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医药破冰迎春,看好板块反弹行情持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周沪深300上涨0.99%,医药生物行业上涨7.54%,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位。医药板块经历一年多的充分调整后,机构资金超配比例、行业估值等均回归到十年周期底部。近期医药板块迎来脊柱集采温和落地、生化诊断试剂+电生理耗材集采好于预期、医疗设备贴息贷款鼓励政策、医保局重申创新医疗器械暂不集采等多重催化,长期压制板块估值的政策风险有望逐渐释放,我们认为本轮反弹行情有望持续,建议积极把握当前底部区间。

Ÿ   政策热点:

1)10月14日,福建省医保局发布《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采购范围覆盖26个省级行政单位,11个品规,采购周期为2年。本轮集采目前已开始进行数据填报,首年协议采购量预计于2023年4月起正式执行。

2)10月13日,据迈加医疗信息,江西等22省肝功生化试剂集采方案发布,总共26个生化项目纳入带量采购,采购周期为2年,可视情况延长1年。

3)10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866号 (社会管理类263号)提案答复的函》,再次强调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成熟、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较充分带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考虑3D打印产品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竞争不充分,并且产品特性较为复杂。因此,在脊柱类产品耗材集采中并未明确要求3D打印脊柱类产品参加。

Ÿ   政策点评:

我们认为,我国IVD行业国产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外资品牌在国内借助早期的技术优势,先发优势和长期的学术推广等方面在IVD诸多细分领域确立了作为“行业标准”的地位,使得部分产品虽然国内企业通过多年发展已经技术成熟,做到了“同质低价”,但仍然在国产化替代进程中受阻,此次肝功生化试剂集采是IVD领域最大范围的一次集采,对后续IVD其他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考虑到生化试剂的通用性较高,对仪器配套要求相对较弱,我们认为国产头部企业更容易通过规模效应带来的“同质低价”优势,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另外,在医药产业政策边际修复持续向好下,医药板块估值迎来了较快的修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作为前期调整多,政策边际缓和催化下,医药上涨持续性较强,是稀缺性相对确定增长的板块。

从短期来看,政策压力的逐步缓和或将为医药带来短期反弹行情,从中长期阶段来看,我们发现2022年开始将首次出现新增退休人员与新增入职人员的倒挂,未来的10-15年,医保都仍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医保控费的主旋律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竞争格局仍然是核心,在供需博弈中,有一定临床不可替代性的创新产品或在采购中仍将享有更高的议价权,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Ÿ   投医药,选华安医药50ETF

2022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收益率-22.5%,同期沪深300收益率-22.2%,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0.3%。当前估值、持仓等多重底部叠加政策催化,医药板块全面反攻,上周沪深300上涨0.99%,医药生物行业上涨7.54%,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1位。

配置医药指数可以关注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场内简称:医药50,代码:512120),场外基金可关注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联接(A/C 000373/000376)。标的指数为中证细分医药产业主题指数(000814),该指数从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等细分产业中挑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龙头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反映沪深两市细分医药产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根据赛道划分,该指数聚焦创新药、CXO及中药三大核心赛道。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细分医药指数的估值为28.6倍PE,环比上升1.9,处于历史13.33%分位数。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41%,较上周环比上升17.1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投资性价比凸显(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14)。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上述内容仅为成分股介绍,不作为个股推荐。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医药50ETF(SH512120)$ #医药医疗板块全线大涨,拐点是否来临?# #医疗新基建风口再起,是时候布局相关基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