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业绩会笔记(2020.4.1)

发布于: iPhone转发:13回复:20喜欢:40

个人微信公众号:长跑投资

CFO报告

行业:2019年药价下降,行业增速下降,创新药加速,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

业绩:2019年营收增长12.4%,盈利增长6%,正常化年度利润增长23.4%。差异原因主要是马来西亚所得税政策变化,计提了所得税(3亿多)。

新税法:2018年前为固定2万马币税费(约合3.3万人民币),由于纳闽岛新税法,2019年起,改为特定行业税率3%,其他行业24%。

申请退税:其中,康哲符合3%税率,纳闽岛政府于2月向马来西亚政府上报,目前仍在审批中,报税将在5月。

业务重组:马来西亚公司业务将分别由香港、澳门和两家迪拜公司承担,有利于引进人才,预计2020年税率较19年中期增加1%,19年中期税率10%。

财务指标:销售单价下降2%,增值税下降抵消了降价;毛利率上升1.5%,高毛利产品权重上升;由于规模效应,行政费用下降。

派息40%,ROE保持20%以上;负债率6.2%;现金及票据22亿;研发支出4.19亿,占营收6.1%

Q&A

Q1:紫杉醇注射液进度

A:目前核心是补资料,需要做200-400例临床。上市有两种方式:一是等海外彻底申报,然后在国内审批,预计2023年上市;二是同时申报,进度可能会快一点。

Q2:疫情对国外生产和供应链的影响

A:欧洲1月底开始航班减少,2月初公司启动应急机制,主要考虑3各方面,分别是工厂API情况,制剂生产和货物运输。目前API供应稳定,疫情影响较小,停产3个月不会断货。公司加速成品运输进度,通过包机安排运回国内。目前仓库库存(包括在途)可使用超过3.5个月。

Q3:账面现金充足,是否回购

A:更多考虑未来,发展品种。

Q4:马来西亚税务问题

A:前面报告已经提过。纳闽岛政府2018年底提出调整税收,公司迅速进行业务架构调整,2019年开始运作,2019年10月完全到位。业务调整后,2020年税率与2019年差异不大,预计税率增加1%。

Q5:未来1-2年研发费用指引

A:临床费用不超过1亿,临床团队40多人。海外已经把方案做完,所以不需要创造力,只需要执行力,费用显著下降。目前需要尽快入组,有2千人团队在做。由于FDA已经批了,成功率高。除了紫杉醇,海外已上市品种可以进行资本化。

Q6:氨氯地平对波依定的影响

A:目前看,仿品对波依定在2020、2021不会有影响,未来波依定增长可期待。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不是同质化竞争,目前VBP城市没有受到影响。

Q7:疫情对1季度销售影响

A:目前1季度结束,从内部数据分析,疫情有一定影响,比去年1季度略有增长。医院门诊已恢复70%-80%,未来2、3、4季度销售将恢复,预期20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VBP对公司2020年没有影响,2021年影响非常小,2022年部分品种受影响,但是有新产品上市,可以抵消。

Q8: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增长驱动力

A:公司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挑品种的能力,二是销售网络。

康哲为什么这么坚固?命好吗?不是命好,而是会挑品种,并且可持续。公司在某个领域深耕,做独家品种。公司理念是买成熟品种,这样很难出爆炸品种,但是可以很坚固。例如3.1亿美元买波依定,现在已赚回本钱。2022年会有大量品种上市,拿到有竞争力并且满足临床需求的品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是销售网络,团队人均费用低、产出高,新产品出来,可以快速推广。

另外,公司现金流很好,可以保证持续发展,不断引入品种,公司可以非常健康的发展。

Q9:仿制药利润率水平

A:集采与家数有关,超过3家才会触发国家集采,2家会有省级集采。仿制药降价与竞争格局有关。竞争越激烈,降价越多。

康哲的品种有巨大无比的竞争力,FDA通过保证高质量。如果通过一致性评价,利润水平会高于当前。2022年仿制药新品种可以对冲2022年VBP的影响,目前公司在研仿制药以国内水平做不出来,可能少数能做出来。

