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系列】指数新高竟是陷阱,这类股太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9日日报
另外,提示下,目前公开的内容都是能大声说的,我知道你们还想听小声说的,小声说的,你们懂得,就是私圈发布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我的置顶文章找到路径。
今天又是开心快乐的一天。

盘面上多个指数出现「阳包阴」这样的强势信号,尤其是沪深300指数,不仅阳包阴,更是重回年线大关并创节后反弹新高。

一时间,中国核心资产似乎再一次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而这背后其实是阿美莉卡的「神助攻」,不要合作要对抗,不要良性竞争要各种阴损使绊子,结果就是从去年开始,大批资金开始外流,甚至今年还搞出了细分法案,结果就是资金加速外流,而第一倒霉的就是去年开始,阿美莉卡已经关了6家银行,另一方面,大量资金进入更有性价比,更为安全的A股和港股市场,这就是眼下上涨的底层逻辑。

而这也解释了为啥这一轮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最为前景,其实就是沪深300当中绝大多数都是A股的核心资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的前景当然值得期待,所以才有了机构大资金在3000点上方依旧敢于加仓的一幕,具体可以参考我在5月6日写的:《踏空外资疯狂抢筹,牛市来了?》一文。

今天市面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锂电池板块。

市场普遍认为即将开启的供给侧改革对锂电池板块构成利好,看上去好像也是这样,我看了下2016年开始对钢铁、煤炭等一批传统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以煤炭行业为例: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证煤炭行业35家公司累计营业总收入由5689.70亿元升至14341.77亿元,增长幅度为152%;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由-8.66%升至14.44%;10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0%……

所以当锂电池行业进行类似的产能优化后,市场当然很开心,虽然煤炭的表现很抢眼,但是同样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钢铁行业表现就差点意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距,后来有人总结,因为钢铁行业的原料铁矿石的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和煤炭相比,制约因素比较多,所以效果不如煤炭行业显著,但问题是等到五年后再去总结,意义在哪里呢?

事实上,这些问题或许我们普通股民不知道,但是参与其中的机构大资金却是清楚的很,利弊权衡考虑要比我们普通人多得多,或许有时候他们想太多也不见得说,结果都能满意,但比起多数股民凭感觉买股票还是强很多的,看下图:

这是我最近几年关注比较的「机构参与度」数据,一个好的题材,必然得到更多的资金认同,认同的资金越多,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而从上图来看,显然煤炭得到了更多的资金认可,所以他在上一个强势行情周期(19-21)中表现远胜过钢铁行业,而19-21,恰恰是那一轮库存去化下出成绩的三年。

如今轮到了锂电池,锂电究竟是像钢铁更多一些呢?还是像煤炭更多一些,说实话,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判断,从上游来说,我国锂矿资源不算丰富,所以锂电池更接近钢铁,而从下游来说,因为我们产业链足够,且终端需求还是很强,似乎锂电池有点像煤炭,如此复杂的情况,让一个普通人去搞明白,我觉得多少有点为难,所以老概我决定就是跟着数据走,或许也有问题,但起码比我废了好多脑细胞后,还没有结果来得强。

所以说,就算行情好,也是市场的归市场,个股的归个股!

市场好了,不等于大家都会好。

就拿今天的房地产板块来说,今天关于放开销售的销售都上了热搜了,结果今天的房地产板块表现其实一点也不理想。整个板块依然处于弱势震荡,其它行业已经走在复苏上涨的通道,房地产却还在低位挣扎盘整,2024年累计下跌9.6%。

套用《繁花》里面爷叔那句经典的话:「我尽心尽力为你盘算黄浦江的事情,你心里想的全是苏州河的勾当!」,实际就是资本目前还是紧盯一线城市,但实际是痴心妄想,我们既然主动选择戳破这个大泡沫,怎么可能又把他给吹起来呢?

所以昨天我也谈到了,房地产板块就是资金自救,这点在4月29日的《一个坏消息,巨头暴涨!》说的很明确,明明是跌多了,行情尚可,机构自救,非要说成什么地产逆风飞扬的宏大叙事,所谓逻辑,很多时候就是机构专门给我们这些小散户设的局!这点从前期万科们的上涨的推动力就可见一斑,看下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地产股股价一路下跌过程中,最后的调整几乎都是蓝色「空头回补」行为主导,其他时候并没有如此密集出现,为啥,因为机构也深套,现在市场环境允许,所以补点仓,让自己的成本降一下。地产的大势已去是可逆的,但机构自救却是确确实实的,机构自救也可以表现很好,但和行业进入新周期,那是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所以,行情好了,你还得看看自己的股票究竟是被什么风格类型的资金在掌控,别觉得涨就是万事大吉!

最后要说的这个板块就是合成生物。

行情好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每一轮阶段调整当成中期大顶,加上眼下市场轮动极快,对于这种判断有过之而无不及,等到大家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时候,往往却又真的要开始调整,跟不上节奏的原因,大的视角来说,就是牛市刚开始的时候,多数人还是熊市思维,所以一看到调整就惊慌失措。

实际这点在最近合成生物赛道当中表现的最明显,昨天博瑞医药在一众小伙伴集体飙升的时候,独自高位下跌,给人一种提前到站的赶脚,但实际呢?

实际从图上来看,昨天调整的四个小时,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一点没有下降,结果就是今天继续创新高,阳包阴。之所以会下错车,肯定是观念上的理解偏差,对于当前的走势,如果你以熊市反弹的角度来看,总会觉得各个方面都是中期见顶了;反之,如果你用牛市思维来看指数走势,就看得明白指数今年不可能会有持续性的大跌出现。当然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要紧,你多看看数据,一样好解决问题!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投资,你需要定力,更需要有自己的标准,这样是我这几年越做越轻松的核心所在……

今天就聊到这,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再提示下,目前公开的内容都是能大声说的,我知道你们还想听小声说的,小声说的,你们懂得,就是私圈发布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我的置顶文章找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