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悬赏188!!】CXO板块持续走低,港股医疗黄金坑到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8喜欢:1

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行政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以降低美国对国外的依赖,确保美国能够把所有发明创造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受此影响中国CXO板块成为重灾区,2500亿市值的龙头股药明康德10%跌停,康龙化成跌超14%,药石科技凯莱英跌停,九洲药业泰格医药博腾股份等个股悉数重挫。而药明康德的港股,还有港股药明生物,因为没有跌停板限制,分别重挫17%和20%。叠加这短时间不断扩大的跌幅,截至9月19日,医药生物板块2022年累计下跌33.14%。

 

图1: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今年以来走势 

来源:wind,数据区间:22年1月到22年9月

 

那么市场情绪悲观下医疗还有机会么?医疗这种状态会持续下去?手上的医疗是不是赶紧卖了比较好?

 

一、政策消息是否有所助力?

1.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过高的种植牙费用降下来,让种植牙收费规范化、透明化单颗牙价格有望低于6500元。据悉,今年9月至12月,国家医保局将陆续出台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招标公告,实施种植牙牙冠竞价挂网,各地也将及时制定发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的项目和价格政策。

 

2. 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DRGs,除外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在未来三年有效,在发挥CHS-DRG引导规范医疗行为作用的同时,激发新药新技术创新动力。

 

二、港股医疗行业情况再上台阶?

港股中报季刚刚结束,从各大企业披露的最新中报中不难看出一些发展趋势。

根据这次中报显示,港股医药行业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8.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45.1%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6.6%。收入增速回归近年来的中枢水平,净利润增速有较大波动。研发费用同比+13%,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pp。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低于收入增速,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约0.3pp。结构分化更加明显,CXO、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等板块业绩快速增长。

 

图2:2022上半年分季度看港股医药行业整体表现

来源:西南证券

 

ü 其中,化学制剂企业石药集团22H1收入156.3亿元,归母净利润29.7亿元,成药业务收入112.93亿元,贡献主要收入增长,净利润下降主要系研发费用增长、集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等因素所致部分企业上年同期有较大的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疫情、集采、国谈等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随着带量采购步入深水区,政策冲击不断趋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同时,随着创新品种放量,创新药企业有望逆势生长、脱颖而出。

 ü 生物药中由于众多biotech公司创新药步入收获期,商业化能力逐步验证,收入增长,利润亏损缩小。恒生医疗中的代表信达生物22H1年收入27.3亿元,归母净利润-9.5亿元。产品收入达20.4亿元 ,主要得益于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纳入国家医保后持续放量推动销售收入稳健增长。坚定看好创新药投资前景,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同时创新药出海也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

 ü 要说港股医疗最惹人注目的“明星”当选CXO,它从收入端和利润端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由于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等公司签订的大订单陆续交付带来高收入和高利润。药明康德22H1收入72.4亿元,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均略超预期,主要系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快速放量、海外疫情缓解而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后续订单及产能将继续增加,维持业绩高增速。药明生物22H1年收入177.6亿元,归母净利润46.4亿元。22H1公司主营业务尤其是化学板块实现收入129.7亿元增长强劲,得益于订单快速交付和经营效率提升,2022H2高增有望持续。

图3:主要CXO企业2022H1财务数据

来源:西南证券

 

虽然近日CXO表现来看有点不尽人意,但这主要是美国行政法令带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CXO行业主要聚集在药物研发改良的环节,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极高,中国工程师红利以及人力成本优势依然较为明显,对国内企业获得海外订单的影响相对较小。况且这种政策会倒逼国内企业创新升级以及多把目光放向其他海外市场。

 

三、医疗前景如何?