Q10:新产品进度和上市时间

A:紫杉醇有两种方式上市,一是FDA通过,然后做对照PK,只需要做了PK就行,对结果没要求;二是做400例临床,中国也帮忙,保守预计2023年能上市。Desidustat是全新靶点的药,在做三期临床,目前上市的只有阿斯利康,国内有在做的只有5-6家,只是一期临床。CG-CMS-001是重磅的复杂难仿药。

国内有6个三期产品的公司有几个?而且这些品种都是FDA通过的高质量品种,这6个将超过现有品种。未来还将继续引进,2022年将有大量品种上市。

Q11:创新产品销售预期

A:全部过10亿,具体要看定价。国外定价较高,国内会具体考虑。

Q12:销售渠道是否布局OTC和线上

A:处方药和OTC有区别。公司3年前关注零售,并组建团队,零售占比不断上升,其中波依定零售占比30%多。目前已有1千家连锁药店合作,覆盖单体药店10万家。国内共有30万药店,其中15万家是连锁形式,15万家是单体,连锁会是趋势。

整个医药行业零售占比23%,行业增长率4.8%,零售增长率7.1%。实体规模4千亿,电商规模只有138亿,但是增长率40%。目前公司已经与阿里京东等合作。互联网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康哲药业(00867)$ $恒瑞医药(SH600276)$ $药明康德(SH603259)$

精彩讨论

财富捕手2020-04-03 10:09

虽然我也听了会,但还是感谢分享!有些细节没写在这里,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林总说找到对的产品“是文化,是习惯”,深感林总是医药界的资深“价值投资者”!市场暂时不认可没关系,康哲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比较独特,后续业绩才是王道!

全部讨论

2020-04-03 10:09

虽然我也听了会,但还是感谢分享!有些细节没写在这里,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林总说找到对的产品“是文化,是习惯”,深感林总是医药界的资深“价值投资者”!市场暂时不认可没关系,康哲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比较独特,后续业绩才是王道!

