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公司战略透视》,《时间,下一个竞争优势来源》这篇文章的内容很不错。

1)制造业的成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随产量或规模而变,一种随产品种类多寡而变。与规模相关的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减少。通常是产量增加一倍,单位成本降低15%到25%。另一方面,与品种相关的成本则包括整备、物料处理、库存成本以及厂中诸多的间接成本:它反映了制造复杂性的代价。在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将随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通常是种类每增加一倍,单位成本会上升20%到35%。

2)与规模相关的成本加上与品种相关的成本就是总制造成本。经过一定的努力,管理人员应能确定工厂的最佳成本点。在这个成本点上,产量和品种的组合可以把一座工厂的总制造成本降到最低。市场景气时,公司会在追求更高产量的同时慢慢增加品种,即使这将导致成本上升,而当市场不振时,公司则会缩减产品线、减少品种,以求降低成本。

3)日本企业一开始是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起价的,然后通过专业化获得的成本优势开始在欧美市场攻城略地,专业化的优势随着发展而逐渐面临瓶颈,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化限制了成长能力。面临这种情况,日本企业再次升级到了及时生产just in time的弹性工厂模式。

4)在弹性工厂体系中,品种带动的成本起点就比较低,其随品种增加而上升的速度也比较慢。规模成本可以维持不变。因此,弹性工厂处于最佳成本点时,产量和品种都较传统厂要多。于是,弹性工厂和传统工厂的成本之间就出现了一种差距即成本/品种差距。这种差距体现了弹性生产的竞争优势。弹性工厂能够轻而易举地享有较多的品种,而总成本却较低;传统工厂则要在规模和品种之间权衡取舍(见下图)。

全部讨论

与品种相关的成本则包括整备、物料处理、库存成本以及厂中诸多的间接成本:它反映了制造复杂性的代价。在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将随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通常是种类每增加一倍,单位成本会上升20%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