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国际收支

发布于: 雪球转发:34回复:133喜欢:50

    疫情三年,中国货物出口顺差总计约1.7万亿美元,但是外汇储备仅增加了200亿美元,那么顺差都去了哪里?

    外汇管理局还真有一个统计文件,叫做国际收支平衡表,看了下统计数据,主要包括如下数据

     1、货物贸易,三年差不多1.7万亿美元顺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维护、运输、旅行、建设、保险、金融、知识产权、信息、其他十个方面。

        服务贸易疫情三年总计逆差0.35万亿美元,其中逆差的项目有运输、旅行、保险、知识产权四项,剩下六项顺差。

        看起来服务逆差很多,但疫情三年相比2015-2019年好了很多,那五年每年服务逆差大约2500亿美元,疫情三年平均不到1200亿美元。

  运输逆差疫情前每年大约500亿美元,疫情期间减少到每年300亿美元,是不是因为更多的国货国运,减少了支出?

        旅行逆差是大头,2015-2019年每年都超过2000亿美元,疫情三年平均1000亿美元,这个旅行不仅仅包括我们说的旅游,旅游局的统计,中国旅游项目基本平衡,略微顺差,旅行逆差主要是因为留学生花销、海外代购、海外医疗等,疫情三年海外代购基本消失,估计是旅行逆差减半的最大原因。

      保险逆差不多,每年100多亿美元,三年加起来500亿美元

      知识产权逆差每年300多亿,三年总计1000亿美元逆差,这个逆差数字是逐年增长的,这个和中国产业升级也有些关系。

     3、投资收益

     这个几乎每年都是逆差,疫情三年创了新高,大约每年1500亿美元,这个是不是部分外企撤出中国卖掉资产造成的?

     4、直接投资

  这个几乎每年都是顺差,疫情三年也创了新高,三年3000多亿顺差,期中我们对外投资每年1000多亿美元,外资投进来每年大约2000多亿美元,看来有外资兑现收益撤离,但有更多的外资来到中国。

    5、证券投资

    2020年和2021年顺差,2022年大幅度逆差,三年累计逆差1000多亿美元,估计和美元加息密切相关,2022年一方面中国增持海外证券资产,同时外资减持中国资产,2022年中国外债减少3000亿美元。

    6、商业银行存贷业务

2020年和2021年大幅逆差,2022年小幅顺差,三年累计逆差4000亿美元,这个和内保外贷服务有关,很多海外基金都是用境内人民币资产做担保借钱买的股票。

    7、金融账户和贸易账户误差

大约每年1500亿美元逆差,三年总计4500亿美元逆差,因为出口商很多是外资,估计是赚了钱没有结汇留在海外了。

    总体来说,中国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不存在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占了美欧的便宜。当然,高额货物顺差确实保证了这几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平稳,在2022年资本大幅度流出的情况下,中国物价和汇率基本稳定,脱钩很难。

全部讨论

2023-03-03 22:51

脱钩一点都不难,看看俄就很清楚了

那么顺差都去了哪里?为啥我没看懂

2023-03-03 22:40

还是非常支持美国搞脱钩的,想看到这种大局面。

2023-03-04 10:24

美打压中高科技,是延缓中的进展,给产业转移出中制造时间。表面美进攻,实则中进攻,动摇其本。理由如下,中境内推新能源是降石油依赖,本质是去美元化。去美元则人民币升值,美元对中国制造购买力下降,其国内通胀,而民众收入不涨,内乱可能性大,古今中外都如此,人性决定的。美推产业转移出中,以防脱了还能买便宜实物商品,实为防内乱。美很难,世上没有比中国制造成本更低的地方,考虑到美内部多种矛盾,美发生内战可能性极大,时间点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总结起来,国际收支中,
中国货物顺差 = 服务逆差+资本逆差

如果强行脱钩,中国货卖不掉,欧美服务和资本也别想从中国赚钱。

结果就是,中国商品过剩,欧美服务和资本过剩,两败俱伤。

现在美国通胀迟迟不能缓解,和美国强行搞脱钩关系很大,继续脱钩,那么只可能通胀更高。

这个通胀是全方位的,连美国优势产业也跑不掉,比如农业是美国的强项产业,但美国超市打折鸡蛋的价格已经涨到一盒12枚7美元,也就是一枚4元人民币。

2023-03-04 08:02

随着时间推移,脱钩真的会来。到时候会怎么样?没有信心。

2023-03-04 06:04

算这些没用。美帝可以瞬间冻结,所有money归零。所有对外经贸活动基本停止。咋办?这才是关键

2023-03-04 06:13

80%的外贸订单都不见了。

2023-03-05 11:43

前提是中国出口的货物,只有中国生产特别便宜,别的国家都做不到,我不是很相信这个逻辑,别人做不到这么便宜,但也能差不太多。整体还是中国受伤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