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马克斯备忘录3: 微观经济学101——供给、需求和可转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7回复:28喜欢:218
决定一项投资是否成功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是投资标的的内在质地而言之,就是你以股权或是债权形式投资的公司到底有多好?假设其他条件不变(Ceteris paribus),投资于好的公司总是优于坏的公司。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Ceteris paribus),是经济学家们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意思即保持除此之外的其它因素不变。诚然,给定价格,投资更好的公司一定优于更糟糕的公司。然而,一是其它条件很难不变,二是你几乎很少碰上,在相同价格下,能有两个明显质地不同的标的供你挑选。

(注:就股票而言,投资标的的内在质地就是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问题。)

     第二个决定某项投资是否出色的因素是价格。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给定同样质地的两个资产,更便宜的总是更好的。

(注:两个决定投资是否出色的因素,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很多懂企业经营的生意人,在第二个价格因素中给予过于乐观的价格,而导致了最终的投资绩效,我个人觉得价值投资者最在意的应该是第二个因素,然后在第二因素的基础上,思考第一个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的缘故。但无论怎么样,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下的,很多时候,不能判断竞争优势情况,就无法给予合理的价格。
 
    实际上做好投资,搞定以上两个因素意外,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就是耐心因素,三个因素加起来,就基本上是我们作为投资者能影响投资绩效的主要因素。)

      大量的投资者通过寻找那些具备更好的产品,更出色的管理,更优质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公司来投资,他们只愿意投资高质量的资产。

      而我们并无此奢望,相反,任何追求极高质地资产的行为都与我们的投资理念相悖。不管是在可转债,高收益债还是困境债方面,我们投资的公司并非广受追捧和高评级的资产,相反他们的质地参差不齐。

     相对于公司的绝对质地,我们更关心其购买价格。简单地说,我们觉得,“只要价格合适,任何资产都是AAA级的”。之所以这么说,有很多原因,例如,这样做将面临相对更少的竞争对手。我们认为,保证投资成功的关键是购买物超所值的资产而非去追捧优质资产,因为为优质资产支付过高的价格仍然存在风险。

(注:不要支付高价,需要作为投资的一条禁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等不到就算了。)

     以上说的这些与微观经济学又有什么关系呢?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价格形成机制的学问,而大部分价格的形成可以归因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供给水平不变,如果需求增加,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则价格下降,这就是购买那些大家都争相购买的资产往往不是一项成功的投资的原因,80年代很多的房地产投资不幸,就是因为过度的需求以及极为容易获得的信贷诱使开发商建造了太多无人问津的大楼。后来出现的大量的LBO收购失败案例,也是因为过度投资的需求使得公司的价格被推得太高了,远远高出了其发展前景能带来的现值。

     相反,去购买那些没有任何人瞧得上眼的资产反而最后能够成功,据此,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下可转债市场目前的需求水平以及它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

     之前夏季的时候我写文章提到,可转债具有一种优良的特性,即当股市整体上涨时,它能够充分享受整体估值上升带来的好处,而当股市整体下跌时,它又能够抗跌。在到处充斥着不确定性的今天,这种特性对于投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但是之前我说漏了一点,现在我想在这里补充上,就是如果你想买到便宜的可转债,只有在大众对其相对需求水平较低的时候才能实现。

注:可转债就是上市公司可以以很低的利率——每年0.5%到2%——向债券持有人借款,但是给予补偿的是一张认购期权——可以用预定的价格在转股期内买入国内公司的股票。

    可转债是安全投资的重要法宝,我觉得做价值投资的投资者,都需要学习学习可转债怎么投资的问题。在国内有安道写的《可转债投资魔法书》,是一部极好的投资教材,值得投资多看几遍,我记得给我的小伙伴开始谈投资的时候,就让其好好地看了这本书。我赞成在投资的时候可以配置部分的可转债,作为类似现金的替代物与补充物。)


     1992年的今天,大量的投资需求托起了股价。很多资金流向了共同基金业,而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一些之前短期的低收益投资。但是涌入可转债基金的资金却不多,下面一段巴伦周刊上的文字可以看出端倪,其中的数字很有意思:

     众多的可转债基金并未获得太多的尊重。1991年他们的表现很出色,获得了30%的年均收益,与标普500指数相当。但是今年当标普500指数略有下降时,他们却逆市上涨了3.5%。 这很有意思因为类似可转债的股债混合产品,常常是一种相对于股票更保守的选择,其在股市走牛时,能够充分享受牛市带来的收益,而当股市走熊时,它又能抗跌。

       投资者们常常能快速的找到比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收益更高的投资产品,可是这次投资者却刻意地远离了可转债。截至6月30日,可转债基金的总资产达到23.6亿美元,仅仅比年初时增加了1亿美元。远远低于1987年股灾之前53亿美元的峰值。

       1977年至1984年间,可转债共同基金的数量一直保持在7家。到那段时间的末期,这些基金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4.52亿美元。然而,截至1987年,可转债共同基金总数达到了30家之多,总资产高达58亿美元,相比之前增长了13倍。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正是因为1985至1987年间大量的资本流入可转债,从而“污染了这片领域”,使得这里充斥着太多定价过高的证券,从而使得投资者整体表现不佳。

      接着市场急转而下,可转债基金的总资产跌落到1989年底的32亿美元,只有1987年水平的62%。我认为,当大量的资金涌入的时候,将标志着未来投资的业绩将会变差(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做些可转债的投资应该效果不错。现在可转债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这给了那些希望做逆向投资的人更多选择便宜货的机会。而我也希望你可以更多的关注可转债作为一部分股权投资的替代。

1992年10月8日

全部讨论

2023-03-01 17:56

价值投资 重点 竞争 垄断(投资反思)

2016-12-28 18:23

霍华德马克斯备忘录3: 微观经济学101——供给、需求和可转债

2016-07-28 13:14

可转债,有机会学习下。

2015-12-09 15:05

2年前就学习过本书

2015-12-09 00:35

老师辛苦!顶你!

2015-12-06 21:33

2015-12-06 13:20

马克思备忘录3 好公司 好价格 耐心。

2015-12-06 12:25

好公司好价格,几个字,只有几个人能做到。

2015-12-06 10:36

可是,现在可转债都溢价这么多,没法投资啊。

2015-12-06 10:08

买了马克斯的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但是没有你翻译的好,你能出本书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