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呎围栏》有感及投资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6

一直想写一下去年以来的投资总结,刚好今天又重新看了一下《一呎围栏》这本书,新的契机加上感触有了写读后感及投资总结的动力了。

潘总写的这本书,非常实在并且很真诚,可能与他本身在职场和投资上收获可观,从而个人能够超脱的看待自己的过去投资经历以及职场回顾。应该是前年看过这本书,当时反而没有今天读起来有心得和体会,生活很有意思,有时候同样一本书在几年前都会束之高阁,今天再读时别有一番风味,说是物是人非也罢,说是阅历丰富也好,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潘总投资的中集B,抄到了B股历史大底,最后几次过山车下来,取得了十几年下来年化百分之17左右的收益,这样的投资业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作者在反思自己的投资理念时发现了自己思维的误区:

1.沉醉于自己喜爱的股票不能自拔,心理学上叫选择性偏见,也可以说是禀赋效应,对自己选中和喜爱的东西会格外偏爱从而失去客观的判断力,从市场和论坛中寻找一切有利于自己所持标的的信息,过滤掉一切不利于自己所持标的的信息,进而产生确认性偏见。

2.基本面研究如潘总这样夜以继日的跟进以及从不落下任何一次股东大会的投资者,最后反而收益赶不上那些研究并不深入的鲁泰B万科B等等收入高,进而对基本面研究加长期持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不得不说潘总对自己投资这个事花费的精力和工夫超过了普通人,在自我反省和反思这块也是为学日益,可能与作者本身上海交大毕业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关。一路走来作者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技术分析到基本面分析+长持再到分散低估买高估卖的阶段。作者直言在采用格雷厄姆式分散低估策略后收益比以前更进一步,这也算是知识累积复利的好处。

3.任何一只股票都有周期,正如《周期》一书所言,当你忘却周期时,最大的机会和风险也就来临了。有些成长股的周期比较长,可能几十年,而有些周期就比较短,中集就是一个例子,在我国加入世贸后,集装箱市场前景广阔,面临集中度的提升以及航运的景气,而且中集B估值极低3倍左右市盈率,实现了戴维斯三击,估值更是以成长股20多倍估值,也为作者本人挣得了第一桶金。随着各种合并收购,中集也达到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之后增长乏力,董事长本人也是寻找其他增长点来跨越到其他行业。按理说,一个客观的投资者本应对董事长超强的画饼能力保持怀疑,但是之前投资的成功会让自己确认所听即所见。正是会买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在选择退出这件事上不因为自己之前的成功而路径依赖,在情况和现实发生改变时,果断退出的人才是高手。想想很多老板也会犯这种类似不会卖的错误,恒大靠杠杆发扬光大后不懂收缩退出,万科想到了退出但是一样犯了旅鼠效应错误,按巴菲特的说法叫机构强迫症,中集公司自己也犯了这种错误不断扩大规模扩充业务,追求增长。

4.多元化的公司估值会打折扣,不是简单的旗下业务市值或者估值相加,有几个考虑因素:如果清算旗下业务价值要打折扣,不断资本扩张不利于自由现金流,旗下的公司景气度和行业周期不一样很难同步估值打折。

5.一只市场占有率不高,前景广阔的股票,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率,产能扩大,同时伴随着行业的高景气,确实容易成为一只成长股,任何时间购买都是对的,但是当市场规模无法再扩大时,它本身的经营就会随行业周期浮动,此时当以周期股来分析和投资。比如前几年的牧原股份,这两年的中国海洋石油等等。

结合书中所述,我自己也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这次就作为去年到今年的投资总结吧。

2020年新冠时我大胆在春节前后买入茅台万科格力等公司,后来茅台不到一年翻倍有余,我坚持了长期持有的观点,在最高点时仍然没有卖,尽管我自己知道公司的估值已经很贵了,但是想想出厂价与市场价之间超过一倍的空间,茅台利润翻番后也不贵了,所以并没有沽出的想法。现在回头看似乎卖了就好,当时是不是也有潘总所说的那种越研究越喜欢的心理误区呢,这笔投资我的反思是我如果从头再来一遍也可能不会卖出,可能输了时间但是不会输钱,主要是当初的研究标的确实不多,一想到持有现金是最糟糕的投资就难受,假如能够像散户乙大哥一样能够切换到煤炭,那这几年就好过多了。

要说最大的失败应该是在持有招商银行上,本来我在招行上的成本是30元左右,在50-60元时没有卖出,也是持有长期投资的理念,故事到这里还算完美,后来在40-50元之间大幅加仓了很多,后来田行长落马更是让股价一落千丈,这只股票我重仓持有亏损巨大,在最惨的2022年底左右吧,有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亏损。应了那句话-新手死在追高上,老手死在抄底上。我没有理解到招行作为银行股不管它的储备拨备有多厚实,它也是一只周期股,但是从更宏大的图景来看可能也是一只伪装成成长的周期股,只不过它的每一次周期都幅度大,需要强心脏,然后在下一次周期高峰时又创新高,平滑利润,以及货币的不断扩张都给它带来了很好的愿景,可以说只要国家繁荣它可以一直享受增长的红利,与国运相当。目前的阶段就是它的周期性波动大,与其他非周期性股票的波动相比确实大。好在银行慢慢走出了低谷,我相信招商银行的最差时期已经过去,如果还有经济换挡回升,它还可以继续新高。