2020-06-03 20:52

MARK一下$康哲药业(00867)$ ,在低于高管增持价格(老总最近二个月8.8到9.2港币之间貌似买了小一亿)以下播点种子,输时间不输钱
Q: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其实全行业的制药公司都面临产品线创新升级的问题,请问康哲在产品的开发和海外代理权的获取上,相对来说新的行业环境下,有哪些战略思考?
A:确实整个行业这几年的变化非常非常的大。因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带量采购的政策出来,实际上来讲,我们康哲是被严重的误杀的。因为大家可能原来理解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原研药。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原研药,但是我们在原研药评估品种的时候,对品种的难仿制,或者技术上或者是标准上,质量上其实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所以其实到现在来讲,波依定还没有一家过一致性评价,黛力新也只一家过了一致性评价。在新的集采政策下,我们相信会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来替换迭代我们更多的新产品。所以在2018年开始规模比较大的去投资一些海外的研发公司的股权,或者找一些合作伙伴,采用合作的模式。因为我们在海外有二十多年的背景,还有二十多年的良好的声誉,因为这些我们基本上现有产品的供应商都是在欧洲为主,也有少量的在美国日本的市场,他们对康哲的职业操守,合规建设,包括产品的规划及策略,还有学术推广的模型还是非常认可的。所以在此前提之下,我们在海外去找些研发公司,就会有很多的资源,有很多人给我们做一些推荐介绍。所以我们看到短短的一年两年的时间,已经布局了接近二十个创新产品,并且创新产品对我们来说更多的可能是要找一些适合我们去做推广的。因为康哲的优势是学术推广的平台和学术推广的网络是非常的专业,也是管理效率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只要找到一些快速的创新的产品,就可以通过我们商业化的能力,尽快的推向中国市场。所以我们现在的19年的短期的策略是找海外已经上市的创新产品。那么创新等级上面我们肯定最希望的一些先导化合物或者创新的生物制剂。即使不是这样我们也要做一些,比如说一些505BR类型的创新的给药方式,创新的制剂的这些产品,这样实际上可能会比原有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有一些差异性的特点。因为在我们过去的推广模式中,我们一直是靠产品本身的学术作为基础。可以看到其实我们康哲过去的推广,并不是靠大量的费用去做推广,我们是基于产品本身的学术作为基础。所以我们在产品本身上面一定要看他现在跟同类的产品,同样的治疗领域的产品的优势跟别人的优势是什么,我们能够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哪些方面,这是我们在评估产品方面比较重要的。所以在这样的评估情况下,可以看到刚刚前面介绍的一些创新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足够的差异性,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学术推广下进行非常好的品牌基础,然后快速的上量。所以我觉得在我们的这样的战略布局下面,我们创新产品未来还是继续会投资一些研发公司股权,或者是战略合作获得创新产品中国的权利。所以创新产品的持续不断的开发投资或者是获得授权是未来中长期的发展的战略。现在的创新产品的合作模式上面都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大家更多的是希望利益分享的。因为前期其实支付的对价也不需要很多,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去双赢,靠我们的学术推广的能力,去把量做大。所以双方共赢的模式就会用一些loyalty的方式去合作。对康哲现阶段来讲,我们是创新产品获得效益最佳,也是快速的,可以多科室的找到一些最适合的一些产品,我们就可以在中国陆陆续续从2021年开始,每年都有创新药进入学术推广里面来,作为我们销售的可以推广的产品。所以是我们的创新药的这块的简单的说明。


Q:新活素主要是a股西藏药业的产品,后来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我们拿到的产品的销售,请展望一下新活素这几年产品销售的情况?
A:新活素我们是08年开始的,当年西藏药业找了很多的合作,当年500万的销售,我们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面,帮他做完了Ⅳ期临床,Ⅳ期临床的结果也是非常的好,产品在急性心衰的学术上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所以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整个新活素的增长也是非常的好,特别是在进入的医保目录后。虽然是降价进入医保目录,但是因为本身产品的疗效好,所以可以看到在从一七年底大概是九月份各个省陆续开始执行医保,到一八年的全年,其实我们完全吸收了降价的影响,额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所以可以说新活素的产品医保降价对更多的病人使用产品带来的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两年以后新的合约续约,新活素还在医保目录里面,那么我们相信医保继续会对新活素有一些帮助,我们希望还是能够保持非常好的增长。


Q:藏药的市值骨架非常低,在股权层面看,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想法?
A:关于股权方面,因为现在已经是第一大股东了,应该是有36%+,接近37%的股权。我们更多的还是希望未来投资更多的创新的产品,暂时目前来讲可能在现有的方面不会有太多进一步的股权上的考虑。


Q:大概在18年收购了两个产品,波依定和依姆多,请评价一下这两个产品未来的销售的展望?以及进口原研药原料未来竞争的状况?
A:波依定因为是治疗高血压的,并且在CCB里面也算是非常有品牌的产品。前面也提到了,按照新的集采规则,必须是国内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的产品至少有两家过了一致性的评价才会纳入到国家集采。因为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家批准通过一致性评价,以我们的感觉来看,应该短期这一两年集采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后面的比如一两年以后的影响,只能动态的观察国内的仿制药通过的的数量是多少。对于产品,因为波依定的产品,相对来讲是原研的品牌的药物,基数还是比较的大,也是十几个亿的销售,这两三年整个的增长是个位数的增长,相信正常情况下,个位数的增长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依姆多因为整个是西藏药业去购买的,在这里我可能就没有办法说太多的东西。因为只是做国内的推广,实际上应该现在也没有集采的影响,相信销售应该也不会跟以前有太大的异常。


