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毛利率问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9回复:119喜欢:594
多年前,我列出来中国石油、四川长虹、贵州茅台、万科四家公司的2000年到2010年的毛利率表,让人判断,分别是哪家公司? 

      得到的答案也让我很惊讶,想不到大家对毛利率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偏差,而导致无法得到一致性的意见。可见加强对毛利率的人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从表现上看,仅仅是一个百分比的问题,然而背后确实涉及到企业所在的品类及在品类中位置好坏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现象背后的数据表象。通过表象去看到数据背后的问题,往往不是那么容易。

   比如有三家医药商业的企业,分别是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如果要考察毛利,那么我就可以大致判断,老百姓与益丰药房可以差不多,而一心堂可以稍微高一些。为什么呢?虽然它们都是医药商业企业,但它们的品类业态是有些不一样的,前面两个类似于过去的苏宁与国美,以便宜为主要特性(相对于以前在百货公司卖家电),而后面的一心堂,更是以密集开店为主,以便利为主。 这样的特性差别,导致了它们毛利率之间会表现得不同。我们在分析企业的时候,不应该也没必要认为一心堂稍微毛利率高一些,就人家有造假的嫌疑。其背后是由于其所处的定位不一致所造成的。

   今天组织内部分析到一家企业——老恒和酿造,我们对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将原本大多处于低端的料酒,开发出了高端的品牌。


      这类工作完全是可以由古越龙山搞定的,但愣是古越龙山没有去做,古越龙山选择了延伸,而不是打造好的品牌。反而老恒和酿造在做这个事,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可能是看得企业还算多,我一听,就觉得应该是有戏的一家企业。老恒和处于一个有品类,无占据心智品牌的地方,这往往是一个企业能够得以崛起很好的机会。
  
     在分析企业的过程中,有人就提到了高毛利率的问题,因为达到了50%以上,而同时期,古越龙山的毛利率只有35%附近。

   我们需要对这个毛利率进行怀疑吗?个人认为这完全没必要。当然作为检查,核实一下相关数据还是有道理的。在大家的心目中,好像黄酒的毛利率就应该比白酒低一般。我觉得这种思维是不对的。不是黄酒的毛利不高,是很多黄酒没做好。 理论上黄酒是有企业可以做到茅台毛利率差不多的机会的。

    我做这个判断的根本原因是黄酒在中国人的心智中地位一点也不比白酒差,而且黄酒具有白酒所不具备的品类好处,就是具有养生的好处。有些人研究茅台护肝,不管是不是真的,那都会是无用功。而研究黄酒养生,那可是不研究也是大众所知道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品类得以壮大的基石。 那么为什么没有做好呢?没有很好的企业领导人,我觉得这个就是关键。 好的企业领导人可以借势品类的力量为品牌所用,差的企业领导人是品类的力量被企业所消耗掉,两者之间差别很明显。

   回到毛利率的话题,不管我们怎么分析毛利率,有四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仅仅拿其与其他类似企业进行对比,往往是不够的。我个人也不赞成进行比较,比如茅台的毛利率没有必要与洋河进行比较,更没必要与牛栏山二锅头进行比较,比较不通的。

 第二在分析毛利率的时候,应该要想到,现在的毛利率是过去商业模式实行的结果。也就是毛利率的数据是由于过去的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跟毛利率差不多的财务数据,都是对过去资料的反映,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就是品类的稳定性会明显影响到毛利率数据的有用性。

   第三,就是不要把毛利率的高低看成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种绝对标志。毛利率低有低的好处,高有高的好处,有些人喜欢投资高毛利率的企业,这固然很好,但是低毛利率的企业也可能是很好的企业。 大家都知道毛利以外,还有三项期间费用,有时候会计的一种处理方式,可能会导致毛利率中的东西内容跑到了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里面中去,从而使得毛利率数据有所变化。
   
   第四,对于多业务企业,尝试着按业务、按品类,按在品类中所处的位置,分离出你对各类业务毛利率的认识。现在上市企业很多都有不少业务,然后导致很复杂,如果主要业务有两三个,那么分离业务去看待毛利率就尤其显得重要。比如在医药企业中,我就很喜欢将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隔离得很清楚,因为两者业务实在不同,对企业的能力要求也明显不一样。


   我很好奇,大家如果不去看资料,能够区分出,我前面列到的四家公司分别是谁吗?