展望未来,我国CXO行业上半年业绩较为靓丽,企业订单充足,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仍保持高速增长,从侧面体现行业高景气度周期持续,业绩有望持续高增。同时,研发支出和研发外包率这两个决定CXO、行业景气度的关键因素均持续向上。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医药研发总投入为211亿美元,占全球医药研发支出的11.6%。而随着国内药企对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国内多项利好政策的执行,预计到2024年,国内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达到476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估计可达到17.7%。

药企研发费用的上升驱动行业的快速扩容,且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反向变化趋势,故而未来一段时期内 CXO行业仍将处于高速成长期。况且CXO板块经过近两年的估值消化,整体估值已回归较为合理的区间,从长期看低位配置价值凸显。

 

图4: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十亿美元)

 来源:兴业证券

 

所以结合目前企业表现和政策环境,针对开头所述问题,我们可以给出答案。医疗不会就此萎靡下去,在老龄化与消费升级趋势下,中国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具有确定性,医疗服务在我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虽然现在走势并不优秀,但是不少券商的答案是相对乐观的,表示行业没有大变化,目前医药板块下跌空间比较有限,各方面负面因素的扰动也基本在估值上得到反馈。当前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从历史角度分析,在经历2020年以及2021H1医药牛市后医药板块从2021H2开始进入调整阶段,截至9月19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也从年初下跌了33.14%,估值位于历史1.92%的分位点。

 

图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

来源:wind,数据区间:20年1月-22年9月

 

根据国盛证券观点,后续医药的上涨源于市场对于医药行业从过分悲观认知到正常认知的修复转化,尤其是政策方面以及当下市场状态下的比较优势带来的仓位再分配,大概率是 U 字底而不是 V 字底,经过长时间的演绎,出清后的医药如果出现一些不错的催化,就会有一波表现的可能性,中长期底部确认,稳步向上概率是非常大的,当前市场或许会是战略性布局的机会。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513060)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ETF,覆盖了创新药、CRO、互联网医疗等新经济医疗行业,具有稀缺性。场外布局的投资者也可以一键关注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联接基金(A:014424C:014425),更加高效便捷

 就在本周医疗医药行业实现持续反弹,恒生医疗ETF盘中涨超2%,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行业利空出清了吗?欢迎讨论区留言哦~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医疗ETF(SH512170)$ $药明康德(02359)$ @标普500ETF @雪球基金 @雪球号直通车 

全部讨论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我觉得今天的上涨是因为资金的轮动,反弹,就目前整体的医药位置,还有大会期间,可能在9月,医药会慢慢反弹,因为今天肯定是资金有介入,医药也有利空出尽的意味,在跌有点难了,同时指数低位,国家还在不停的推出医药行业利好政策,设立医药服务站,考虑赔率概率,高性价比,我觉得目前的医药值得博弈,看好医药的反弹行情@一抹花香V @天天向上 @发工资买股票

2022-09-27 17:48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医疗ETF(SH512170)$
我认为港股医药到底了!
医药板块因为医保集采对各大药企的利润预期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叠加新冠疫情业绩红利的消退,造成医药板块持续调整。市场资金对于医药板块预期比较悲观。甚至很多社会资本不敢去主动投资医药行业。然而有句成语叫“否极泰来”,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才是国家的目标。
港股医疗是对A股医药公司非常好的补充。比如创新药,CXO,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在港股上市,2018年之后陆续有很多优秀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港股在这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在这些子行业中,港股标的会比A股更优质一些。
中长期看基本面逻辑其实没有太大变化。这轮医药调整走的太久太久,调整后估值较高点回落不少,站在长周期视角去思考,这个位置配置中长期仓位的逻辑更顺畅,港股医药也是确定性更高的板块。