Q:产品研发策略上,现在偏重哪些治疗领域,或者偏重些核心的技术平台?
A:实际上我们对领域来讲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因为现有的产品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国内三甲医院的主要的科室,包括心脑血管、消化、儿科、眼科,皮肤科、肝胆外科,基本上都已经覆盖。所以不管哪个领域的产品,只要到我们的网络里面来,实际上都会有协同的规模效应的。像现有的新的这几个创新药,涉及眼科,皮肤科,心脑血管实际上都是现有的,已经覆盖的科室。所以对科室来讲,可能我们的定位是全科室都可以推广。所以在创新产品上面,首先看的是的技术上的竞争的优势,与现有的治疗的手段有什么样的差异,如果完全比现有的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有优势,或者是更安全,更有效,更快速,就可以达到差异性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在推广过程当中的策略。有差异性,在推广的过程就会靠这种学术的差异,让医生去找到更适合的病人,所以这方面可能是我们现在在评估产品的时候,觉得适合去推广的重点。在领域上面我们觉得全科室都可以做,因为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通过自己不断扩展新的领域,但是整个的协同效应是可以看到的,因为整个的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并没有出现,进入某个新的领域后费用率特别高的这种情况,所以相信协同效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技术上面各种方式都可以,只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只要技术比现在的产品有创新性,或者是有在治疗的效果上面的差异性也都可以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不设过多的限制。


Q:我们创新产品的布局比较多,有投资股权也有权利许可的,能不能梳理一下后面创新产品在国内的销售的预期的时间表。
A:在ppt里面第十八页。现在的创新产品有5个,在这里都有介绍。大概预计的上市的时间,像地西泮是治疗6岁及以上的反复癫痫发作,只要做简单的PK实验,就可以上市,因为他是比较对症的用药,所以预计明年可以上市。环孢菌素和治疗银屑病的这两个产品,是预期在2022年,紫杉醇浓注射液还有治疗肾性贫血的产品是2023年。所以现在基本上内部所有的临床的规划,包括工作的安排,基本上是按照来完全布局和上市时间表来推出来的。


Q:前面提到销售的协同的效果,我们创新产品比较多,未来的学术推广的队伍的建设情况计划如何?
A:这几个产品,比如地西泮是心脑血管线的,现在心脑血管线是专门有人在做的。第二个是眼科,也有眼科的产品,第三个皮肤科,也有皮肤科的产品,第四个是肿瘤,虽然我们没有专门的肿瘤的产品,但是实际上有的产品,比如黛力新实际上肿瘤科也会有,在肿瘤科的医生包括的专家层面这些都是相通的。所以在创新产品未来的推广上面,可能会专线去做推广。比如我的眼科线,就专门做眼科线。因为现在心脑血管线是专门独立出来,但是另外的消化线和眼科皮肤是混在一块,看每个省区觉得怎么样效益最佳怎么做。但是未来如果这些创新产品出来,一定会把创新产品单独分出来。所以按照这种思考,后面肯定会再去增加人员。我们2019年就已经增加了大概300人,原来大概2800人,未来还会不断的增加。因为我们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都是学医学为主的,还是要有培训成熟的过程。所以在今年还会增加,来为我们的创新产品做推广,这是有做规划的。


Q:今年的业绩指引如何?
A:因为整个疫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现有的主要的产品跟去年一样能够保持双位数的增长。不考虑外延或者新产品引进的情况下,现有的产品双位数的增长