精彩讨论

星梦天空2016-05-02 16:32

长虹 茅台 中石油 万科

oversoul2016-05-02 16:01

老恒和这个企业要是放在大陆,这个价格我很有兴趣买一点,可惜这个企业是港企并且在港股,我能给的价格起码还要再打对折。
这涉及到老千风险和香港地区经济总量衰退的经营风险,近年来港台地区的老板的自以为是让他们吃尽苦头,可能对折都不够。
股息才2%,食之无味啊。

莊尼2016-05-03 00:51

一間浙江省百年老店醬油廠, 點解一在香港上市就變了港企, 按你的想法,中國人去了外國就應變了老外, 另外, 老恆和產品在港好難找, 因它跟本切頭切尾是一家內地企業, 市場一直在內地銷售, 香港人10個人10個也不知, (如果它沒在港上板) , 老恆和根本沒有在港銷售, 那香港哀退會帶給它什麼經營風險(市場不在港),它也不想在港上板, 你內地停IPO, 就算不停也不知排到何年何月, 唯有到港上市, 內地上市格價好,只因為內地市場封閉, 塘水滾塘魚, 外資基金投行買入有限制, 又缺乏對沖衍生工具, 沽空你期指你又說人惡意沽空, 炒了那麼久期指股票, 從來沒聽過有善意沽空, 沽你就肯定你有問題才沽你. 你又不高興去找公安捉人, 內地係市場不開放價格才離地. 致於動不動說老千股, 人家千你什麼, 人家公司明明年報跟你說明虧蝕, 年年虧, 年年供股問你拿錢, 為什麼有人買, 就搏它賣壳升幾倍, 說白就貪, 等於食白粉賭錢, 只怪人騙你, 牛不飲水又豈何按牛頭低, 如果真變壳股, 一夜升了1,2倍, 到時又怨變了壳升那麼少, 正老千股. 一家公司到底是港資或國內資本也弄不清就別說3道4. 人家百年老店淪為要打折. 股息2%, 中人壽及平保只有1.6% 及0.8%, 這2家才是食之無味. 還有買股從來就是炒股價升值, 用股息買股死得了, 你看創業板有多少派息, 人家股價是倍數升, 厭棄股息低你放銀行, 反正你看股息不是看股價升值.再說好多AH股, 即2地上板, 這是否叫雜種股, 那要不要買,要不要考慮經營风险。因在港上板。

行云流水cl2016-05-02 15:57

我个人觉得3是中石油,四是万科。数据截止到10年,这和油价的走势有关系

格一下2016-05-02 16:10

你说的对

全部讨论

2016-05-03 10:48

渔夫一定是江浙人吧,喜欢黄酒,其它地方其实喝的不多,不过的确要健康一些。

2016-05-03 10:06

不看报表纯粹猜的话 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毛利率最高的一定是茅台一瓶水加上茅台的标签就可以买好几百 毛利率不高企业自己都不好意思 然后最低的是长虹 产品竞争激烈 且长虹缺乏创新不来低价怎么卖的出去 万科地产 印象中15年好像全年全国销售金额/住宅销售面积 好像不到7000元/m2 地产成本不会低于4000元/m2 这样一算毛利率大概是43%,万科这样走量的公司毛利率应该多数情况下在43%以下 所以第3个应该是万科 剩下那个毛利率33%~53%那个就是中石油了 所以是 长虹 茅台 万科 中石油

2016-05-03 09:26

转载

2016-05-03 09:08

2016-05-03 09:05

民企 必须有高毛利商品才能活下来,否则早晚完蛋,某上市公司保健品,早10年前就卖10多元1盒,会计账上 产品材料成本才3毛 好像还把广告费算进去了 ,报表显示毛利率可能在50%以上,这样的公司才能一直赚钱,其实很看好现在的我武生物,不过都说它到行业天花板了,

2016-05-03 08:40

市场很重要!国外市场上买的奶粉质量就是有保障,国内市场上买的进口奶粉我还是信不过!老恒和在A股市场上市,这个价必须买,但在香港上市,就只值这个价了,熟悉港股的都明白。

2016-05-03 08:28

Z

2016-05-03 06:35

学习、

2016-05-03 04:27

好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