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5年不涨,可你知道25年前发生了什么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80喜欢:25

我们继续聊港股。最近评论太多了,我看不太过来,下午我看看。港股在1997年最高上涨到了16820点,和今年的低点18235极其接近:

因此,雪球上对港股25年不涨展开了激烈讨论。无论是谁,包括很有公信力的万粉大V,黑港股似乎一直是正确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1997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下面我们就回到1997年,带大家重新梳理一下发生的事情。

1997年——东南亚被索罗斯狙击

1997年,整个东南亚出现了系统性的(),背后其实就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推动的。他们先是在东南亚投资赚取东南亚高速发展的红利,制造泡沫。然后在泡沫很大的位置疯狂抛售、散布恐慌,然后乘机(),再赚他一笔。

具体的事情需要大家动手百度,文章里不方便展开,望谅解。

看看泰国的股市,跌了80%:

马来西亚的股市腰斩两次:

看看印尼的股市,只剩三分之一:

我就在被很多人吹捧的新加坡,可惜的是没有1997年新加坡股市的数据。但是,新加坡经济发展速度快,可他们的股市横盘就是不涨,这么看看大A和港股其实挺好的:

25年前恒生指数为什么这么高?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就是国际炒家制造的泡沫。过去,恒生指数20000点是泡沫,现在的20000点确实铁底,这就是区别和港股的进步。

这就像上证指数的3000点。以前3000是震荡的中枢。现在3000是底部。

因此,我劝大家,看到一个现象后,要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你对恒生指数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点数,那我不认为你能够穿越牛熊

那要怎么做?深入思考,25年前发生了什么,港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通过这件事,你不仅学会了一段金融历史,还知道了同样是20000点的恒生指数,背后的估值是不一样的。

港股的操作策略

我再强调一遍:

美股适合大多数人,定投纳斯达克指数可以获取年化10%的回报,跑赢大多数A股的基金经理和沪深300等一系列品种。投了纳指,港A股全部黯然失色。纳指的特点就是牛长熊短,慢牛、长牛,适合定投长期持有价值投资。

港股适合短期(一年内的短期)进行价值投机,低估全仓杀入,高估全仓止盈。港股的特点就是牛短熊长,对操作和投资水平要求极高。但是港股的短暂牛市涨幅一般是远大于同时期美股的涨幅。为了更大的收益,你只能冒更大的风险。

港股关注恒生医疗和恒生科技

最后提一嘴,港股其实就是逆向投资,就像13年投资白酒一样。

我要先强调,逆向投资风险极大,不适合大多数人,请勿跟随操作。大多数人适合正向投资,那就是定投纳指

那时候的白酒正值限制三公消费,鬼故事也很多。请问:那时候白酒估值逻辑是不是变了?是的,因为商务宴请开会被限制了。但是有影响白酒的成长吗?没有。

那么对于现在的中概互联和恒生医疗,你觉得逻辑变化有13年白酒厉害吗?或者说,你觉得中概互联和恒生医疗可以像白酒一样困境反转吗?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恒生指数(HKHSI)$ $腾讯控股(00700)$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精彩讨论

风云再起阳2022-08-12 14:27

港股可能再次回到18000左右才会见底

巨型韭菜Dragon_n2022-08-12 13:54

纳指适合定投的结论也是基于历史的回顾性分析,投纳指本质上是买美国国运中成长的那一部分。

全部讨论

2022-08-13 07:53

定投纳指是哪只基金

2022-08-12 22:52

你最新的文章没了……如果同步搞一个微博备份更好。雪球限制也不少

2022-08-12 22:41

港股有政治分险没考虑吗?

你怎么看港股近段的走势呢?

2022-08-12 21:27

你心仪的女孩子,追了好几年。终于一切顺利到了见父母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女孩是个大户人家,家人看不上你这穷小子,且门外排着好几份上赶着的准女婿

人家父母就一句话,给你一个表诚心的机会,在市中心买套别墅,就不在干涉你们的感情。这可把你难为坏了。这辈子连别墅都没见过。手上半辈子的积蓄也就能交个定金。

你心里暗暗盘算,交完定金把他女儿先骗到手,再用他家的钱来交后续的钱。这时你听到一个消息,原来他家是没落贵族,也是想用最后的筹码(他的女儿),延续家族的辉煌。所以他们要和那些新势力贵族联姻,最不济的像你这样的土包子,也得拿出像样的彩礼。

博弈开始了,如果从达成目的的角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人家做,先买房子。但后患无穷,你被房子掏空了,负债一身,穷困潦倒,最终折了兵可能还赔了夫人。

同时对方不断请来各路富豪上门招婿,而毕竟老牌贵族名声在外,还是颇有影响,而败絮其中是尽力隐藏的,而且即使有个别人知道了,也会再接再厉去寻找接盘侠。

你的赌注是时间,贵族也都是嫌贫爱富,也都希望强强联姻,谁也不想做慈善,去接手一个没落家族。没有不透风的墙,最后一定是树倒猢狲散。等所有人的都退却了,让他变成沙滩上的裸泳者,乖乖把女儿嫁给自己。

到底谁能扛得住,谁先崩盘,是他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联姻成行,借新贵富豪之势,直冲云霄,让你望尘莫及。还是你先认怂落袋为安,不惜重金甚至高杠杆买入,随后再自己打掉了牙往肚里咽。还是你赌定了他会无人接盘,腰斩加暴跌,然后你过来,理直气壮的归为己有。到底结局怎样,只有时间说了算。你的选择决定了结局……网页链接

2022-08-12 21:03

我不明白的是 你推荐的是恒生医疗和中概科技 这个逻辑非常不对啊 医药股是在熊市市场的顶梁柱 科技股是牛市精华 做医疗就不做科技 反之亦然

2022-08-12 18:54

小胡曾到新加坡留学?

2022-08-12 16:22

港股25年不涨,香港50年不变,这种也可以发了么?

2022-08-12 15:48

印象中@管我财 说过90年代港股估值好像挺高的,具体多少就不太清楚了

那时候的白酒正值限制三公消费,鬼故事也很多。请问:那时候白酒估值逻辑是不是变了?是的,因为商务宴请开会被限制了。但是有影响白酒的成长吗?没有。
这段话有问题,是事后归因,三公消费限制的时候,白酒公司成长并不好,只有茅台保持在几个点增长,别的公司都是负增长,再几年后 也就是15年后才开始重新高成长。所以13年当年是很难判断出不影响白酒成长的。数据并没有那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