Q:公司目前三千人左右的销售人员,业内龙头处方药公司有两万人团队,未来的销售团队的规划如何?
A:康哲的推广模式呢可能还是有一点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的推广模式首先是基于产品本身的学术的证据和学术的反馈,通过全国的各种的会议,包括国家级的大课题,区域级的,省区级的或地市级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去做推广。我们可能并不是靠一对一的拜访或者一对一的跟医生去见面的方式,我们更多的还是在做医生面的工作,而不是靠点对点的工作。所以我们觉得靠医生面过各种的会议和渠道,去认识到我们产品的差异,我们的推广的效率可能也是蛮高的,所以我们并不会是像其他企业一下子搞了上万人的团队,绝对不会。但是可能每一年增加个几百号人,我觉得还是会存在的,因为毕竟我们还是有这么多的创新产品在做。因为我们康哲的推广模式一直强调的还是靠学术本身带动,靠各种会议的面,对医生的带动去做推广。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康哲的销售费用率也是这行业里面做的非常低的,原因第一是我们以产品的学术作为基础,第二我没有多余费用去做一对一的专题和拜访。更多的还是靠学术的认可,学术的服务,学术的支持,让医生去了解康哲的产品。康哲的形象应该更多的对医生来讲是专业化的产品品牌,所以我们可能稍稍有一点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


Q:我们最近也看到很多国内有成熟的商业化经验和比较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有非常丰富现金储备的国内的大药企,比如像中国生物制药和石药集团,也在频繁的进行产品的合作引进,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包括对国内biotech的股权投资等等。想问一下康哲和这些药企相比,在BD方面的差异化和优势在哪里,以及未来整个康哲的BD方向和合作方式是否也会考虑对于国内这些biotech提交上去的产品的代理或者是投资?
A:前面提到的康哲对产品的可能的要求会比较的高,是希望是创新的产品与其他的创新产品有差异,不是要一模一样的。因为如果是完全一样的产品没有差异的话,可能康哲的学术推广就没有优势。因为本身来讲,就康哲的合规要求没有多的费用去做同类的同质化的产品。所以康德要找的产品更多的是有差异化的产品,我们跟其他的创新产品有什么样的差异化。当然可能别人也会说我们的个Tildrakizumab单抗也是类似的,但是我们的定位是要做最具效益比的单抗类的药物。因为我们跟印度的公司合作,在成本上有优势,所以我们也会给病人最具效益比,或者是最有效同时价格又是比较让病人接受的产品。所以我们在做BD的时候,我都要评估差异点是不是适合去做推广。如果适合,我们就ok。如果国内的药厂也有产品,大家商业条款上能够谈到一致的话,我觉得也还是有机会。我们不会不去跟国内的合作,因为国内的之前也有沟通过,但是可能对产品本身,包括可能对商业条款上,也可能大家考虑的点都不太一样。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只要大家的BD产品符合我们的特点,差异性的特点加上商业条款上都是有可能的。


Q:在做BD上面的模式我们康哲比其他的药企做的更早,可能像中国生物制药都属于后来去开开始做这种模式的,但他现在也储备了150亿的现金去做这方面的准备。假设比如有很好的品种,我们和其他药企都想去获得这个权利,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觉得康哲和他们相比在获得产品上面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优势?
A:我觉得国外药厂,特别是规模大一点的药厂,可能他对国内的药企的合规上面可能会有很多的要求。我觉得康哲可能在这一块上面,有现成的因为跟大药厂的合作,包括合规的体系比较的完善,这里可能有一点优势。另外因为我们过去做品牌药进口药的推广的模式上面,因为已经验证了我们品牌非常成功的这些案例还是比较多的,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要去拼钱的话,可能我们没有优势,但是我觉得从品牌从学术,包括未来的对品牌的规划上面,包括整个学术的的地位各方面的,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觉得肯定也有项目,可能我们觉得贵了,我放弃的项目一定会存在的。因为我们相对来讲还是希望能用比较低的代价拿到非常好的产品,这是康哲一直希望做的,因为我们毕竟还是要考虑到长期的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去引进产品,在研发方面持续投资,所以这可能康哲是过去固有的思维方式吧。