2022-09-27 17:13

$恒生医疗ETF(SH513060)$+看好香港未来的发展,预计后续支持港股的政策不断推出,集采利空有望出清,而恒生医疗作为长坡厚雪的板块,值得长期持有。个人长期微笑曲线定投$恒生医疗ETF(SH513060)$
1. 从行业分布来看,指数聚焦医药行业龙头,在医药各细分领域都有覆盖,指数风格偏中大市值,一致预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未来成长可期。后续受益于国内发展长期政策利好,业绩会持续释放。
2. 今年以来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经历了估值调整,其中,恒生医疗板块经过持续调整后,消化了部分估值风险,估值已经回归合理区间。医药科技板块,预期修复和新兴领域的成长;CXO方面,医药制造全链条崛起,CRO上游订单依旧充沛,生命科学服务随疫情韧性复苏;消费板块,关注子版块的需求韧性和确定性;器械板块,新基建开启设备扩容,集采已过至暗时刻。
3.今年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为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医药工业创新转型。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仍是向好的赛道,创新和产业升级会是发展主题。医药行业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老龄化加重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升,这两个驱动力将长期存在。

2022-09-27 17:06

$恒生医疗ETF(SH513060)$+目前医药医疗最好的赛道还是CRO、创新药、医疗服务等,目前已经被恒生医疗ETF一网打尽了。而行业集采利空出清,香港社会稳定发展,互联互通ETF引流,看好$恒生医疗ETF(SH513060)$的补涨机会,个人继续定投恒生医疗ETF为主。
恒生医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1、医药行业中的优质一二线核心资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我国当前进入人口结构调整重要时期,医药长期受益,同时医药行业细分领域非常多且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成长潜质高。
2、多因素驱动医药板块持续高景气。人口老龄化加速而至,医疗相关需求空间广阔,同时可选(健康消费梯次升级)与刚需(疾病谱变迁)共振驱动医药行业持续扩容,当前行业已经从2014-2015年“假百花齐放”走到了2021年的“真百花齐放&龙头”时代,长期成长性确定。
3、指数聚焦港股医疗行业,成立以来超额收益显著。从历史走势来看,指数历史表现优良,自成立以来超额收益显著。从行业分布来看,指数聚焦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在医疗保健概念各细分领域都有覆盖,指数风格偏中大市值,一致预期净利润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未来成长可期。

2022-09-28 11:38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早早就开始关注恒生医疗。港股医疗这一年来调整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尤其不少医药股更是遭遇腰斩甚至膝盖斩,估值也是来到了数年来的最低水平。价格终会回归,那么目前就应该是右侧击球点。当然,光是估值肯定不够,医疗更是属于长牛赛道,人民的刚需,无论是老龄化还是科技进步,都会让医疗在社会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由于A股历史上市条件太严格,很多创新药企业选择港股上市,这让港股创新药指数聚合了一批优秀的创新药企业,成长弹性更大,回报更高。但由于创新药企业研发支出负担较重、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使得有时候投资者信息不足,股价走势不理想。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偏离价值的时间不会一直持续,反而时下是很好的入场点。反弹趋势明朗,抓紧入局~

2022-09-27 23:34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医疗ETF(SH512170)$ 我认为利空已经出清,医疗的历史性底部已经确认,目前只是小反弹,反转大行情可能会从明年开始,毕竟经过今年一年的下杀,涉入医疗的资金深度与人气热度都大幅的下降,元气大伤了,今年企稳构筑好稳固的底部,就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虽然近日CXO表现来看有点不尽人意,但这主要是美国行政法令带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CXO行业主要聚集在药物研发改良的环节,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极高,中国工程师红利以及人力成本优势依然较为明显,对国内企业获得海外订单的影响相对较小。况且这种政策会倒逼国内企业创新升级以及多把目光放向其他海外市场。

2022-09-27 19:02

$恒生医疗ETF(SH513060)$ 医药板块半年报披露后,行业整体在2季度业绩筑底确认。业绩爬坡向上与创新药投融资边际复苏态势逐渐确定。此外,政策影响边际回暖,医保结余,创新药械豁免于DRG外等鼓励创新政策,集采、国谈对龙头杀价影响正在转化为对行业的增量正面影响,可持续关注市场情绪与估值的持续修复。
另外,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医药行业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因此目前布局$恒生医疗ETF(SH513060)$是最好的时机,不仅估值低,而且安全边际高!