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系列】踏空外资疯狂抢筹,牛市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6日日报
另外,提示下,目前公开的内容都是能大声说的,我知道你们还想听小声说的,小声说的,你们懂得,就是私圈发布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我的置顶文章找到路径。

五月第一个交易日,值得说的还真不少,具体来说,有三点特别值得说

第一点,券商高开低走
作为牛市骑手,也是牛市行情最大的氛围组,券商的意外走弱,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之所以说券商是牛市骑手,并不是说券商在牛市中表现最抢眼,但是如果券商表现好,那么市场交投一定比较活跃,所以牛市一定要有券商来搞活气氛,这样市场才更有活力,但如今券商竟然在一片叫好声中,不惜选择大幅调低薪资,显然有违常理,这点自然让市场觉得紧张。

走成这样,明面上的原因,是券商龙头中金公司宣布降薪,涉及1.5万人,降薪的背景,当然是因为2023年利润同比下降18%。今年一季度利润12.4亿,同比下降达到了45%。而还有消息说,今天上报的基金薪资总包远低于上限,显然也是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低。

但老概不这么看,前两年上映过一部商战电视剧,其中有个情节让我记忆犹新,大意是某企业老板利用一次员工意外导致的危机,反其道而行,拒不赔付道歉,结果导致大批员工离职,结果事后被人点破,竟是企业原本就想优化人员结构,借着负面舆论让员工主动离职,至于中金是怎么打算的,我不清楚,但我觉得这么大的企业,任何的做法都是深思熟虑的。

第二点,外资疯狂加码
不可否认的是,券商的业绩下滑只是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的一个缩影,A股一季报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4.3%。拆分来看,下滑行业当中,地产98%、建筑材料90%、计算机86%,再细分下去,面板131.1%、半导体52.3%、消费电子50%。有色方面,贵金属62.3%、工业金属11.7%、小金属-22.7%、能源金属-207.6%;增长行业来看,电子76.1%、农林牧渔60.8%、社会服务54%、轻工制造47.3%、公用事业27%;不难发现,政策扶持越多的,实际盈利压力也越大,看看地产的表现就知道了。

可是在这背景下,外资似乎一下对人民币资产格外青睐,说到底随着美元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很多资金提前开始寻找出路,而这些钱主打一个性价比。经过这三四年,人民币资产的价格其实是调整了不少的,甚至包括房地产。据地产线上的几个朋友介绍,现在大把的不动产现在的售价其实已经没有建造成本高了,眼下五星级酒店都是打包出售,几亿的资产包,便宜的几百万就能到手,放在未来都是不可限量的财富。

股市永远是熊市折磨人,牛市才“杀人”,多数人都是跌怕了割肉,涨多了又想跟进,完全是反向操作,过去若干年,我也遇到这些问题,毕竟市场的各种噪音很多,你无法完全独立思考,直到最近几年我开始专注于对数据的跟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无论是看好还是看空,最终都是反映在交易数据当中,4月25日我在《大象起舞,咱们就乐呵吧!》一文中给大家介绍过我最近一直跟踪的一个数据:「强力回补」个股数量,现在我们再把这个数据拿出来对照下,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第一张图代表的是每天「强力回补」的个股数量的高点位置,强力回补意味着重新买入的意愿很强烈,这种强烈程度不亚于做多,显然普通老百姓只会捡漏,能殊死一搏的只有机构,所以强力回补通常就是机构行为。

第二张图是这几个高点对应的上证指数的表现,四组数据当中有三组数据处于阶段低点,换言之,3000点上方依然有大把机构资金进场,是谁就不用我说了,看看那些外资猴急的样子,你就不应该有怀疑,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扑空了,所以对A股杞人忧天的,大可不必。至于扑空的原因,最根本的底色在于即便没有了地产经济,我种花家的增长速度仍旧保持在5%以上,这才是让他们最意外的。

事实上,对于地产的情况我们不是不清楚,甚至这是我们主动寻求的结果;而银行业的利润,则明显受到LPR等货币工具下调的影响,净息差明显收窄,如果把这些受到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的板块去掉之后,会发现,A股23年/24Q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8%和-0.9%,相比23年中报和三季报有一定程度改善;剔除后非金融板块24Q1净利润增速转正至1.6%,也是相同口径成分股净利润增速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首次转正。

第三点,软妹币走弱
虽然外资疯狂加仓,弥补自己的过错,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一帆风顺,实际上今天软妹币汇率整体是走弱的,显然在这股位置上依然会有很强的博弈,甚至于接下来的3100到3200点之间还可能很折腾,但这何尝又不是那些加仓资金想要看到的呢,就像上面这张图一样,在越过3000点以后,市场足足花了近40个交易日才站稳3100点,但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却是那些机构大资金不断利用震荡回补,或是摊低成本,或是逢低吸纳,只有咱们小散户在战战兢兢中成为行情的过客,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是四月份涨幅居前的几个股票,为了避嫌,我把股票名称隐掉了,但价格放在这里,大家可以自己去对照,是不是这个情况,当大家觉得四月份行情折腾来折腾去的时候,实际却是正好中了机构的下怀,你们忙着琢磨行情好不好,他们忙着逢低进场,这就是现实。

从18年到现在,这场金融战打了6年了,越打你越发现我种花家的智慧,而那些还喊着相信国运,买入纳指的精美们,该醒醒了!

今天就聊到这,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再提示下,目前公开的内容都是能大声说的,我知道你们还想听小声说的,小声说的,你们懂得,就是私圈发布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我的置顶文章找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