Q:关于行业政策,可能今年就会看到非常大规模的药品的集采,有一些地市其实现在也在进行像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的集采。最近听到法是医保可能会对目前已经在医保内的一些独家的产品去进行谈判和降价。像康哲本身是有比较多的独家品种的,请问公司是怎么看待和研判未来政策的走向的?我们对于全行业大降价的政策的应对措施是怎么样的?如果像我们的一些产品,如果在最近一两年还没有上市,但是我们一些独家品种可能面对谈判降价的情况,是否会出现对业绩的负面的影响?
A:地方集采还要看很多的细节,因为只是提出了概念,但是操作层面怎么操作我觉得是要看各个地方的一些细则,因为现在并不明确细则是怎么样。但是我们的产品的特点是,虽然是做独家的进口的品牌的药物,但是我们的药其实定价都不是很贵。包括刚刚提到的医保的问题,首先是治疗的疗效是不是有循证医学的足够的证据证明,第二个的价格到底是什么定价。因为一直谈药物经济学,还是要看同类的治疗的产品,我们的定价是怎么样,别人的定价是怎么样?像我们今年新进的喜辽妥,才二十多块钱,是没有降价进医保的。所以虽然独家的,虽然我们是进口的产品,但是我们的定价其实都不贵。像我们的其他几个产品都是几十块钱的进口的产品,喜辽妥、施图伦、慷彼申、黛力新包括波依定定价都不高都是几十块钱。所以现在对今年的整个趋势判断应该不会对我们有太大的影响吧。这是第一点。第二个的话,因为刚刚我们前面也提到了,我们创新药是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市,但是我们也有一些仿制药。仿制药我们基本上在明年都能够批准上市。如果仿制药出来的话,实际上完全可以弥补一部分比如集采价格带来的影响。所以实际上现有产品降价短期对我们没有重大的压力,但是中长期肯定都要面临,但是我们有新的东西来补充进来,我相信我们能够有比较好的品种的对接,保持相对稳健持续的增长。


Q:关于我们和太阳的合作管理层预期这部分产品可以实现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大概在什么样的体量,以及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利润率大概在什么样的范围?基于合作,我们公司内部有没有测算过像仿制药的合作引进跟我们其他的创新药的合作引进对我们康哲在投资回报率上,仿制药部分会不会偏低,有什么样的差别?
A:在ppt17页也提到,我们引进的这些仿制药基本上的特点是国内通过一致性评价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是还没有么快能够出来。我们在引进的时候评估短期的两三年可能都不会有三家出来。我们在BD的时候都要去做技术上的评估的。所以如果我们是第一个批准出来的仿制药,我相信利润率的水平,包括的市场的规模,其实都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刚刚前面我们也介绍了,这些产品原来的IMS数据有的三十几亿,十几亿的,我们进来后保守估计也都能够有,因为一样也是进口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价格越低的,我相信市场牵引力应该是有非常明显的获得。所以我们这一块上面,我们肯定是希望这些产品未来额外的带来的销售能够有十亿以上等级的规模。利润率的话我觉得应该也不会很低。现在如果是只有我们一家出来,我觉得利润率估计会跟现在的利润率不会差很远。因为本身来讲如果是集采的话根本就没有费用,基本上毛利就是净利。当然到最后的阶段,整个国家来看,对仿制药未来的定义的利润率,完全白热化竞争的仿制药,大概就十几到二十的实体的利润率会是常态化的。但是我们因为是有竞争优势的,先通过一致性评价出来的产品我相信净利润率应该会更高一些。

2020-04-21 22:13

Q4问题中,“2020年税率与2019年差异不大,预计税率增加1%”,是否应该为“2020年税率与2019年年中差异不大”?

2020-04-04 22:40

专业

2020-04-03 21:44

不错会议纪要很详细

2020-04-02 21:34

所以计提的所得税大部分会回来对吗?

2021-04-14 12:00

Q8: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增长驱动力

A:公司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挑品种的能力,二是销售网络。

2021-01-26 23:36

学习

2020-11-17 16:46

感谢分享,康哲药业业绩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