是有保证的,这个大家都懂。
干海外,搞不懂,能不能收割一下越南,印度,墨西哥这些新产业转移显贵们,难说,分众的出海分分钟能说明不少问题。

所以新的产业模式下,个人感觉,盈利靠高端,创新慢慢能上去,但是营收可能很难上去。但这个模式顺了,也是极强的壁垒,有盈利增长,靠股息也是极好的。

三 两个意外
营业收入外延不外乎 奶粉,奶制品,冷饮,水,茶,主打一个健康。但是从各位评论区看,这个“健康,常温奶=鲜奶品质,伊利即品质”,真没有从广告中感觉到--他的品牌部门应该换人呵呵,可能是从股票研究中才 get到,也不能说不是一个滑稽的情况。
最后说一下,我们家高中娃基本伊利的牛奶喝起来不像其他奶一样三心二意,问原因,竟然是包装方便,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说和味道有关吗,他说没感觉,意外ing,不过高中生总是在忽悠爸妈,难说其中奥秘。

全部讨论

牛奶跟其他消费品不一样,要喝进肚子里面,老百姓看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大多看品牌知名度,伊利有心智优势,其次伊利全产业链健全且渠道优势很大,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伊利既品质,应该让消费者觉察到,只要踏踏实实做事,老百姓心中还是有本账的

05-12 12:13

普通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主要是品牌。买大牌子放心。伊利,蒙牛,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