另一个重仓持有的是腾讯,腾讯在440元港币左右一路买一路跌,我印象最低跌到180多,我计划在150左右时最后买一笔就此打住,后来没有到,这只股也让我最惨时亏损严重,当然现在肯定是扭亏为盈了。这几年的腾讯可谓多事之秋,当它所在的市场接近饱和,没有新的增长点时就开始向价值股靠拢,也就是从成长股估值变成价值分红估值,腾讯的多元化也是很难一一看清楚,后来我做了一个悲观、中性、乐观的评估觉得3万亿市值以下应该是不会亏钱的。投资这个事情就是当你选择了这个就会放弃其他,看看这两年多少股票迭创新高,要说不羡慕那是自欺欺人,这个行业最奇怪的是它只跟你选择的方向有关与其他都没有关系,所以新手会经常得手而忘记是实力还是运气。尤其是在用后视镜看问题时,一切似乎都很明朗,让人产生急于下场大展宏图一试身手的想法。

这几年下来就是这三只重仓股一直伴随着我,去年年底时突然想试验一下港股的格雷厄姆投资法,因为大A很难找,港股倒是遍地,所以用了百分之十几的仓位来做分散低估投资,或许是运气也或许是时机好,这几个月来收益率真是漂亮,超过我选择的几只费雪式标的。今天再看潘总所写的书及其投资经历似有同感了。接下来的投资,我还是按照目前的节奏来进行,潘总所持有的中集过山车,我也一样感同身受,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我认为潘总所持有的股票是周期股,所以要分析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拐点,而我重仓持有的股票是周期更长的周期股,以我自己的理解他们还没有到达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顶点,还有缓慢甚至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你可以理解成踏浪,并且一浪超过一浪,而不是类似中集一样锯齿波式的前行。

这两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任何公司任何股票任何行业都会有周期,有的周期不易察觉,有的周期波动巨大,港股的格雷厄姆式投资法其实也是利用的周期力量,均值回归,在低谷时买入,高峰时卖出,不断买的便宜,卖出贵的就是一个优秀的组合,如果能够分辨或者提高自己对周期的敏感性这无疑会极大提高收益,成长股也要有合适的安全边际才能让自己不会恐慌中交出筹码,买得便宜再加上成长就是一只好的成长股了,买得贵了之后其中的煎熬和痛苦有事会让自己缴械,最怕的是买得贵并且还是伪成长。为了避免费雪式投资法碰到价值陷阱和伪成长,我给自己设了几条红线:第一,不能太贵,市盈率要在15倍以下。第二,业务不能太复杂,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业务可持续性强。第三,避开市场饱和和高杠杆的公司,选择资本性支出尽量少,自由现金流约等于净利润或者超过净利润的公司,自由现金流回报率超过百分之五。第四,不要选择工业周期股,选择经营十年以上,业绩稳定,尤其是在碰到逆境时逆行业表现稳定的公司,建立广谱的财务数据归纳,相信统计大数法则,卓越和优秀的继续卓越和优秀的概率大。第五,要尽量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投资圈,这样在成长性股票高估时有得切换,如果没有那就只能继续持有。第六,最最重要的是看管理层是否与股东一条心,以股东利益为核心,中饱私囊,历年言论整理,报喜不报忧,管理层持股等等判断。

其实不管是成长股还是价值股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以回报率作为计算依据,成长股看将来的每股净利润和分红,价值股看的是现在以及近两三年的每股净利润及分红率。

怎样避免自己的成长股成长太大后变成了价值股和周期股或者价值陷阱呢?我的方法是在每一次行业高峰时,公司的净利润和股价都要创出新高,并且远远踩在脚下,比如洋河股份前两年就可以选择直接放弃了,净利润原地踏步。只要不是高杠杆和多元化投资,资本性支出过多的公司,都会有退出的机会,耐心等待下一个周期到来,洋河也给与了很多退出的机会甚至很好的机会。

说点题外话,本人在职场上的清闲与潘总貌似也有点类似,只是没有做到董事长这个职位,看潘总的经历有点事了拂袖去深藏功与名的那种洒脱境界,颇像笑傲江湖的令狐大侠,上海滩的许文强,这个也是我追求的一种状态,非常感谢潘总这本书的分享,短短数言很有感触。

全部讨论

05-12 21:59

投资进了一步

学习:第一,不能太贵,市盈率要在15倍以下。第二,业务不能太复杂,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业务可持续性强。第三,避开市场饱和和高杠杆的公司,选择资本性支出尽量少,自由现金流约等于净利润或者超过净利润的公司,自由现金流回报率超过百分之五。第四,不要选择工业周期股,选择经营十年以上,业绩稳定,尤其是在碰到逆境时逆行业表现稳定的公司,建立广谱的财务数据归纳,相信统计大数法则,卓越和优秀的继续卓越和优秀的概率大。第五,要尽量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投资圈,这样在成长性股票高估时有得切换,如果没有那就只能继续持有。第六,最最重要的是看管理层是否与股东一条心,以股东利益为核心,中饱私囊,历年言论整理,报喜不报忧,管理层持股等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